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的国际学校考察之旅中,碰到一位家长,孩子很小就被送去了美国读书。在历经多年的美式教育之后,对比国内国际学校现状,突然问了一句话让我思考良多。
她问:“如果读国际学校是为了出国,那为什么不直接出国?”
这让我想了很久,国际教育不是为出国而出国!两者各自的优缺点是否适合家庭本身才是真正需要被考虑。
国际教育,低龄阵营下的两大分歧
同为国际教育,在孩子低龄阶段,国内主要有两条路径:
这两大阵营的人数和增长幅度也都每年增长。
低龄留学数据报告:据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留学数据,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较2017年增长5.37万人;低龄留学(即中小学留学)占比在26%。
中国继续蝉联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
2018年美国CIEST报告显示,2017-2018学年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达36.3万,超过排名第2到6位的5个生源国(印度、韩国、沙特阿拉伯、加拿大、越南)的总和,中国留学生人数是印度留学生的2倍,是韩国的7倍。
国际学校数据报告:据《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显示,2017国内国际学校数量为734所,较之2015统计的597所,增加了137所。但这样的数量仍供不应求。
低龄留学和国际学校越来越火热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火热背后,这两种教育方式却存在着分歧。
低龄留学,主要担心的问题来自于孩子本身:害怕孩子的安全问题、社交问题、以及是否能学到东西,是否能成长,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对于国际学校,除了担心孩子本身外,更多的是一些硬性内容:比如学校的教学模式、理念、制度、老师的素养、升学方式……等问题。
之所以造成这两种差别,是因为两者的载体不一样:
所以,国际学校火热的背后,还要额外考虑国际学校鱼龙混杂等问题;而低龄留学,虽然在这方面也有考虑,却并没有国际学校那么迫切!
因为这两种担忧,也因为两者从根本上不能共存(选择低龄留学则无法选择国内的国际学校,选择国内的国际学校则无法选择低龄留学),更因为两条路径正在变得越来越主流,所以,分歧正在慢慢扩大。
(注:这里所说的阵营以同年龄段为主,如果是“小学低龄留学同样可以回国读国际高中”这不在衡量范围之内。这种情况也有,但并不占据当下主流。我们所指的,是在当下,面临的两种抉择问题。)
低龄留学阵营的角力点:
如果国际学校不能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那么你的火热就永远只能是表象,负面事件也会越来越多。如此环境下,孩子的升学和成长如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国际学校阵营的角力点:
“香蕉人”(最初意指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后来泛指同是一国血脉却对本国文化一窍不通的人。更多的词汇如夹缝中的人、边缘化、黄皮白心等)的话题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没有真正的沉淀,很难跟【国外真正的精英】一较高下,同时也很难跟【国内真正的精英】一决雌雄。两相夹击,低龄留学在未来如何赢得竞争力?
这样的角力不仅是在家长圈、学生圈,也波及到了背后的教育主体或者机构。
虽然还没到一定要争个高下的地步,但随着国际教育越来越火热,如同前文那样的疑问也会越来越多:
如果读国际学校是为了出国,那为什么不直接出国?
同理,选择国际学校的则会疑问:如果出国是为了国际教育,那为什么不在国内兼顾好中西?
分歧之下,是一样的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国际教育?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国际教育是指超越国家之上的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或可称为世界教育。
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国际教育路径。与国内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国内的传统教育最终升学目的以国内大学学位为主(世界范围内认可国内高考成绩的虽然也有,但却不占据主流);国际教育则以国外大学学位为主。
即便很不愿意承认,但国外大学(主要以美国、英国等国家为对比目标)的综合实力比国内大学高出一截,目前来看实在是让人无法辩驳的一件事。
在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排进前30的只有清华大学(第25名,北大第38名),排进前100的只有6所大学(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国科技大学)。这和中国偌大的人口基数极度不符。
所以除开一些其他原因,错开国内激烈的竞争,选择实力更强劲的国外大学,这样的理由不应该被拒绝。
既然选择了国际教育,那就要站在国际教育的角度来综合考虑问题。
如果说,早先的国际教育还停留在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那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国内教育需要,出国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选择出国就已经不是一种目的,而是一种方式。
这种“是方式而非最终目的”的概念,随着国际学校逐渐兴起的脚步,会越来越明显。
例如,低龄留学可以更好地进入国外名校这样的优势,国际学校也正在包揽:
据《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最强中学TOP50榜》,仅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藤校录取人数就达到了22人;北京四中和北京十一学校也分别达到了12人和6人。国际教育和体制内教育,说白了还是课程上的区别,更高一层的解释,就是对课程的认可度上的区别。认可的不是在哪里上的学校,而是你学的内容是什么?你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你的思维习惯是怎样的?等等。
在这一点上,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正在逐渐完善:趋近于国外的课程设置,同时又具备直接接触和接纳中式文化和国本教育的优势。也正在被国外大学所认可。
而当主要条件被认可,那么其考核方式也就变得容易得多,低龄留学也好,国际学校也好,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异,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读国际学校是为了出国,为什么不直接出国”这种问题。
低龄留学虽说可以更好地接触本地原汁原味的教育、思维、习惯和生活,对未来升入更好的名校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同样的,其劣势也非常明显。
国际学校因为地理位置和教学位置上,和国内传统教育非常近,所以在中式文化的接受程度上要好得多!但同样,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上一些传统教育的教学习惯,更有家长担心,随着国际学校越来越火热,这会不会变成另一个高考战场(为成绩而学习,为出国而学习)?
所以,即便是两者无法共存,但在选择上,仍旧是家庭本身占据主动!
哪种方式更适合孩子和家庭?
选择之后如何扬长避短?
以及在这样的教育路线中父母如何帮孩子走得更远?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