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过程中,高中四年GP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只有在成绩达标的基础上,招生官才会看课外活动和申请文书。简而言之,GPA是爬藤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在申请者成绩单上,除了分数这个硬指标外,招生官还希望看到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数量)。
在Common App或其他大学申请系统里,学校Counselor除了提交学生高中四年成绩之外,还要提供学校的profile,包括学校所提供的全部课程,给招生官参考基准。招生官希望看到除了分数之外,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在选课的难度和广度上主动挑战自我。
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在学校所提供的平台上,做出提高升学竞争力又能扬长避短的课程规划需要多方面考量。
美国大学对高中课程要求大同小异,一般来讲,4年英语,4年数学课,2~3年社会科学课,2年自然科学课和一门外语是标配。
而藤校对课程难度会有更高要求,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要求:
以下内容来自普林斯顿官网:
普林斯顿大学也明确提出:有可能的情况下,选择AP, IB或A-Level课程会有助于升学竞争力。
因为北美主要是AP和IB两大课程体系,本文仅对这两种课程体系分别介绍。
01 AP, IB以及AP Capstone
AP是独立的单科课程,优点是课程设置灵活种类繁多,选课就像自助餐,可以根据学生兴趣方向、在专业广度和深度上拓展。
选课规划是按照藤校的选课基本要求基础上,再围绕学生感兴趣学术方向来选择高难度并有把握能取得好成绩的课程。
比如说,有志于学工程的学生,要选修微积分, 物理和化学以及计算机的AP课程。对社科感兴趣的学生, 要优先考虑历史。
而IB体系,选课就像套餐上菜,全球所有IB11年级学生都要按照统一套餐标准选课,统一课程使得分数有更强参照性,一般来说IB学生,想冲大藤,需要达到42分预估成绩才有竞争力。 (注释:IB文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一般是三个HL高等级,三个SL标准等级,每科最高得分7分,再加上拓展论文(EE)和知识论文(TOK)的3分,满数45分)
虽然AP因为其灵活课程设置,更有利于申请者扬长避短,但也因为其应试教育模式而深受诟病,而且从长远来看,IB对学生的写作和研究两项能力的系统训练以及面向全球视野,使得IB学生进入大学后,能更好适应大学阶段学习。
所以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近年借鉴IB进行一系列改革,课程大纲设置转向为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部分科目开始调低考试所占比重。2014年秋季更是推出AP Capstone文凭项目。
AP Capstone 由研讨(Seminar)和研究(Research)两门递进课程组成,学生在10 年级或11 年级修Seminar, 在第二年修Research。AP Seminar由团队项目和展示、个人研究性论文及展示、分析性阅读和写作考试等内容组成。
AP Research 则包括独立论文写作及公开答辩。具体内容见下图。无疑Capstone是AP体系中难度大含金量高的一门课程,但是对阅读写作和研究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需要大量课后阅读时间,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慎重。但是如果学生的兴趣方向是人文,同时学校提供Capstone,强烈建议选。
02 提高升学竞争力的选课规划
今年藤校放榜日刷屏上海平和有一个学生横扫各大藤,其中有一项学了六门IB HL的数据,激起家长们对孩子选课的普遍焦虑,IB家长对加拿大学校只让选三门HL的死板甚为不满,非IB的家长想着要让孩子们到校外多上几门AP课。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学生申请美本,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在学校所提供的平台上选择最挑战自己的课程就足够了。招生官的考核依据是out of context ,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之间的比较。 所以如果学校只允许修三门IB HL课程,那么招生官不会把你跟另一个学校上了4门HL的学生做比较。当然如果学校允许修4门HL, 那么修3门同学跟修4门同学比,会显得竞争力不足。
学校的平台,如何选课来提高升学的竞争力呢?
理想情况是选择得分最高,数量最多的高难度课程。然而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考虑考量的要素依次是:GPA成绩 >课程难度>课程数量
鉴于GPA重要性, 所以选课不能一味要求课程难度,比如IB HL数学,著名的黑洞课程,意思是无论花多少时间进去都不够,平均分数一般是5分,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学生,不建议去挑战自己,选择SL争取7分会更有竞争力。
在分数和难度都考虑之后,最后一点是课程数量,因为IB体系,课程数量固定,所以这点仅适用于AP体系学生。
举个例子,我以前执教的学校,11年级学生一般选7门课,而有一年有一个学生选了8门课,其中7门AP,而且7门都考了5分,充分体现了“利用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在选课的难度和广度上主动挑战自我”, 学校counselor在给她的推荐信里也对这点做了详尽阐述,这个学生最后早申录了沃顿商学院。
再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在高中前三年,通过夏校或者网课多修了课程,12年级的时候,只需要修三,四门课就可以达到高中毕业学分要求;即便如此,有志爬藤的学生,一定要修满甚至修超出要求的课程数量,这样学校counselor才能够在推荐信给出,高中四年,始终如一的在课程难度和广度上挑战自我的最高评价。
03 选课常见问题
1. 孩子学校提供AP课程很少,有必要到校外上AP课吗?IB最多只让选两门自然科学,有必要去校外考第三门自然科学的AP吗?
除非符合孩子学术兴趣的课程学校不开设,需要去校外选课并通过考AP来证明自己擅长,一般情况不建议校外选课。
一个学校的综合学术氛围,不以所提供的AP课程数目来做衡量,比如著名的Havergal College,只提供四门AP课程,同时学校不鼓励学生在外面选AP课, 但历年的藤校录取数据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
从藤校招生官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有学术热情有特色的孩子,而不是为了迎合藤校标准而刷指标。
2. 学校提供法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和中文4门外语课,到底应该选择哪门语言在申请美本中更有竞争力?
分两种情况:加拿大本地长大的孩子, 和国内过来读中学的孩子。
对于加拿大本地长大学生,除非特别有语言天赋,不建议选择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作为美国第二语言,跟大量母语学生竞争,AP西班牙语得5分难度很高。基于同样原因,不要选择中文,因为华裔背景,或多或少会有母语优势,在招生官看了会觉得不够有挑战性。
其次,拉丁语和法语之间,取决于孩子的专业兴趣,如果孩子将来想从事文学研究,或从医,推荐拉丁语。如果孩子将来想从事外交或者商务,那么法语更有用。而且从加拿大长大的孩子,四年级就开始学习法语,有些孩子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跟美国学生比优势明显,体现在AP法语5分率。
对于国内过来中文是母语的孩子,如果英语都还没有过关,建议选择中文,这样集中精力把英语提高上去。如果英语已经过关,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西班牙语或者是拉丁语,而不要考虑跟本地孩子一起拼法语。
3. 孩子以藤校为目标选择了高难度的课程,结果升入11年级后,发现课程难度大幅度增加,成绩离藤校要求越来越远,怎么办?
首先即使选课方案已经提交,开学两个月内随时可以做课程调整,所以一旦发现某门课程难度大,分数上不去,可以及时换课,学校方面也会协助处理。
第二,为了保证重要科目上取得好成绩,可以考虑暑假提前学,那么在课堂上就不会那么吃力。
第三,找tutor,有经验的补习老师能够对孩子成绩提高起到很大的助力。
4. 因为学校的选课限制,不得不到夏校Summer School 修一些学分课程,对升学会有影响吗?
Summer School 给分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般来说,核心课程不建议在夏校选,但是为了能够下一学年选课,而不得不在summer school修prerequisite另当别论。比较典型的是,按找安省正常数学进度,12年级才能修MHF4U Advanced Functions, 而这门课是AP 微积分课程的prerequisite,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在11年级暑假修MHF4U,这样12年级可以修AP 微积分。这种情况,则不受影响。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