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在刚刚接触到国际教育的时候,除了一脸懵逼之外,也就剩下"不明觉厉"了!“高大上”绝对是那时候最好的形容词!不过当你去仔细了解过这些课程之后,也许就会改变一些些想法。
01 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是指在一国设立的独立于本国教育体系的实体学校,采用国际教育理念和国际课程体系为3-18岁的本外国孩子提供高端教育服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领导力的世界公民。
一般来说,国际上有三大主流的课程体系:IB、AP、A-level。另外还有一些非国际主流的国际课程,比如澳大利亚的VCE课程、加拿大的BC省课程,还有主要针对低龄段的瑞吉欧、蒙特梭利、华德福、高瞻课程等等。
国际教育,或者说是这些国际主流课程,事实上代表的是各个国家在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上达成的一种共有默契。未来可期,这样的趋势从来都不是秘密,只是各国政策近几年利好,推波助澜,使得国际学校如破竹之势迅速的发展壮大。
02 三大国际主流课程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各项生存能力。IB课程统一理念、统一标准,是全球三大主流课程之一,目前全球150多个国家、5000余所学校开设IB课程。(关于IB课程的详细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我之前的文章IB告诉你,什么是最前沿的国际教育……)
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或者叫做大学预科,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共计22个门类、37个学科,考试成绩使用5分制,一般3分或3分以上的成绩可以在大学换取学分。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的近3600所大学承认AP学分作为其入学参考标准,并能在大学换取学分。
A-Level(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 )是英国 高中课程、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和英国学生大学入学 考试课程,被戏称为“洋高考”。A-Level课程证书被几乎所有英语授课 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的入学标准,但它更适合于申请英联邦国家大学。
基本上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之前,家长和学生们都已经有了目标国家或者目标学校,即便没有想好去哪里,根据课程学制的不同、学分的获得、课程难度、以及学费的考量等因素也有一些筛选。比如:学制上,完成IB的 PYP、MYP、DP课程(即小学、中学及大学预科项目)需要12年,学费相对更高;英联邦的A-Level课程需要2年,学费次之;AP课程学制三年,学费居中......
03 我国国际学校
我国的国际学校近年来也是遍地开花,今天听说这里新建了一所“某某国际学校”,明天那里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某某国际学校”开园......这些国际学校主要集中在超一线、沿海以及部分内陆城市,例如北上广深、珠海、厦门、苏杭,以及成都、重庆等城市。各种眼花缭乱的名字也是让人搞不清楚情况。
中国国际学校主要分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办国际学校和民办国际学校三大类:
(1)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指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依法设立的专门为外籍人员子女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不招本国学生)
(2)公立国际学校:是指公办学校依法依规开设的公办学校国际部和国际班的简称。公办学校国际部招生对象是外国学生,可以提供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历教育,并以国际主流课程为主,既有海外留学生申请国内大学,也有具有外籍身份的华人申请海外大学。公办学校国际班是指公办高中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高中学生开设国际课程,国际班招生对象为中国籍高中学生,开设国际主流课程,并以出国留学为主要出路。
(3)民办国际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以申请外海大学为主要出路的学校。未经国家教委批准,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因此民办国际学校主要包括经国家教委批准的可以冠名“国际”字样的民办学校和未经国家教委批准但以双语、外国语、实验等形式冠名且提供国际教育的民办学校。
大体上,大部分有海外留学意向的本国学生有两种选择:民办国际学校、公立学校的国际班。(那些移民什么的就不说了)
事实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的热情在哪里?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聊到这些,很多人会不以为然:“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儿,不搞鸡汤,说点实在的......”
但是,我想说,这已经现实的不能再现实了。你的热情,就是你的天赋所在。生而为人,就不要再像动物一样,仅仅受本能的驱动去做事,因为越是靠本能活着的人,越是容易被满足。
在3—19岁这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里,甚至在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职业化的过程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这些问题。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