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须知
每年4月15日称为终审日
April 15 Resolution
这是由CGS——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公布的确定录取、奖学金、职位申请等程序的终审日:没决定的学校得决定了,挂在Waiting List上的得解挂了,交了Deposit的该处理I-20了,如果你后悔接受了一所学校的录取而希望接受另一所学校,也得在415前书面申请“改嫁”。
这个时间点,也是“美版知乎”——Quora上各大学录取办老师们吐槽“录取血坑”——Red Flags的爆料阶段(Red Flags,字面意思小红旗,指在申请后台,录取办老师对材料有嫌疑的申请人加注红标,当一片红标的申请人被集中处理时——血红的一片“坑”)
前车之鉴,今天为大家归纳录取办老师眼中,申请人前仆后继却不自知的5大Red Flags血坑,请2019-20申请季的同学们引以为戒:那些本来是王者,却1秒变青铜的“惨烈教训”。
Red Flag, NO. 1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is sent by somebody “famous” who has little to say about the student. 有牛推,但不是强推,对你很可能伤害极大——牛人并不认可你。
招生办槽点:我们读到过一封来自美国前总统 Joe Biden 拜登的推荐信。除了客套话,信中对学生本身的推荐品质没有提及。这让我立刻领会到了推荐信的暗示:“我个人不想为被推荐人的能力做背书。学生的家长因为特殊渠道接触到我,我本人未与被推荐人有深交,恕不能直说”。我们也都懂,标上Red Flag吧。
案例复盘:2017年,2018年均有同学告知,导师“死活不给看推荐信”的情况,可以理解是导师“学术严谨”。但从随后的录取结果看,推荐信内容或有“暗示负面线索”的可能。作为推荐人,如实表达无可厚非,这是导师的学术道德。但从申请人的角度考虑,寒窗苦读不易,还是希望被正面强推,人之常情。
Richard说:我每年只会给三位同学提供各自三个不同学校的推荐信,这是我的导师和老板当年传承给我的推荐原则——自己不是滥发信、老好人、瞎推荐,以免学术不谨慎给被推荐的同学帮倒忙。
但每年有没有熟人来托关系找我要推荐信呢?人情世故难免,每年十几个家长是挡不住的,如何婉拒?我会直接告知,朋友面子我不是不能写,但如实相告:不强推有难言之隐,录取办不傻。家长都能互相尊重,不再强求。
推荐信的水太深太深了,有些一时脸上笑嘻嘻的人,很可能是让你关键时刻才发现:心里XXX。4月21日的推荐信讲座里,我已经给大家现场演示了“牛推+强推”的美国教授推荐信,这里不赘述了。
Red Flag, NO. 2
I actually looked at the parents’ occupation quite often when reading the application. 网申为什么要填写父母所在行业,这是个隐晦的秘密。
招生办槽点:我看到过很多申请人,列出家长在顶级大公司做Senior VP,然后又看到了他就在同一家公司或伙伴单位做暑期实习,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吗?家里关系照顾再平常不过了,只是这个机会对于申请人来说,可能挑战有限,与之相关的实习成绩、推荐信、文书也的确有裙带关系的影响,先Red Flag让其他几位老师二次评估审核。
小布什怎么当上总统的,老布什和美国人都懂
Richard说:千万不要以为校方让咱们在网申上填写父母家庭背景只是存档,这种查户口一样的细节,是用来评估整套材料公信力的重要参照。当然——也是评估奖学金对你的作用是不是能让你:他日飞黄腾达,必当涌泉相报——捐个实验室的潜力大不大。
Red Flag, NO. 3
Student submits that they designed an app or website in their activity section. 申请人说自己设计了一个了不得的大项目,那好,检查一下有多么了不得。
招生办槽点: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时代是信息化、智能化、物联化,自己一定要搞个什么XX化。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简历,都先给Red Flag,提醒其他老师们去App Store或登录Website体验一下,很多情况都是App下载量寥寥无几,页面除了图像也乏善可陈。这是近几年特别频繁出现的申请人,这个Red Flag也会一直保持在那里,录取班主任签审时会再次确认。
Richard说:事件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意义。咱们中国的留学生,能优先解决的问题着力于自己的学校、社区、家乡,这反而是更容易切身投入的场景,也更让人信服。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hold住场景时,材料的简历、推荐信、文书都会体现出“志大才疏”的弱点。先解决力所能及的学科问题,切忌夸张数据、好大喜功。
Red Flag, NO. 4
Student writes an essay that sounds like a cookie-cutter. 学生写的文书像饼干模具一样,千篇一律都是一个长相。
招生办槽点:在几十年前,申请人群没有今天如此庞大,申请的学校也没有这么多,一般学校的标准流程,最后最关键的一步是:面试。但申请人越来越多,申请的学校也很多,面试时间和申请人旅途成本都大大增加了。
由此,面试的替代方法就是:申请文书——这其实就是面试,彼此先做好功课,我了解你,你也了解我,面对面才能避免“尬聊”。
初次写文书的同学改个十几遍算少了
Richard说:如果你的文书跟cookie-cutter一样,让对方感觉连着100个人都一个面孔,所有的奥利奥饼干都一个模具,这简直就是面试的灾难——浪费了被面试人的笔墨,也浪费了录取办的时间。
Red Flag, NO. 5
Student includes some amazing accomplishment that nobody knows about. 申请人自称的“伟大成就”,但鲜有人知:这到底是个啥?
招生办槽点:如果申请Social Work,自称协助某组织筹集了100万来帮助改善医疗环境,为什么查不到这个组织的相关活动报道,也看不到你的推荐人提到这么伟大的成果,材料翻遍了也没发现团队组织来协调你完如此复杂的社会活动?我们还真的很好奇,先点起Red Flag。
Richard说:2018年一位同学的申请中涉及到,去农村扶贫gap。这种没人在当地守着验证的,我们在材料上很细心的补充了信息,仔细查对了国家在项目中注明的官方英文名称,扶贫组织项目负责人的推荐Title,并附上了申请人在本地骑着摩托翻山进村的照片(参考留学申请经验点击【Gap修路、养鸡、种茶斩获哥大芝大】)。千万别等着对方管你要资料,请主动出示,给录取办省事,就是给咱自己省事。
总结
Richard说:很多年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一些“聪明决策”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幸亏碰到恩师点醒恍然大悟、及时纠正。等到自己从讲师开始爬、带院里的实习生时,才体会到:那些真正对我好的前辈,是愿意及时点醒我,直言不讳奉劝相告的。
对一个犯了错的年轻人,最残忍的是什么?简单:别搭理他,让他继续ZUO,他生命中必定有一个人,会教会他如何做人。录取办的老师能够把这些槽点总结给我们,是希望帮同学们少走弯路。那些没有过来人点醒的,都被拖进“Red Flags血坑”里了。
祝福同学们都有这样的恩师,
为自己指点迷津,幸运极了。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