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学校的英文学习路径一般都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两条腿”的另一条——数学,却给家长们带来了不少苦恼。不少国际化学校的家长甚至觉得“学校数学难度不够!”“孩子数学真的不行!”在课外竟然又回到了体制内培训机构。
国际化学校的数学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是学得太浅了?是老师教得不好?还是刷的题不够?要想对此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必须满足以下几点:名校理工科背景出身,专业过硬;接触大量机构和学校的老师,能对体制内外数学老师进行横向比较;
多年教学经验,深知不同国际化学校的数学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痛点;
国际化学校的数学太浅了?
其实,这里的“浅”是从升学的角度提出的。如果申请名校压根不看数学,你还会纠结这个问题吗?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升学线”和“教育线”的冲突。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洪老师首先从文化的角度剖析了中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
“东方文化倾向于“补短”,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扬长’,反映在数学教育上也是如此。我国家数学教育更侧重‘不掉队’,所以学生用统计术语说是‘均值高、方差小’(普通大众的数学能力整体较高,水平差距不明显)。而国际化教育中的数学教育,更侧重在把有天赋的孩子筛选出来,是‘均值低、方差大’(大部分学生数学普遍不太好,但是好的学生非常厉害)。”
三大国际化课程数学考试特点和难度
而为了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国际课程里的数学考试基本分层明显,既有适合大众的简单考试,也有为那些专长生设置的高难度考试。
以A-level数学为例,有基础数学和进阶数学两个选择,基础数学难度不大,知识面较广,并且考试题型比较稳定,相对容易拿到高分;而进阶数学知识难度明显加大了,尤其是 CIE考试局的高数试卷,难度甚至有点接近国内研究生考试的水平。
那么整体来看,如果是以美国人对于数学的要求来看,如果孩子在学校的数学成绩能做到上游,其实是够了的。毕竟SAT的数学满分是800分,达到690就能算达到前10%了,而中国孩子基本都能考满分,而AP微积分BC(高难度)的满分率更是达到40%。
SAT考试数学方面的成绩分布统计数据,参见SAT User这栏
但是对那些打算走理工科路线或者冲刺最顶尖名校的孩子来说,国际化学校教授的数学其实远远不够。
就像钱老师所说:“希望进入名校的话,就需要证明在某方面‘强’。而上述考试显然只能说明‘不差’,但远远达不到‘强’。因此,对于那些想在数学方面证明自己的学生来说,国际化学校教的肯定是‘浅’的;
如果以后想从事理工科专业,数学底子更是要打好,这是理工科的立身之本。美国大学很多学生因为数学不好最后只好放弃所学的专业。因此,如果在职业方向上希望走理工科专业的,那目前国际学校的数学也是略‘浅’的。”
AP考试微积分方面的成绩分布统计数据,5分代表满分。有趣的是,低难度的AB反而满分率低,因为水平中上的一般都会考BC,更说明了美国人数学水平的“方差大”。
2、对数学的态度不同、学校走的路也不一样
体制内学校有非常明确的数学学习标准,但是不同国际化学校的理念不同,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不一样。接触过各类学生的钱老师剖析了不同学校里数学的“地位”:
“在体制内,数学是‘主科’,也就是花最多时间和最大精力学好的一门课。但是不同的国际化学校对于数学学习的投入程度差别很大。如果我们以中西融合的数学教育作为一个点,那可以把学校分为三类:
3、国际化学校数学教育三种分类
1、偏向体制内,无限接近中西融合,如SW
这类学校基本沿用了体制内的教材和课后材料,基础扎实,强度也比较大。但是在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开始引入了西方的元素,在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有所尝试,总体而言,数学依然是雷打不动的‘主科’。
2、偏向体制外,无限接近中西融合,如SZGJ
这类学校完全采用了体制外的教材和课后材料。在难度和训练量上和体制内学校比还是有差距的。有的学校也会向体制内‘取经’,选择一些体制内的材料作为补充,从这点就看得出,学校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也是很大的。
3、完全站在体制外一边,如BYG
在这些学校中,并不分所谓的‘主科’和‘副科’,每一门科目都同等重要,数学只不过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项,因此在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上都不会做太多要求。里面的学生的水平差异比较大,很多学生的练习量和学习兴趣明显不够。
前两类学校中经常会在某个年级进行分班分层教学,而数学通常也是分班的重要指标,不少学生在外面补课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国际化教育最人性化的地方在于,并不像高考那样给所有人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给了学生选择的机会。但是也给家长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升学线”和“教育线”之间做到平衡?是把时间押在数学上,还是留给别的学科或者兴趣上,这道题的答案,每个家庭的答案应该是不同的。
4、数学教育上
国际化学校最缺什么?
西方的数学教育更贴近“教育线”,而东方的数学教育更贴近“升学线”,对于家长来说,能做到中西融合,也许才是数学教育的最优解。
而就目前大部分学校来说,很难将两条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和体制内相比,国际化学校的数学教育缺了哪些呢?
1、老师基本功没到
跟国际化学校的数学老师不乏海外名校“教育学”专业相比,体制内老师,基本都是“师范类”专业,师范专业说白了是学习“如何做老师”。因此,所学的内容除了学科知识,还包括如何做板书、如何备课、如何写教案等等老师的基本功。
而教育学专业更多的是学习教育理论,提升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学专业并不绑定教师这个职业,因此很少学习这些“基本功”,在教学上,缺乏一个统一的要求和标准。
“在这个圈子里我接触过不少老师,意外的是和体制内教学相比,体制外的教研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少学校的老师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知识切片’和‘思维切片’,也就是把教学大纲拆开,根据历年考试真题切出不同的题型,针对学生的能力和思维特点进行难度分层教学。”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