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放榜,大家纷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美高中国籍孩子的名校录取率比在大陆本土上高中的孩子要高得多。以最近放榜的MIT为例,大陆仅有3名中国孩子(分别来自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复旦WLSA和国内外籍人士子女学校)摘得MIT Offer,然而美高中国籍的孩子们却喜提9个Offer。难道在国内念书的孩子真的PK不过去美国念高中的孩子吗?
一方面,通过美高申请美本,保持了教育系统的连贯性。并且,在申请过程中,美国本地的孩子和美高的中国孩子往往是放在一个“池子”里的。国际学生,尤其是来自我们这拥有13多亿人口泱泱大国的中国学生,往往会放到另一个池子里与美国本地的学生区别对待,甚至是与其他国际学生区别对待。
另一方面,美高的孩子在美本申请竞争力方面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优势。
✔低龄留学使美高的孩子更适应美国教育体系
✔少小离家的美高学生与国内学生相比更加独立成熟
✔美高学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更加西方化且更加辩证
✔美高学生随随便便就能掏出三四个club,几项体育运动,几百小时的社区公益活动、几份兼职工作经历……
在应对美国党的强烈攻势之下,国内的家长慌了。由于国内学校教育能够给孩子提供的课外实践和锻炼机会较为有限,于是便有一批机构兴起把申请美本的孩子们包装成了一个个无所不能的“牛娃”,带着孩子们去山村支教、去尼泊尔做志愿者、去养老院照顾老人、去海外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去泰国拯救大象……
芝麻老师,要么我们也带孩子们去泰国拯救大象?那么多国际学校的孩子去泰国拯救大象,以至于泰国的大象都不够用了。同质化、批量化的实践活动在招生官那儿已经不管用了。那芝麻老师您有何高见?咱们干点接地气的,从身边的小事着手,打造具有个人辨识度的调研项目。
被安排的、被刻意规划的痕迹总会让年纪轻轻的孩子显得没有那么有底气。一到面试的时候,国内孩子所参与实践活动的同质性问题就被暴露了。即使孩子硬性标化成绩已经满足,这场面试就足以让孩子被美高党所PK掉。
据曾经在美国Top10名校做过面试官的朋友所说,如果招生官在你的面试反馈表上写着一个“推荐”或“强烈推荐”的话,那么这个学生有八九成的几率会被该大学录取。
美高的孩子有着不言而喻的优势,那么国内的孩子该如何与其PK呢?
另外,美高的孩子十几岁就出国读书,其自身的中国属性又该如何打造呢?
下面我们以模拟面试来举个小例子进行说明。(家长也可模拟面试下自己的孩子哦~)
如果今天美本招生官问你的题目是:马路可以干嘛?你会怎么回答?
第一种类型的学生答案:
马路可以逛
马路可以遛狗
马路可以给车辆和行人提供流动空间
……
点评:第一种类型的答案仅就马路的功能进行了回答,虽然该答案并且没有常识性的错误,但也可反应出学生对于这种小事的认知是非常粗浅的。甚至有些孩子可能会认为,这个题目这么简单,有回答的必要吗?
第二种类型的答案:
✔通过过马路这件小事可以反映国民素质,比如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社会议题。
✔马路可以体现交通规则和交通意识,马路上的各种箭头和地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马路名称的由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陆路交通的改善。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设计了一种道路,为英国工业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为以表纪念,因此取马卡丹的姓氏作为道路名称。
点评:第二种类型的答案相比第一种类型的答案明显上升了一个level。“马路”这种非常日常的小事,也可以联系到国民素质、体现交通规则、甚至追溯到马路的来源。从这些回答便可以看出,学生有一定的见识和思考,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这类答案往往“无功无过”,招生官会觉得你恰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多出彩。首先,第二种类型的答案肯定是较高频率出现的。其次,回答不等于解答,解答需要学生对于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知,而不是蜻蜓点水,仅仅知道而已。
第三种类型的答案:
✔一条马路可以承载城市记忆、历史变迁和名人传奇,例如长乐路。19世纪中叶,当欧美国家瓜分这座上海、划界而治时,法国人在长乐路种下了很多梧桐树。后来,法国人走了,这些树却保留了下来。在日本人曾轰炸并占领上海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梧桐树依旧完好无损。随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这些树依旧傲然挺立。从文人到政客,从汪精卫到张爱玲、钱钟书,这些名字都曾经和这条长乐路有过密切的联系。因此,长乐路是一条有人物,有故事,有历史的路。
✔一条马路可以用来观赏和研究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例如愚园路。全长2000多米的愚园路,隐藏着十多种建筑风格。有法式的小洋房、西班牙式的楼房、上海本地的老弄堂……通过这条马路,我可以去了解到不同的建筑风格,并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从而了解这条道路的前世今生。
✔一条马路可以经营起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成为网红,例如武康路。武康路是上海西边一条以西洋花园洋房著称的风情小马路,这条路四通八达,因此在后来也成为了一条实打实的网红马路。京都网红咖啡馆%、 Arabica、Peet's Coffee纷纷落户于此。走访武康路,去到这些网红小店,我了解到了店家、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百态,也会思考这些网红小店背后的运营故事等。
点评:很多大人们可能会惊叹,第三种类型的答案很多成人都想不到,更别说结合细节如此充实地回答出来了,孩子怎么可能办到呢?首先,Top30的美高和藤校本身就不是人人都能进的,没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故事,怎么通过筛选?其次,第三种类型的答案看似很难,其实不然。如果今天让你来说说自己去到某地实践或者做某事的具体经历,你会觉得很困难吗?关键还是在于亲身实践。
以上面试您的孩子属于第几种类型呢?
美高美本招生官眼中的“标准答案”不是应试思维的培训能够应付的了的,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和经历,又怎么能练就出独特的洞察能力。如果只是每天机械地走在马路上不去思考,也缺乏优秀导师的引导,又怎么能意识到马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要想在Top美高美本的申请中打出漂亮的一仗,最佳的方法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以小见大,以身边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小事、却又最真实的小事为切入点来展现你身为中国孩子所带来的独树一帜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从而打造自己的辨识度,赢下这一仗。
就在今年暑假的7月27日-7月30日,和8月16日 - 8月18日两个时间段,缪思的一线智库导师们,将诚邀8位3-6年级同学,和8位6-11年级学生,轧上海“网红马路”,打卡苏州河边的艺术园区,一起逛吃逛玩儿做调研。
暑期调研
2019/4/1
网红马路和创意园的艺术结合
网红马路的现象讨论
愚园路的建筑考察
M50创意园艺术探索
实地调研+学术训练
武康路+愚园路+M50创意园实地调研
讲座+头脑风暴+撰写报告
多样成果
多主题调查报告、短视频
你所不知道的武康路
排了几个小时队只为吃一支冰淇淋,站在路边吃小龙虾,站在地铁口吃牛排……这些景象每天都在武康路的各家网红店上演。
比如,Franck Pecol 的这家咖啡店,店内虽然只有两个长条桌,但半开放式的设计让客户在坐着喝咖啡的同时还能观望路上的风景。
又比如,一家名叫 WIYE 的冰激凌店,黑巧克力、杏仁、焦糖冰淇淋的浓郁和香脆的、温热的蛋筒相互搭配,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在你沾沾自喜地、好不容易地打卡了那么多家武康路的网红店之后,我要告诉你一个惊天的大秘密:以上提到的这些店以及武康路上的另外几家网红店,共计6家,老板都是同一个人。
坐拥这6家店的老板名叫Franck Pecol,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如今50多岁的他,曾经在巴黎、伦敦和美国做过学徒与服务生。自从 2004 年来到上海之后,他的“网红店”王国便慢慢地建立了起来。
然而,武康路的网红属性还不仅仅局限于此。
说起武康路,还不得不说起是这条马路上最出名的一栋建筑——武康大楼。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I.S.S Normandy Apartments),出自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之手。它的外形就像一艘巨轮一样,以30度倾角坐落于武康路淮海中路的路口。
在这座大楼里,电影《喜欢你》中周冬雨所饰演的女主角就住在里面。在该影片的结尾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男女主角两人相互依偎,携手坐在武康大楼的阳台上,一起并肩看夕阳。(偷偷告诉你,是武康大楼的7楼哦~)
这座大楼的周边在今年的1月份还实施了“蜘蛛网”入地工程(架空线入地),让这座拥有95年历史的老建筑在进入21世纪之后拍出了首张“素颜照”。然而,也有网友反映到,“蜘蛛网”的消失让武康大楼失去了老上海的味道。对此,你怎么看呢?
另外,梁朝伟和汤唯主演的电影《色戒》也是在武康路拍摄的哦~
在电影中,汤唯所扮演的王佳芝在放走了易先生之后,对黄包车夫说了一句话“到福开森路去。”电影里的福开森路,也就是如今的武康路。武康路99号,这幢英式乡村风格的小别墅便是曾经的福开森公寓,这里便是王佳芝和易先生的私会地。
武康路99号老洋房始建于1928年,它的第一任主任叫麦克·格里高,这位财大气粗的不仅建造了这间老洋房,还是“正广和”汽水的创始人。(没错,就是这个老外把这种又酸又甜的泡沫汽水带进中国的)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的亲信唐海安也住进了这栋别墅。1931年,在唐海安迎接从南京来沪的宋子文之时,差点遭到了 “暗杀大王”王亚樵手下的伏击和暗杀。
直到解放后,武康路99号被人民政府没收。之后,曾经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工商业者刘靖基先生在年迈回沪时便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此别墅,安度了晚年生活。武康路也由此过上了闲静的小资生活。
隐藏网红愚园路
被《延禧攻略》捧红的“魏璎珞”吴谨言最近来愚园路打卡拍戏啦~
“魏璎珞”吴谨言所在的剧组《标化女王》在前些时日里来到了愚园路1398号的“米域·这里”取景。
“米域·这里”原本是一所承载着许多老长宁人回忆的长宁电影院。经过重新规划后变成了一个高颜值的新型商业办公复合空间。玻璃材质的斜面屋顶,错落通透的空间布局构成了极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办公空间。生机盎然的绿叶藤蔓和闲适优雅的座椅给室外空间也增加了实用舒适的功能。
除了极具现代感的办公楼之外,在愚园路这条2000多米的道路上还隐藏了多种建筑风格。
第一种:弄堂和石库门
最早的愚园路地处郊野,地价较为便宜,因此吸引了许多人到此买地造屋,形成了弄堂密布,错综复杂的景象。
有人曾说过,没有住过弄堂、石库门的人,就不能算是真正地道的上海人。虽然这话说得有点片面,但也不无道理。因此,要想了解上海本地的特色建筑和弄堂文化,打卡愚园路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第二种:哥特式建筑风格
如果是上海长宁区的小孩,估计暑假的时候都去过一个好玩的地方——长宁区少年宫。这个少年宫曾经是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王伯群的住宅,也是一幢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该建筑外墙是洛可可式的装饰,建筑花园中还带有绿树葱郁的花园,点缀着亭台假山和小桥流水,做到了西方建筑风格与中国园林建筑风格的和谐交融。
第三种:西班牙风格别墅
愚园路1015号从外观上面看,是一幢独立式的西班牙风格别墅。这栋别墅原先是太平人寿保险创始人周作民的住宅,而如今它摇身一变,变成了亚洲TOP50的餐厅“福1015”。在这里用餐,不仅能品尝到顶级的美食,还能感受历史的味道。
第四种:英式建筑
在愚园路的1315弄,有一座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这座建筑的4号楼曾经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的旧居。1927年至1938年,路易·艾黎正是在这幢建筑中度过了他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处从任防火督察、工业督察长的美好时光。
第五种:胜过一切的建筑
这个传说中胜过一切的建筑,便是Paramount Hall——百乐门。
很难说出百乐门到底属于什么建筑风格,其外观大体采用了美国近代前卫的ArtDeco建筑风格,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新潮的建筑,红遍了全上海。进入了21世纪后,历经了七十余年风雨岁月的百乐门进行了恢复性改善,不仅恢复了昔日的风姿绰约,更融合进了新的时尚元素,可谓“风华再现,犹胜当年”。
愚园路上的建筑,承载着太多的上海“老家底”,在悠悠岁月里诉说着100多年的历史,每一座建筑都是传奇。
从纺织厂到艺术区
如果你是一个文青或者艺术发烧友,在上海,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莫干山路M50创意园。
曾经很火的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也在这里取景拍摄的哦~。
如今的M50创意园是艺术家的殿堂。国内外140多个画家的画廊、工作室在这里聚集。一些著名的汽车、服装品牌也在这里举行过大型的推广活动。园区内随处可见极具个性的涂鸦和艺术作品,还有造型设计别致的小店。这些艺术机构的入驻和无处不在的艺术作品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厚的文艺气息。
然而,如今新潮时髦的M50创意园的前身竟是上海的毛纺织厂。
1966年10月,这里是国营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
2002年,莫干山路50号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
2005年4月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正式命名为M50创意园;
如今,厂区旧址内依旧保留了纺织厂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包括厂房、仓库、锅炉房、食堂、烟囱等各种类型,部分生产设备亦被保留下来
在这里除了能感受古代和现代艺术的结合,感知中国和外国文化的融合,深深体会“老桶装新酒”的味道,还可以很多有意思的艺术空间和手作店来满足你被激发的艺术灵魂。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复合画廊中边喝咖啡边欣赏画作,边喝威士忌边看画展。逛累了,还可以随意找一家茶室或者甜品店,在浓郁的醇香下和艺术的熏陶下度过“魔都”生活中难得闲情逸致的下午。
这样的M50有没有吸引到你呢~
轧网红马路,打卡文艺胜地本身就是件很酷炫儿的事,有了缪思导师的助力指导,这件酷炫的事儿将不仅仅是有趣,还会更加富有成长教育意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