在“美国高考”SAT(学术能力评估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遭受广泛质疑之际,主办方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出新花样,多了一栏成绩“Adversity Score”。逆境分?这是个什么鬼!
根据美国大学委员会5月16日给出的解释,这个分是根据学生所处社会和经济环境而打出的。美其名曰是“让招生官能更深刻地解读SAT成绩”,实际上就是给SAT标准化考试分数加了一层“政治正确”的滤镜:同样得分1400的学生,如果一个来自低收入社区,一个来自中产阶级,那么在“逆境分”的解读下,前者的1400应该要比后者具有更高价值。 01、逆境分:社会经济背景分官方称为“整体劣势水平”(Overall Disadvantage Level),根据大学委员会的界定,基于15个因素计算得出这一分数,从1到100,50为平均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面对的“困难”越大。构成“困难”的15个因素是哪些呢?
三大类:邻区环境、家庭环境和高中学校环境邻区环境:犯罪率、贫困率、房价、房屋空置率
家庭环境:中位收入、单亲、教育程度、英语非母语
高中学校环境:低匹配、课程难度、免费午餐比例、AP机会
对SAT而言,这项是得高分好呢,还是低分好?当然是分数越高越好,因为这说明学生的SAT成绩是顶着“巨大困难”考出来的,成绩差情有可原,成绩好那就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02、逆境分的诞生背景美国大学委员会怎么会想出这么个“比比谁活得更惨”的评分项? SAT在大众舆论中长期被诟病,颇有被各大学摒弃之态。因为舆论普遍的认知是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等会直接影响SAT成绩,这对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政治不正确。在高校呼吁获取更多有关学生背景的客观数据声中,大学委员会从2015年起研发 “逆境分” ,一方面满足客户需求;一方面撇清责任, “逆境分” 告诉各大高校某个学生是否属于 “弱势群体” ,该怎么解读他/她的SAT成绩,是否录取,那就是你大学的责任,和我SAT、大学委员会无关。另一个巨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以种族为基础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在大学录取中地位发生改变的可能性。《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些大学招生官的说法,“担心最高法院可能会不允许使用种族基础的平权法案”。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丝毫不提及“种族”的“逆境分”理所当然成为最好用的工具。好用吗?去年已经有50所大学使用 “逆境分” ,以此达到所谓的平衡。耶鲁大学是首批试点学校质疑,该校称一直在努力推进学生社会经济多样性的增长,目前耶鲁大学低收入和第一代大学生人数已占到入学新生总人数的20%左右。其招生办公室主任Jeremiah Quinlan直言: “逆境分影响了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份申请。”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尝试结果也显示 “逆境分” 把学校的非白人新生人数从37%提升到42%。按照大学委员会的计划,今年将正式对150所学校推出“逆境分”,到2020年起全面使用。
03、真的客观?真的和“种族”无关吗
大学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其实也就公布了“逆境分”这个名词和15个决定因素,具体如何计算,只字未提;但却言明“逆境分”只提供给大学招生办公室,学生个人是看不到那个分值的。如果真的如大学委员会所言,“逆境分”是参考美国人口普查等公共数据,反映学生背景的客观数据,那何必藏着掖着,说不明道不清呢?
“逆境分”15个因素,只字未提“种族”,大学委员会说“种族”没有纳入“逆境分”,那真的就和“种族”没关系吗?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劳动力中心主任Anthony Carnevale说: “(逆境分的)目的是在不使用种族因素的情况下考虑到种族差异。”这位主任说得话有多少权威性?Anthony Carnevale曾在大学委员会工作过,而且当时负责监督一个叫“奋斗者”(Strivers)的项目。这个项目是大学委员会20年前的一次尝试,和如今的 “逆境分” 极为相似,就是在SAT标准化分数的基础上视学生的社会经济情况加分,但 “种族” 也是其考虑因素之一。
“奋斗者” 项目受到学校、家长和大众舆论的强烈谴责,很快就消亡了。Anthony Carnevale认为,今次的 “逆境分” 没有考虑种族,可能会被证明更受欢迎。所以,“逆境分” 就是“奋斗者”,是披上一层把“种族”隐身外衣后的华丽重生。04、“逆境分”会有生命力吗?“逆境分”会受到欢迎吗?不可否认,当下美国与“奋斗者”出炉的1990年代后期有相当的不同,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更有利于像“逆境分”这样的概念存活,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反对的声音。《福布斯》在大学委员会公布“逆境分”之后,刊发了密苏里州立大学前校长Michael Nietzel的文章“大学委员会新逆境分是个坏主意的四大理由”(Four Reasons The College Board’s New Adversity Score Is A Bad Idea),他认为用逆境分来解决大学录取的公平性问题,提升多样化是值得怀疑的,四个原因是:
1
一,除了称一些是公共数据,一些是专有数据外,大学委员会尚未透露计算逆境分的因素或比重等具体细节,这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大学委员会拒绝透露如何计算,就不应期望公众能够接受。
2
二,在标准化考试备受质疑,甚至被威胁中断或减小其在录取过程中的影响力,大众必须思考逆境分是否是SAT保护市场的做法,还是真的为了促进社会福祉。如果大学真的顾虑SAT或ACT存有偏颇或是作弊可能,有更简单的做法:就是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这类考试。
3
三,衡量邻区逆境与评估学生个人适应力或坚毅品格是不同的。虽然我们无法确信,但用逆境分衡量父母、兄弟姐妹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从社会经济背景到SAT表现,不是一个直线关联。给一个逆境分,可能强化了某些不存在或不适用的影响因素,也可能忽视了另一些影响因素。
4
四,大学委员会不想让学生知道自己“逆境分”的做法,其实反映了他们自身对这个概念的不自信。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会是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影响(逆境分)的实现。
05、作为第一受害群体的亚裔怎么办?
“逆境分”的出现首先打压的群体就是SAT高分群体:亚裔。2018年的SAT分数统计数据显示,白人学生的SAT平均分高出非裔学生177分,高出拉丁裔学生133分,亚裔学生又比白人学生高出100分。身为亚裔群体中的大多数,华裔从“逆境分”消息一曝光就砸炸锅了,很快就给出了最新的“完美学生”定义,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建议:完美学生:单亲家庭,居住在犯罪率高的贫困邻区,高中学校的同学不是吸毒就是打砸抢熟手,家里领着救济金,吃了上顿没下顿。完美规划:孩子0-15岁:努力挣钱,现金存得越多越好
孩子15岁:在犯罪率高的贫困邻区租个公寓,分租给保姆,自己所有的信件都送到那个地址
孩子16岁:辞职,0收入报税,用现金生活,现金支付孩子SAT家教费
孩子17岁:参加SAT考试,获得有利的逆境分
孩子18岁:被心仪大学录取
孩子18.5岁:父母重新开始工作
诚然,所谓的搬家、辞职、离婚、换学校等等,都是怒不可遏的气话;但华裔群体的确是该思考一下,我们该怎么办?如何做,才会有改变,即使是微小的,毕竟积少才能成多。孩子的教育,我们不会,不能,也不该放弃;但也不能蒙头只推娃,该抬起头来看看四周。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移民美国?为自身的成就。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让自己成功?归根结底,不就是为了孩子。就是为了孩子,我们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在SAT中考出高分;但被一个“逆境分”轻而易举地给抹平,我们所努力创造的条件即刻成了减分,成了累赘。
平权法案、哈佛歧视亚裔案,到如今的SAT“逆境分”,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是在直击我们移民美国的最终目的。全面实现教育维权,可能需要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但总要有个开始,SAT的 “逆境分”或许是我们的一个契机。它把“种族”因素给藏了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使打击面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种族,而是社会经济阶层高于中位线的整体人群。但我们不能光指望别人,自己搭个顺风车度过危机,因为这是你的战斗,只有你自己参与其中,才能找到盟友共同战斗。如果你还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一场你的战斗,那么用SAT“逆境分”给自己打个分吧。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