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思维活跃,总会脑洞大开,常常问出一些不靠谱的问题,比如:
●如果失控的电梯在做自由落体运动,里面的人在电梯即将落地时跳起,电梯在人落地前落地,那么此人会受伤吗?
●为什么光可以用东西挡住,声音却不可以?
●据说孙悟空是以音速飞行的,因为他的筋斗云就是音爆云,这是真的吗?在水中以音速运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外星人的眼睛有没有可能接收红外线或者紫外线?他们会不会比地球人的视野更宽阔?
●一只苍蝇在汽车里飞,没有附着任何东西,它为什么会相对地面跟汽车保持一样的速度?
●光照会对物体产生压力吗?如果会,为什么光不会砸死人?
●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否在减慢?
Q:如果失控的电梯在做自由落体运动,里面的人在电梯即将落地时跳起,电梯在人落地前落地,那么此人会受伤吗?
别笑,很多人小时候都想过用这种方法避险。答案当然是不行了。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行。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是2.45米,别忘了这是背越式的,运动员实际重心升高不到2米。这还是在有助跑的情况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球星克里斯·韦伯(ChrisWebber)原地起跳纪录是1.33米,别忘了人家跳之前会下蹲蓄力加抬腿。
很不幸,你在自由落体的电梯里面,所以别说助跑了,下蹲都做不了。
现在,假设我们什么都不管了,我们疯了,我们认为你骨骼清奇,原地一蹦2米高。可那又怎样?比如,电梯从10米高的地方失控,那你蹦完之后速度一抵消的效果,等于你从8米高的地方开始失控。你还是“妥妥滴”……
现在,我们假设你是不世出的绝顶高手,苦修40年就是为了今天,你一蹦10米高!而且电梯天花板也非常懂事地先自己消失一会儿。这回你终于能活下来了吧?
很遗憾,并不能。你还是“妥妥滴”……
要记住,真正杀死你的不是速度,而是加速度。
Q:为什么光可以用东西挡住,声音却不可以?
其实声音也是可以用东西挡住的,光也可以不被东西挡住。你问题中的光指的是我们能够看见的可见光,你问题中的声音也只是可以听到的声音。
在物理上,光和声音都是一种波动现象。只不过一个叫电磁波,一个叫机械波而已。而决定一个波会不会被一个东西挡住的因素很简单:波长的尺度与物体的尺度。如果波长远小于物体的尺度,那么这样的波就会被物体挡住。反之则不会。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波长在17毫米到17米这样一个尺度范围内。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也恰好都在这个尺度范围内。结果就是声波很容易绕过这些物体被我们听到。这种现象就叫衍射。
另一方面,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只有几百个纳米,这个尺度远远小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尺度。所以光看上去几乎就是直线传播的。
问题的关键不是光或者声音,而是波长。声波波长很短时就不能绕开物体了,超声波就是准直线传播的声波。同样,波长长的光波/电磁波也可以绕开物体。这就是你在家到处都能收到Wi-Fi信号的原因。(Wi-Fi信号是电磁波,2.4GHz协议,它的波长差不多就跟你的脸一样宽。)
Q:据说孙悟空是以音速飞行的,因为他的筋斗云就是音爆云,这是真的吗?在水中以音速运动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声音的本质就是介质振动的疏密波(纵波)。一架飞机飞行的过程中碰撞空气产生振动,这种振动就以声波的形式向外扩散。
当达到音速的时候,飞机在碰撞自己跟前的空气,而空气却来不及将这种挤压扩散出去,因而被紧密地压在一起,对飞机产生剧烈的阻力和扰动,这一现象叫音障。
在这一过程中,被挤压的空气有很大的压强,高压下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一片白色的“云”。这一现象就叫音爆云。
音爆云和音爆都只在飞机突破音速的那一刻产生,一般来说持续几秒钟—没有飞机会一直卡着音速飞行。速度完全超过音速以后,飞机自身反倒平静了许多。飞机仍在碰撞空气,但它将自己发出的声音甩在了身后,本来应该以球面波形式传播出去的声波波前此时形成了一个锥形面—飞机在锥尖的位置。
飞机外面的你在“声锥”之外什么都听不到。当声锥界面经过你的位置时,空气压强的突变会使你听到如爆炸一般“砰”的一声,这就是音爆现象。之后你在声锥之内了,听到的就是正常的飞机飞行声。
上面描述的“声锥”有个学名叫激波。在任何介质中,点波源的速度超过介质中的波速,都会产生激波现象。水中声速为1500米/秒左右,如果一个物体能在水中超过这个速度,想必会产生比空气中更加剧烈的激波现象,只不过这样的现象很少被观察到。
虽然水中声速很快,但水面波(就是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涟漪)往往波速很慢——一般每秒只有几米。跑得快的船在水面可以产生艏波,这也是一种激波现象。
事实上,这一现象甚至对光也成立。真空光速是不可超越的,但介质中的光速却可以。一些高能粒子可以具有比介质中光速更高的速度,这也会发生类似的激波现象,学名叫切连科夫辐射。这一现象在高能粒子的探测中有重要应用。
Q:外星人的眼睛有没有可能接收红外线或者紫外线?他们会不会比地球人的视野更宽阔?
可能啊,相当可能!其实我们不需要提外星人—难道题主忘了江湖上名震天下、红极一时的皮皮虾?我们要说的不是吃货嘴里那种土里土气的皮皮虾,而是它的亲戚,色彩艳丽的齿虾蛄科孔雀螳螂虾。这家伙至少有16种视觉感受器,其中6种可分辨普通颜色,6种可分辨紫外线,还有4种可以分辨圆偏振光!是不是很逆天?
其实,视觉方面的能力与生物拥有的视觉感受器种类直接相关,且往往与其生活环境及生存需求密切相关。人类拥有负责感应光强的视杆细胞和负责捕捉颜色的三种视锥细胞;汪星人和喵星人更关心黑夜里捕捉猎物的能力而对颜色需求不大,故视杆细胞更发达而视锥细胞种类比人少;蜜蜂和蝴蝶天天在太阳下面拈花惹草,可以在紫外线图景下分辨各种花瓣;响尾蛇需要精确感应温度变化、判断猎物位置,红外视觉对其非常重要。
至于皮皮虾嘛,这么逆天的能力居然用来谈恋爱!色彩艳丽的外壳只有它能欣赏,圆偏振光的交流暗号也只有它能看懂……同在一个地球,尚且如此不同、各怀绝技,那远在宇宙深处的外星人,你猜会怎样呢?
Q:一只苍蝇在汽车里飞,没有附着任何东西,它为什么会相对地面跟汽车保持一样的速度?
它并不是没有附着任何东西。它附着空气。空气附着车。
其实常见的一类问题个个都可以用上面这句话回答。比如:为什么飘在空中的热气球还是会跟着地球自转?因为空气跟着地球自转。空气之所以跟着地球自转,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地表就会不停地摩擦空气,使它慢慢转起来,直到达到稳态。
Q:光照会对物体产生压力吗?如果会,为什么光不会砸死人?
从现代物理的角度来看,力并不是一个非常本质的概念,力的实质是动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或者说是一种有动量转移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一点在经典力学中就有一定的体现:力F=dP/dt。因此要判断一个过程是否有力的“存在”,关键是要看这个过程是否存在动量的转移,或者说参与相互作用的双方是否有动量的改变。说了这么大一堆,现在回到光照是否会对物体产生压力这个问题上来。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光实际上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传播者,名曰光子,携带一定的动量和能量。其(真空中)动量的大小正比于其能量,比例系数c为真空中光速。当光照射到物体上时,光会被吸收或者被反射,这两个过程都会使光子动量改变,因此被光照射的物体会受到力的作用。有人可能会问,我天天晒太阳,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光的压力?这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光产生的压力实在是太小了,在能把你热成狗的烈日下,你受到的光压强也仅仅是大气压强的千亿分之几(整个地球受到的太阳光光压大约有几万吨)。
日常生活中的光压小主要是因为光功率密度太小了。这里再举个大光压的例子:在人造光源中恐怕只有大功率激光能够产生较大的光压,不要说人,大功率激光可以在一瞬间让钢铁升华。但是这与恒星内部的光压相比简直不值一,比如太阳核心附近的光压大约是一亿亿倍大气压。
Q: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否在减慢?
嗯,是在减慢。日子终于可以过得慢一些了—小编瞎说的。地球的自转周期,也就是一天的长度,每隔十万年增加1.6秒。而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的原因可归为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其中外界因素起主要作用。外界因素主要来自长期的潮汐摩擦效应,内部因素主要来自无规的地核运动和季节性的大气运动。
所谓“潮汐摩擦”,简单说就是,月球和太阳通过占据地球表面71%的海洋引发潮汐,把地球拖慢了。地球表面的潮汐形成两边较鼓的椭球,其旋转的速度要慢于地壳的旋转速度,因此地壳与海洋之间的剧烈摩擦导致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另外,潮汐的旋转角速度快于月球的绕转角速度,因此海洋的部分角动量又通过潮汐力产生的力矩传递给了月球。
当然,说到地球上不规则分布的物质,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对更大,它们都会通过月球潮汐力产生的平均力矩传递角动量给月球。即使地球是个完美的球体,也会因为引力的作用产生变形,从而产生力矩,这就是所谓的“潮汐锁定”。
而且,由于能量守恒,在地球自转速度减慢的同时,月球公转周期会变长,并慢慢远离地球。最终,这个潮汐摩擦和力矩的作用使得作用双方趋于相互锁定,即月球公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这也意味着一天与一个月的时间相同。我们常见的月球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以同一个面朝向我们的。这是因为月球的质量要比地球质量小得多,月球的潮汐锁定已经前完成。
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现在,地球上一年的时间远大于一天的时间,当有一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潮汐锁定完成,那将出现一天与一年的时间相等的情形。那就真的是“度日如年”了。当然,有足够长的演化时间,地球和月球、太阳和地球才能分别达到潮汐锁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地球作为太阳的行星,仍然处于相当年轻的阶段。
地球自转变慢的两个内部原因—无规的地核运动和季节性的大气运动—可以这样理解:(1)角动量不变时角速度大小可以变化;(2)角速度的方向与角动量的方向可以是不一样的。
比如,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做原地旋转动作时,其手臂向内收的同时,他自转的速度将会变快。只要角速度的方向不平行于旋转物体的主轴,角速度方向就会一直变化。考虑一个极端情形:你向上抛一根长细棒,让细棒沿着长轴方向高速旋转(细棒足够细的情形下,其贡献的角动量可忽略不计),然后再使细棒沿着垂直长轴的方向旋转上抛,此时角速度在空中必然是会发生变化的,而角动量是不变的。明白了这些,你自然能理解地球内部运动导致的自转速度变化。
最后,小编还可以(滑稽地)出一个能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变慢的内部因素,这也是我们地球人都能参与的活动,那就是把靠左行驶的汽车全部改为靠右行驶,这样一来,一天的时间就增加了。当然,这个所谓的一天时间变长是相对于汽车都停在原地不动的情形而言的,其变化也十分微弱。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