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的人往往睡得少
凡是在牛剑读书的学生,都不过以下三种类型:学术大师,社交小能手,或者是学术社交两手抓的大牛。
在牛津有一种说法是,所有的学生,想要在牛津活下去,不管活得好或差,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术不能太差;社交不能太烂。在牛津有很多圈子,Social非常重要,也是一定要做的,否则容易被排斥在圈子以外,即使牛津剑桥毕业的也不外乎如此。
牛津剑桥流传着一条“生存法则”,“Triangle Theory三角理论”,三个角分别是睡眠,社交和学术。一个三角形若是想拿稳,必须抛弃一个角,稳固两个角,大部分人会放弃睡眠,选择社交和学术。所以在牛津,做得好的人往往都是睡得少的人。
我的一个朋友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读硕士,他每天只睡四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做学术和社交,学术第一,社交第二,结果是两者都做得很好。我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睡眼惺忪却匆匆忙忙的样子。
这也是所有牛剑学生的一个很大的特质:懂得有效分割和利用时间。我也遇到很多中国朋友热爱学术,一去图书馆就待很长时间,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他社交很糟糕。他的社交点是精细化的,不是花大量时间经营与很多人的社交关系,而是与某几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做的是交心的终身挚友。
进了牛津的大门,毕业都是能做到的,但是想要生存下去还是要遵从一些法则。每个人在牛津的生存策略是不一样的,但是共同特点都是:学术和社交很多,睡很少。要融入这里的生活,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吃不完的formal dinner
一想起formal dinner真是符合我吃货的人生。牛津有38个学院和4个永久学堂,每个地方都有驰名的formal dinner,也就是所谓的正式晚餐。我觉得在牛津最牛的人之一就是能吃遍牛津的所有学院的人,这也意味着TA认识了所有学院的人。
每个学院的formal dinner都必须受到该学院学生的邀请才能去吃,于是乎就产生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今天我请你去我学院吃,明天你请我去你学院吃,成为一种社交的方式。学校真是用心良苦啊!
某些学院的学生因他们好吃的学院晚餐而受到大家的追捧,哈哈。比如 Magdalen College,他们学院养鹿,在特定的几次formal dinner,会有鹿肉料理。如果学院的学生拿到first的成绩,还有点鹿肉晚餐吃,算是对考first的奖励。但是吧,其实这鹿肉是从外面买的,他们自己家的鹿是拿来出售给学院外的
formal dinner的桌子是有讲究的,大部分学院都有high table和low table。high table是教授啊,教授的嘉宾那些吃饭的桌子,在大堂的正上方,明显显示出了“阶级的差别。”一些学院high table上的菜和low table的还不一样。
在吃饭之前,会有一段拉丁文的祝祷文,估计只有老教授们能听到,甚至还会有笛子奏乐,提醒你要开始吃饭了,比如 Trinity College。我记得Hertford College的圣诞晚餐,还有会传统的乐队表演,大家边吃边听,特别诗情画意。
Formal Dinner比较程式化,先有小面包大家垫垫肚子,然后上汤、main course,甜点, 会有侍者上菜。其实说是吃饭,不如说是一个社交的场合,在饭桌上增进感情,并练习吃饭礼仪。特别当你身着正装,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dinning hall里吃饭,不由得变得高雅起来咯。
传统的punting
说起punting,大家肯定都想起了再别康桥里,一只长篙撑着船走。在剑桥,撑船生意已经成为学生们兼职的热门职业。但在牛津,还更多停留在娱乐项目。
牛津有几个地方都可以撑船,自己学院的学生是不收费的,比如Magdalen College。这个学院太大了,河流流过学院,两旁草地上鹿群散步,一派祥和。
我的punting经历最有趣的一次便是在Magdalen College。那次和两个女生一个男生去punting,开船的地方略微有些水浅。等我们坐上去,那位男生撑船,但动不了了。
还有牛剑一年一度的划艇比赛。我们还特意组织去伦敦看比赛。牛津深蓝,剑桥浅蓝在那个时候就是满天飞。
他们划艇社团平时的锻炼可辛苦了,经常要凌晨起来,跑步,划艇练习等,一个个膀大腰圆的,八块腹肌。富有的学院有专门自己的船坞,从学院到学校,划艇成为一种时尚。
谜之自信
无论是牛津剑桥,还是哈佛耶鲁,名校出身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气质:谜一般的自信。如果你想进入名校,想挤进这个圈子,想成为这样的人,那么就应该向他们这个方向培养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相信现在努力的自己将来一定有回报!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