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脱欧之后杀出一条血路,英国就必须逼着自己国际化——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吧。
不过,作为非移民国家的英国,在go global这条路上走得...挺曲折的。歪国人带来了多元化和商机,却给习惯了本土文化(和大英帝国余晖)的本土国民带来了冲击。Global也不是你想go就go的。
所以叻,为了储备软实力,为了和全球做生意,英国决定打教育牌。在昨天一个活动上,英国教育大臣Damian Hinds喊话:大力推广教育全球化!
扩招留学生
为了继续发扬光大教育这块金字招牌,Hinds大臣认为,英国应该继续扩招国际学生,优化签证申请流程,提升学府名气,让国际学生宾至如归,提高国际学生的就业期望。
2017-18年度,在英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人次为458,000人。Hinds大臣表示,到2030年,这个数字要增长到600,000。
在讲话中,Damian Hinds大臣提到:英国有全球引以为傲的教育,还有最强大的IP——英语!!在当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没有一个能在教育水准和文化积淀上与英国匹敌。
光凭这两样,就足够让英国继续牛一阵子。Hinds大臣提到,全球的教育部长都希望引入地道的英语教学,以及英国(特别是伦敦)的教育如此成功的经验。
同时,Hinds大臣还提到:全球很多政府部门的要员,都有英国教育背景。这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High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简称HEPI)曾经公布过的一项调查吻合:现任全球领导人里,七个就有一个在英国受过教育。(欲知报告具体内容,请点击这里查看)
除了英国自己的政客和首相,挪威国王(牛津大学),约旦国王(牛津大学),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剑桥大学),以及刚刚继位的德仁天皇(牛津大学)也是优秀“英国毕业生”。
挪威王在牛津念书的时候,还是个爹管严的小鲜肉~
牛津时代的德仁皇太子
除了权贵二代,英国学府也让不少草根外国人走向了人生巅峰。现任冈比亚总统Adama Barrow来英国念书的时候,还靠在Argos当保安补贴家用。抱着改变国家的梦想,他每天工作12-15小时,最后战胜政坛老将,当上了总统。
根据British Council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估测,全球每四个国家里,就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接受过英国教育。Hinds大臣说:“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因为我们在提高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提高。”
在高等教育方面,英国有四所大学入围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前十,分别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和UCL。
靠着强悍的学术成就和校友阵营,英国学府不仅造福了世界学子,也为英国人民带来了财源。Hinds大臣提到,光是在2016年,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就学的国际学生支付的学费和生活费,就达到了120亿英镑。
在就业前景方面,亚洲毕业生其实表现非常不错。根据英国教育部最近的统计,中国以及亚裔背景的毕业生在毕业后1年,3年,5年和10年的收入都领先。
而且,英国大学毕业生的最高起薪也冲到了史无前例的6万英镑/年,比去年的最高起薪多了1万英镑。
根据调研机构High Flylers Research做的《2019毕业生市场研究》,投资银行的起薪最诱人,平均为4.7万英镑一年。
就业市场上的后起之秀,是平民超市Aldi。他家开出的起薪可以媲美伦敦顶尖律师事务所,一年4.4万镑。
与去年同期相比,毕业生岗位数量增加了9.1%,这对希望在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毕业生平均年薪没有变化,仍是3万英镑。
教育部官方数据还显示,想要获得更高的起薪,最好念个硕士。
所以,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教育都是最好的投资呀。无论是来英国念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至少薪水是有保障啦。
海外办学
Hinds大臣指出:除了高等教育,目前最值得深耕的领域,就是海外办学。他说,英国在脱欧后的战略之一,就是到有贸易潜力的国家创办教育机构。
这项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英国的国际地位和贸易,还能创收。2016年,海外办学为英国创收9亿英镑。谈到成功案例时,Hinds大臣重点提了中国和德威公学。
虽然美国,澳洲,瑞士等国家也有私立学校,但是英国私校普遍被认为是业界标杆。而且,英国的生活方式,货币汇率和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也很吸引全球家长们。
英国教育专家艾德-理查德森说:
“过去,我见过很多新加坡家长把孩子送到美国,不是因为美国学校更好,单纯是因为便宜。自从脱欧之后,汇率下降,来英国的孩子就变多了。”
同时,理查德森还提到了中国父母对于国际学校的态度。
“在中国,大家普遍认为,如果你要购买西方的东西,最好去当地买。所以,家长如果承担得起英国本土的哈罗,肯定不会让孩子进Harrow Beijing,”他说。
和中国天价幼儿园/国际学校比,英国学校压根不算贵。
根据英国私校委员会(ISC)的数据,和去年相比,在英国私校就读的外国学生(双亲都居住在海外)增加了2.4%(685名)。
在非英国新生生源统计排名里,中国大陆新生的增长排在第三,德国和其他欧洲经济区国家的新生增长位列一、二位。
强化汉语教学
往外“扩张”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娃娃抓好。Hinds大臣提到,从2004年开始,英国学校的外语教学就开始走下坡路,这个趋势必须扭转。
目前,教育部发起的Mandarin Excellence(说好普通话)项目,要确保到明年3月,公立学校至少有5000名学生可以说流利的普通话,至少新招募100名汉语老师。
汉语的重要性一天天提升,背后的原因也不用我多说了。用我英国同事的话来说,就是Chinese is the new French。
所以,想要留在英国的留学生,或者想到英国创业的朋友,不妨从汉语教学这个方向考虑。
脱欧要脱好,全靠国际化
英国是个岛国,国际化是强国之路必走的途径。若不然,气候不佳,土地狭小,种不出好吃的,内需也不大...总不能靠着pub过一辈子。
但是教育大臣说得在理:这个国家的软“储备”还没用完,全看英国人自己能不能好好把握了
贸易也好,政治也好,最终拍板的依旧是人。教育作为塑造思维方式的工具,对国家的长远意义要大于奢侈品和其他硬资产。
随着英国国际化进一步展开,中国人能做的事情也不少。想要站到世界之巅,有必要听听曾经的老霸主的建议,所以中英热恋肯定还会继续下去啦!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