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行业从业多年以来,经常会有学生询问我:老师,我如何才能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拿到dream school的录取呢?所以今天我主要想分析下美国院校的审核流程,希望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去到满意的学校。
美国院校审核申请者的条件并没有向国内院校那么简单,除了考试分数之外他们还会综合考察学生的课外活动,实习经历,志愿者经历等,如果要对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可以将其分为九个部分:本科成绩(即常说的GPA);专业背景;留学考试成绩即G/T成绩;PS或者essay;推荐信和简历;工作/实习/科研经验;课外活动和志愿者经历;领导力和团队能力;其他特殊要求(例如:视频录制;Sample of Written Work)。鉴于这九个条件较为复杂,本文并不会对每个条件都进行详细说明,只会就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美国院校之所以要考察那么多的条件,归根到底其实只是想通过它们来判断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你? 其二,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 留学申请讲究一个双向选择, 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解答美国院校是如何考察各位申请者的吧。
问题1: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你?
一般而言,院校的某个具体项目都会对于申请者划定一条最低录取线,只有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最低录取线的学生才会纳入学校的考察范围。而这个最低录取线一般而言并不包含上述所有九个申请部分,而只包含其中的“硬件”标准:GPA;G/T成绩;专业背景以及工作/实习经验。大多数院校都会非常明确的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面给出硬件标准,一般是通过三种方式:“申请要求”网页当中的minimum requirements(最低要求); 上一届录取班级的基本信息(Class Profile)里面的平均分数; 上一届录取班级的基本信息(Class Profile)里面的80% range范围。以下对于硬件条件要求来进行逐个解释!
GPA:官网上面一般会给出对于GPA分数的最低要求,如果没有达到最低要求,那么你的申请将非常危险。因为本科前三年的GPA成绩是对一个申请者学习能力的最好体现,如果你的GPA连最低要求都没有达到,那么学校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你没有足够强的学习能力来完成他们高密度和高压力的硕士学习。即使对于转专业申请的学生而言,本专业的GPA同样非常非常重要!
G/T成绩:GMAT或GRE的成绩学校一般不会给出最低要求,但是经常会在Class Profile当中给出80% range或者给出一个建议的分数(suggested score),如果分数低于学校给出的范围分数或者建议分数,学校同样有理由认为你没能力完成硕士学习。TOEFL的成绩学校一般会给出最低分数要求,因为这是对于国际学生语言能力的考察,其重要性同GPA一样。没达到学校最低标准的学生会被认为没有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来完成硕士学业,同样会被直接拒绝。
专业背景:硕士学习不同于本科学习:硕士学习时间短(授课式商科硕士大多数都是要求一年内完成学习);强度高(一年内完成10-12门甚至有的学校高达18门课程学习);专业性强。所以申请者是否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了基础专业知识积累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转专业的申请者。学校会在申请要求部分对于申请者的本科专业提出要求或者是列出要求申请者在入学前完成的先修课(prerequisites)。如果学生没有达到专业或者先修课的要求同样也会被学校直接拒绝,但是这一点却经常会被学生或者不靠谱的留学咨询公司给忽略,最终造成申请失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工作/实习经验:部分项目是针对有一年年限工作经验的人士所开设的,这种项目会强制说明要求申请者至少具备多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而且这种工作年限不一定可以用在校期间的实习来弥补,所以各位也请务必要注意自己是否符合工作年限这个要求,否则也会造成申请失败。不过这种项目相对而言比较少的,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主要考察前面三个部分。
我之所以将上述四个条件称之为“硬件”标准,是因为在这些条件当中,但凡有一个最低要求是申请者没有达到的,那么学校基本上就会将申请者直接拒绝而并不会继续参考其他“硬件”条件以及下面即将要讨论的“软件”条件。从我上文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些条件基本都是考察你这个申请者能否顺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我的学业。如果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哪怕其他条件再优秀,学校也很难招收一个很可能会无法顺利毕业的学生,这不仅影响毕业率也影响就业率。
如果你的上述“硬件”条件都达标了,那么恭喜你就已经被学校纳入“可以录取学生”(eligible applicants)这一类了。但是这个时候请注意不要跌入另外一个误区:误认为硬件分数越高越好。其实“硬件分数越高越好”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GPA3.9当然要比GPA3.8要好;GMAT750和TOEFL108当然要比GMAT730和TOEFL105分要好。但是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误区,是因为两个原因:其一,考试必然有偶然性,所以在“硬件”都达标的前提条件下(请注意我的前提条件)分数之间的几道题的差距并不能完全代表两个能力之间的差距;其二,经济学上面边际收益递减效应(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一旦“硬件”达标之后,申请者在学校眼中就都成为了eligible applicant。此时,由于每个申请者用于申请准备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和有限,与其将时间用于进一步提升考试分数,还不如将其用于做一些“软件”方面的提升,这样能够带来更大的收获。举个例子:将TOEFL从105分提高到108分需要花费你两个月的时间,而两在两个月的时间当中学生完全可以在职场上做出一定的成就,而在学校招生官眼中,后者对于审核的意义一般来说要高于前者。
问题2: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
可能与大家的预期不一样,学校对于这个问题考察的重视程度和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前者。因为学校要通过对于剩余五个条件(我将其称为“软件”标准)的审核来弄清楚一系列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我们这个学校和项目来达成你的职业目标?我们学校和这个项目是否可以真的能够帮助到你?而这三个问题就衍生出了学校审核的三个基本原则。
录取学生的多样性(diversity)
与大家所想象不太一样的就是,虽然每个院校和每个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相同的偏好,但是美国院校却同样非常看重课堂学生们的多样性,他们希望最终录取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以及个人特色。这种班级的多样性可以极大的丰富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所能够取得的收获,甚至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在将来毕业后组建团队来开创事业。所以,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就会着重留意不同背景以及不同个人特色学生相互之间的比例均衡,例如:今年我们希望20-30%左右的学生是极具领导潜力的学生;10%-15%的学生有着出色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5%-30%的学生家庭背景中在我们这个行业有着出色的资源可供利用…请注意:上述这些比例以及个人特色和能力是我大致一说的,因为不同院校,不同项目甚至不同申请年份之间这些比例和个人特色的要求都会有着很大差别,并且学校也并不会将这些内容予以提前进行清晰说明。而这种审核原则我个人将其总结为“分类录取”原则。
在应对“分类录取”的时候,学生务必把握住的就是不要强求面面俱到,一定要进行自我剖析,找准自己背景当中最为出彩的一到两个优势进行集中性的加强和凸显。只要你的某一个或者两个优势打动了学校,那么录取就是有可能的。
清晰的职业规划以及实现它的能力/潜力
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点是中国学生最为欠缺的:毕竟在考上大学之前很少有人真的认真规划过自己的人生,而考上大学之后也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来进行职业发展的探索。所以不少学生都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国读书以及出国读书完成学业之后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打算。但是这一点却是美国院校重点考察的因素之一,基本上在每个学校所要求的Essay题目当中都会有“请向我清晰描述你的职业规划”这样类型的题目。比较不妙的就是,职业规划这类问题虽然可以编造出一个像样的答案,但是在有着丰富审核经验的学校招生官眼中,他们可以轻易的区分出编造出来的敷衍答案和经过仔细思考与探索后得出的清晰规划。作为一个即将赴海外攻读硕士的学生,如果连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都没有,这很难让美国顶尖名校里的招生官所接受。
仅仅拥有梦想是不够的,你还有有能力去实现这个梦想。这些能力不一而足,包括你所表现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克服逆境的意志等等。虽然学校并不要求你现在就已经具备了实现梦想的能力,但是起码你应该让学校看到你是值得信任和予以培养的。如同上文所说的,你还是需要向学校展现出你在某一两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具体的择校原因
学校不希望招收一个并不适合院校和项目培养目标的优秀学子,这对于学生自己和学校会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从教育的目的来讲,学校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更优秀的你,这样可以显著提高你毕业后的就业成功率,而这一数据对于学校随后几年的招生非常重要;而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学校在你身上付出了那么多,它们当然也希望获得高额的回报,这一点在顶尖的私立院校当中尤为突出。虽然商学院一直以学费昂贵而著称,但是与昂贵的学费相匹配的就是同样高昂的教学费用。所以除了学费之外,学校也非常依赖于知名校友在成功之后回馈母校的捐赠。
如果各位同学真的喜欢某一所或者某几所院校,那么请大家一定要多花点时间通过官方网站这个渠道先仔细了解一下这个院校和具体的项目。只有在足够了解院校的基础之上,你才可以给出比“学校名气,地理位置以及校友资源”更为打动学校的择校原因。即使你想要写这三个择校原因,也应该写的更为深入而具体,否则你很难让学校相信你的真心。
多样性,职业规划以及具体的择校原因并不能完全覆盖了学校对于“软件”的考核,而且学校对于“软件”的考核本来也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框架。但是如果要对于美国院校的审核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那么我想应该是:“硬件”条件是基础,“软件”的审核是建立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的;“软件”考察是重点,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特点鲜明。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过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理想的offer!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