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7届软件工程学士, GPA86.7,IELTS6.5,GMAT 690。在硬成绩劣势下,申请季中拿到HEC, ESCP, ESSEC的Grande Ecole、HEC+X Msc、HEC Msc MFE(对比ESSEC主动放弃)等多个面试机会。先后经历三年申请季,两年Gap year,期间通过一、二级市场、不同国家不同职位来寻找自己的方向。从迷茫急躁到精雕细琢,从被大机构流水线生产到寻师问道不断自我挖掘。这篇故事我想分享我的这段不愿成为一锤子买卖的漫长申请季。这是一篇劝Gap文吗?
不,首先必须要申明的是这不是一篇劝Gap文。不论是被动Gap还是主动Gap势必都会面临着很多内在与外在的压力,不过现在随着我们社会对本科和研究生衔接观念的进步,选择Gap的同学越来越多,Gap所面临的压力逐渐减小,我们就更能勇敢的去坚持我们认为有收益的事情,而合理的有目的性的Gap所带来的长期收益远大于这段时间所产生的成本。
多数情况下的Gap发生的原因是第一年申请并不理想,其内在大多为准备不充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你的申请从大一就开始认真准备,那么可能就并不需要Gap。注意这里的说的准备包括绩点、语言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实习经历、自我职业规划和对毕业后就业市场认知情况。
那么对于一个大三前都在迷茫,只想着未来可能自己会出国读书,在出国前还没有做足以上准备的孩子,如果他能靠Gap year找到自己的方向,他是值得Gap的。
第一段申请
第一段申请,2016年10月:我的第一次申请准备开始于大四第一学期过半,从准备时间上来看,当时无疑是病急乱投医。由于实习单位没有给到我期望的13K薪资,我那断断续续的出国梦和从高中起就坚定的金融梦终于正式燃起。
但当时的我金融行业实习和认知几乎为零,对专业和文书的上心的程度可能是个负数。因为软件工程背景,所以大留学机构顾问给我开单清一色的英国金融数学和商业分析专业(而其实我的数学课成绩并不好),在无雅思无GMAT的情况下,一场惨败是理所应当的。Offer拿到了格拉斯哥亚当斯密和华威商学院,其他全跪。
(这里稍微吐槽一下,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和绝大多数同学只会经历一次申请的原因,所以大型机构针对这种一锤子买卖实在是套路满满,如果自己不够上心只会坑到自己,他们本来也只准备这辈子就赚你这一次钱。现在看三年前的文书,行文毫无逻辑,都是一些空虚的形容词自我吹嘘,不忍直视。)
当时,我差点就去了WBS。在拿到offer后我开始对求职市场的研究,经过综合考量我断定我能毕业留在英国几率接近于零,毕业回国竞争力远低于国内名校研究生,此时出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扔掉父母努力工作挣来的40万元钱。
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以上判断是基于我内心的需求,其可简化为:
留学可以实现我转行金融,并且有较好职位的机会.
能尽快赚回留学的费用。
至少在1-5年内,可以在欧洲工作。
基于以上需求,再加上我当时的个人实习背景,所以我断定了我留欧微薄的几率。举个例子,如果我2017年9月去英国读书,为了2018年能够参加大公司暑期实习(拿到正式工作的重要途径),我必须在17年10月就基本要完成简历的投递,和陆续的申请工作。而当时我金融类实习经历为零,对于HR来说我这种简历,“好吧,下一个”。其实更可怕的是我对金融行业众多职位的认知为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这很恐怖。同时英国密集的学制让想在这一年在英国有段实习经历也是十分困难。
在认知为零的情况下,毕业回国同样是非常艰难。更何况二级市场泡沫已经戳破,事实证明17,18两年正是国内金融求职非常艰难的两年。一是市场不好,二是自己毫无实习经历。当时出国并不能起到帮助我完成职业规划的作用,那我为什么要去浪费钱呢?
这里插一段,我的很多本科同学都在17年顺利地去了CMU、Yale、NYU这样的名校去读CS或相关专业,他们的准备得很早,时间非常充足,对美国就业市场(基本上得CS专业才好留下)也非常清楚。对比他们我一来起步很晚,二来还要涉及到转专业,那么停下来多花时间找找方向,做好调查和准备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第二&三段申请
17年毕业之后,我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也的确悔恨自己在申请方面上荒废的大学时光,不过至少当时我睡醒了。一个很明确信念就此产生:
尝试金融不同职位寻找方向
补足所欠缺技能
寻找更适合自己和留欧需求的学校与专业(美国金融硕士是个比较尴尬的学位,很难留下且学费巨高)
面向申请进行多方面准备
要说Gap是一年,但其实对于再次申请来说也就多四五个月的时间而已,所以第二次申请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而我申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拿到一个offer好去继续找实习。于是在无GMAT情况下再次拿到WBS和曼大商学院的offer,不过专业的确无法完成我的职业规划。
这段时间我主要是为自己的四条信念而努力。2017年7月,我开始第一段二级市场实习,同年12月拿下CFA Level 1,之后去澳大利亚五个月时间打工(面向申请中国际化经历问题和国外求职提前准备),18年5月再次二级市场研究所实习,7月去俄罗斯世界杯陪伴法国队半决赛和决赛,8月开始一级市场实习,10月开始准备GMAT,1月完成法国高商申请,至今。
第三段申请:
真正拥有motivation的申请
其实故事讲到这里,为什么选择高商的原因一目了然。可以更多的国外实习,可以留在欧洲,可以不浪费留学费用,可以冲击顶级的金融机构,这些原因我可以很有理由和逻辑地写在我的文书,讲给我的面试官。另一方面,我也逐渐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助力申请,更重要为了日后求职。
回过头来我特别想问三年前刚开始申请的自己,你有认真对待你的研究生申请吗?你有付出对待高考那样十分之一的精力吗?你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吗?当然我也要感谢三年前的自己在迷茫糊涂中选择了一条目前看来正确的路。
文书面试逻辑链构建浅谈【硬核】
针对法国学校和求职申请中最最关键的表达Motivation环节的实操阶段,以下内容是我对上次宣讲会我所讲内容的一点文字化简述。必须要申明的是内容并非全部原创,为本人经历三年申请季后的知识积累,其中包括其他前辈的知识与分享。我觉得这样的知识是应该分享和传承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既然我们申请商科都要考GMAT,那么我们在申请和面试中就更要体现出我们的逻辑。拥有能打动自己,说动他人的逻辑来解释Why This School? Why This Program? Why We Choose You?等一些必考题,那么申请就成功了一半。
这个图片是我做的PPT,直接拿过来稍微解释一下
1.这条逻辑链串联起来自己-->实习-->学校项目-->职业规划
2.职业规划
• 职业规划在商科申请中的地位不必多做解释,我只是想说在给自己设立职业规划后一定要细分这条链。看一看短期中期长期都会经历哪些职业,需要哪些经历、技能、教育。
• 在上述发现中,找到自己目前不具备的经历、技能、教育、某类工作经历等。这一方面服务之后找实习,另一方面就是你申请的动机A
• 申请时候也许需要有清晰的职业路径,但我觉得除申请外可以灵活一点。但是不要因为感觉一切都会变就不给自己设立职业规划,只有在先有条职业规划后,去细分它研究它,做实习去了解它之后才能去修改规划,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规划,更好的明白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3.实习中需要一定能够问清楚自己的问题:
• 实习中做了什么,要用非常具体的事件来陈列,要充实具体,可以运用数字或具体工作方法,这些内容是出现在简历CV中。目的是让看你简历的人通过集体事件懂得你有什么样的技能、水平。万万不可一段实习的介绍就写参与了XXXX,学习了xxx,提高了xxx,这些不是你告诉读者,而是要读者能阅读理解出来。
• 每段实习中学习了什么,提高什么?这个问题要以自我发问,自我解答的形式,主要服务于面试环节和解释自己如何逼近远期职业规划所需要的能力。(详细描述一段实习是面试必考题,也是最容易因此发散,抨击甚至刁难选手的题,一定要多反问自己)。
• 最最最重要的!这段实习发现自己缺乏什么?(如果我们什么都会,已经能达到理想职业的要求,那么我们为啥还要去读书呢??),找到缺乏的点,考虑如何去补足。或通过下一段实习?或通过上一些课程?亦或通过学校的一些资源?总之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弥补方向,这里是我们的动机B。
• 用逻辑来连接每一段实习经历。为什么离开实习1?为什么开始实习2? 是给了自己哪些方面的提高,解释如何在向自己的远期职业规划不断靠近。
4.熟读通读学校项目手册,和项目外的学校其他细枝末节资源
• 明白开设哪些课程,有哪些分方向。我大胆猜测有一半读者可能并不能一下就说的出来,这里是我们的匹配点A。
• 学校的一些资源,可能不在申请的项目中提现。比如当时我写ESSEC的K-lab可以为我提供量化分析的数据等,那么K-lab在哪找到的交给你们。我要说明的是,要找细枝末节是为了找了和你的背景最匹配的资源点,这样你才能够差异化,才能证明你很了解这个学校和项目,这里是匹配点B。
• 对比学校去发现每个学校的独特点,以回答sai面试必考题(5个学校最喜欢哪个?),所有的问题一定要用我说的链条来回答。学校的独特点匹配到你不同的经历,在解释如何为你职业规划助力,这里成为匹配点C,当然不同背景下能匹配的点会非常多了。
5.连线游戏
• 既然职业规划中发现有差距或有需要的资源,在实习补充一部分后又发现有需要提高,这就会让我们想到来读书深造,那么选哪个学校和项目呢?当然是最能匹配我的需求的了。
• 动机AB开始和匹配点ABC建立逻辑关系,彻底打通这条逻辑链条。
• 弄够打通此链条后,再回答文书和面试中的必考题几乎就是章口就莱了:why this program?
6.作用远大于申请
• 我们是面向申请而准备,所以一切先以为了申请为主。但是我觉得这个链条可以很好的剖析自己的实力,在之后找实习和选择人生方向中有很大的作用
• 搞清楚自己的逻辑链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任何一个大中介都不会有时间、耗费这么大的成本来帮你剖析,所以一切要靠自己,毕竟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啊,多下功夫
近两年的实习举例给自己抛出的一些自问自答题目
在申请面试前一定要多这样抨击自己,不要等到面试场上被刁难后再做思考。其实有时候觉得面试考官贱更多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规划、实习和职位市场并不熟悉,被问住是很容易的。所以多下功夫朋友们。我第一年的申请经历告诉我一定不要着急,研究生申请至少也得花高考十分之一的经历去准备呀!
最后说一下,有了自己的逻辑链和面试准备后尽量多找些朋友来看看。因为比如why france?这个问题。你准备了原因1.xxx 2.xxx 3.xxx,但可能两个人看后会认为原因3会更加属于你自己的原因,更加的重要(原因1.2可能大家都有,会先想到),但在面试中很可能讲到原因2面试官就停止了回答,这样真正属于自己的原因3就被遗漏,非常可惜。
对于申请我可能会有些能讲的,但对于即将接触的欧洲求职市场我还是一个低级初学者,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努力实现目标,不忘初心。
感谢您能够阅读我的故事。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