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校申请已经接近尾声了想去夏校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决定去哪个学校了?推荐信作为很多小伙伴们去夏校的原因之一在申请过程中确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怎样在夏校中获取推荐信吧!
今天给我们分享的是瘦肠同学,他在杜克夏校中学习的课程是Adolescence PSychology,并成功获得了Professor Bonner的推荐信。
先来欣赏一下杜克的校园,再听一下瘦肠是如何做到的吧!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玻璃食堂West Campus Union
杜克蓝魔的主场 Cameron Indoor stadium
写在前面:契而不舍
既然你点开了这篇文章,想必你已经很清楚夏校推荐信的重要性了,那获取推荐信要注意什么呢?
我一直相信,推荐信绝不是在你最后向教授张口索取的那一瞬间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像我一开始与教授发邮件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心理学的热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的邮件,仔细检查无误后发了过去。得到的却只是教授短短两段的回复。
但我觉得这也是有意义的,起码代表教授看了我的邮件,那我要她了解我这一目的就达成了。
在之后我每遇到问题或有了自己想法与她分享,她都会更加热情的回复,以致在一次Office hour中主动向我提出推荐信的帮助。交流的过程就是相互熟悉的过程,即为教授提供素材得到过程。
提前了解课程与教授
一般了解课程与教授的方法有三个:从官网查询,与夏校负责人邮件沟通,和Google (如rate my professor这样的网站)。
可以在夏校开始之前就对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尽量选择教授稳定、师生比例大的课程(每个老师带的学生少),比如说杜克有一门课,一个月4位教授给40位学生上课,要到推荐信的几率肯定极低了。
我和我的instructor professor Bonner
同时,你也可以提前与你日后的教授用邮件联系,做一下自我介绍并表达自己对其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一能帮助你日后的学习和课堂表现,二能给教授留下好印象。毕竟这时候她/他对大家还没有什么概念,但此时就会多一些对你的关注。
比如说,我当时在给教授的邮件里,大概讲了一下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以及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兴趣,然后我又问了一些关于课程和相关材料的问题。
第一节课
就我参加的课程Adolescence Psychology而言,第一节课基本是以自我介绍为主(其实大多课程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给教授以及同学留下好印象的机会。自我介绍可以新颖、有趣,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兴趣,但切忌showing off。
课后可以与教授邮件联系、更详细地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可以加深教授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方便以后给你更写加个性化(更好用)的推荐信。当然,这封邮件不需要很刻意,尤其是在夏校前就简单进行过自我介绍的同学。你的主题可以是询问教授如何更好地准备这门课,你对某一个心理学现象的好奇发问,或者就是简单的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以后能有个好的成绩和学习体验。
课上课
就如前面所说,推荐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课堂表现,这是教授对你最最最直观的印象。如果课上对教授的某个问题有了比较准确的答案,就一定要举手发言。即使你对你的回答不是那么自信,也要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并以此获取灵感,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这与中国式的课堂很不同,即使回答得不好也不代表你会留下坏的印象,积极地参与往往更加重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认真听讲。
课下你以就某个课上的开放式话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与教授进一步分享你的看法。尤其是你在课上假如表现不是那么积极,这也是一个补救的好机会。课程进行到一段时间,也许你会对一个问题尤其感兴趣,或者是你自己有了关于该学科的一些想法,想要做一个personal program或是research
那么,当你积累到一定的素材之后,就可以与教授约Office hour。这是一个你与教授单独交流的机会,比起往往是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课堂,教授此时所有的关注都聚焦于你。而你要做的,就是把你所想的和准备好的内容与教授分享,询问她/他的建议。这不仅是学术交流的过程,也能加深教授对你的认识。
如果你并没有在课程中期有什么很好的灵感,也可以在夏校快要结束的时候与教授交谈,并在那时主动提出推荐信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明这封推荐信对你的重要性,你是多么多么喜欢这门课程以及教授);假如你已经给教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教授一定会非常乐意答应你。
Quiz, Test, and Fina
这个自然不必多说,就是要认真准备好每一次的测验,不管是大是小。光靠嘴巴说喜欢是很苍白的,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是你对这门课对教授热爱的最好诠释。
夏校之后
夏校可以是开端却不会是结束。在离开前,正如上面讲到的,提前约一次office hour。除推荐信外,与教授探索更多的可能在日后交流的机会。比如教授近期有什么research需要人打下手,搜集整理一些简单的资料等等。亦或是你的personal program可不可以在回去以后也得到教授的一些帮助(往往获得的答案是肯定的)。在留下了自己国内的联系方式以后,你就有了与教授持续交流的机会。因为即使教授已经答应给你写推荐信了,离真正的申请季还有数月的距离(假设高二结束去夏校)。到时候教授对你的印象可能会有点模糊,而你们持续的联系可以在你获得各种锻炼机会的同时,强化教授对你的印象,到申请季时给你写的推荐信可能就更加完美。
我在夏校结束之后,跟professor Bonner提出了一个personal program的构想:我想把我的兴趣(运动)和心理学相结合,我觉得很多时候我并不是physical的能力达不到,而更多的是心理状况的影响。然后prof. Bonner给我推荐了很多资料并鼓励我去继续dig into it。
-写在后面-what if“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时很可能你已经尽力,却因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没有得到那封推荐信。但我不认为这代表你的夏校之旅变得毫无意义。在此我想说,夏校并不是一个很多中介所说的纯功利性质的活动。因此比起一封rec,我更是
在邂逅Zion Williamson时掏出早已备在包里的马克笔与球衣,从而获得了他的亲笔签名球衣!(一旁同学只好在慌乱之中窘迫地交出自己的中性笔和笔记本)
在篮球场,在课堂或是自己的squad中结交了不少好友。我离开夏校后他们仍在我申请的环节中帮了不少忙
在课堂,遇见了为自己日后在心理学学习的相关问题上的悉心解答与出谋划策的教
更重要的是,有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目标与信仰
最后祝大家在夏校中可以收获满满!(当然顺利获得推荐信就更好啦!)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