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夏校学习究竟忙不忙?
夏校和你本科的大学生活相比(除非你是大四),一般来说都会轻松一些。
如果你只选六学分的课,一星期上课时间不会超过15个小时,上课时间是很少的。以我个人的例子来看的话,我选的两门课:金融学入门和金融经济学:
金融学入门,每周一、周三的晚上6点到9点,一周总共上六个小时的课。金融经济学,每周一到周四,四天的上午从9:45上到11:45两个小时,一共八个小时。所以我每周总共上课的时间大概是14个小时。
当然如果你选了很多课,或者偏实习的项目,你也有可能会非常忙。但即便如此,我觉得夏校的学习生活还是十分的充实的。虽然上课的时间不多,但是课后布置的内容特别多:除了上正课之外,你还要去上习题课(助教上课,所有人都得去),可能每天都有,一般来说就是不停的做题。助教他还要考虑到美国的学生是没有中国学生这么厉害的,所以他们会放慢进度,可能还要听一些很简单的东西。
金融经济学这门课非常的可怕,每隔两周一次problem set,每隔两周一次小测。总共才六个星期的夏校,竟然每周都有这种需要花三四个小时去做的这样的一个工作。一般来说小测前的那个周末,我礼拜天都是会通宵学习的,不然真的小测不一定能考得好。
金融学入门这门课,有非常多的网上的quiz。你每天回去都要做,而且是有截止日期的,你不可能第二天去做第一天的题,强行确保你每天都要做quiz。
我的朋友,一个东南大学的学长,他选的课是统计学,我记得他比我还要辛苦。统计学这门课是每天都有纸质作业,每天都要做14到20道题,老师还会看你做的怎么样,还会让你有的时候上课去讲那些题。总的来说,如果你把上课的时间,习题课、group work、复习、网络quiz、做作业的时间全部算进去的话,你每周还是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在学习上的。
夏校的考试是怎样的?
夏校的考试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考试占了最后成绩的很大一部分。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我选择的两门课,每门课都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都是算分的。
01 Cheat sheet
美国的考试和中国考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可以自己准备cheat sheet,即官方允许的打小抄。
你可以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做一张,比如说七厘米乘以七厘米的一份小抄,带在身上,在考试的时候你可以拿出来看,或者可以直接抄。美国考试就是这么任性。
我曾经有问过教授,如果我们考试准备了小抄,我们考试的意义是什么?我的教授是一个白人老太太,她语重心长地跟我讲:
你们自己在做小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如果你的小抄做得很好,那我会觉得你是有在很认真的复习,不会觉得你是一个不好的学生。
但有一些教授他会对于不做小抄是有一定的奖励。像我另外一门课的教授他是这么说的:
考试你可以打小抄,但是我不鼓励大家做,如果你不做小抄的话,我给予你一定的奖励:你最后的成绩会直接给你乘以1.1,如果你考了一百分的话,你就是110分。
02 夏校如何给成绩?很多美国大学最后的成绩都是调过分的,前15%的学生是可以拿A(4.0),15%到30%的学生是拿A-(3.67)。一般来夏校的课都是小班化教育,所以里面的人数不会特别多,大概也就20多个人,所以基本上能拿A的学生,一个班3到4个。考核是包含很多部分的,比如:
这些都是会算定最后的总成绩的考核里面的。
所有东西都要认真的对待,小组活动也要十分积极的去参与,而且不能和大家闹别扭。ps:我们经历过一件事情,在金融学入门课上的小组里面,有一个美国纽约的男生,一开始也挺积极的,但是后来一下子就不见踪影了,我们后面写论文也好、做小组活动也好,他都不参与。那时候就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于是我们小组里面有一个人就提议发邮件给教授,跟他说这个事。 教授知道了以后,估计那个男生最后的成绩不会很好看。
一般来说成绩会在夏校结束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出出来,你可以上网去查询你最后拿了什么等第。
TIPS如果你觉得好像我不应该是这个等第怎么办?你可以继续发邮件询问教授。我金融学入门这堂课,我记得我期中考试的时候考了151分,战胜了班级里面97%的人,也就是说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结果最后我的成绩是B+。
我发邮件问了教授这个事情,他跟我说他把中间的有一项成绩登错了,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所以说如果你也遇到这种问题的话,你一定要发邮件把这个事情跟教授说清楚,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你最后的成绩是你不应该得到的成绩。
夏校的课后生活是怎样的?
课后生活,就是在美国你能做的一些活动,以我自己读夏校的经历去举例的话,活动大概可以分为四类。01 大学组织的活动
大学组织的活动,一般来说你都是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的,他们一般做的事情是会发邮件到你的校园邮箱,通知你:“某一天有一个活动,你可以过来,你可以跟我们一起玩,大家会玩得很开心。”
哥大组织的一些学校的活动有哪些?有一些活动我印象特别深刻,比如去布鲁克林的一个室内攀岩中心,一个是环曼哈顿岛的一个自行车骑行的活动。还有一个是LGBT游行的一个活动。
02 申请的项目里面包含的活动项目内活动是你在申请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一定会去参加的活动。像我我选的是金融经济学,所以在选课前我就知道,如果选择这门课的话,我们是会去参观美联储的纽约分行,去参观曼哈顿岛的地下金库。(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金库了,它里面储存的黄金的储备量大概是全世界黄金储备量的30%,中国买的黄金有很多都藏在金库里。)
03 你自己和你自己朋友组织的活动
在哥大是一定能够交到很多很多的朋友的,无论是中国的朋友也好,美国籍的朋友也好,甚至是其他的一些地区的朋友也好,你可以和他们一起约好在纽约玩。大部分学生都是海外学生,你们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曼哈顿岛上还是有很多很好玩的地方。我去了大都会博物馆,去百老汇听过歌剧,去第五大道购物,去时代广场住过,去Liberty island参观过,去美国最大的移民博物馆参观过,很多活动你可以去做。
04 国家举办的一些大型活动
大家去夏校的时间其实非常的巧,7月4号一般来说是在夏校的时期之内的。
7月4号是美国的国庆节,基本上全美任何一个城市都会举办烟火表演,还有很多的庆祝活动,那一天非常的热闹。强烈建议那一天不要做作业,然后直接去外面玩。
夏校推荐信怎么拿?
怎么去要推荐信?我最大的建议就是脸皮一定要够厚。
如果脸皮不够厚的话,你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如果你脸皮够厚的话,你可能每一门课都能要到推荐信。
哥大的教授其实都是很好说话的,他们不会觉得你好好上课就是为了拿推荐信,不会觉得你特别功利而不给你推荐信。基本上你去跟他们说,他们都会仔细的聆听你的诉求,根据你的上课表现的情况,来判定到底给不给你推荐信。
我个人觉得,成绩对于推荐信的作用有,但不是特别特别的大。教授不会因为你考得特别差就不给你写推荐信,一般来说教授决定给你写推荐信的原因是你上课的态度很好,或者说你去做习题课的态度很好,你表现的特别积极,他对你的印象十分好,他就会给你写推荐信。不会因为你考试成绩没有过一个分数线就不给你写。当然成绩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成绩是教授给你写推荐信的内容里面一个很重要的表现。ps.推荐信并不是你当场要求教授给你写推荐信,他就写好了,然后以电子稿的形式发给你,再以某种方式证明是他写的。推荐信的机制是,他答应了你以后,到你申请时,你可以向你申请的学校提出这样一个索要推荐信的请求,他会把请求发送给教授,教授会在网上专门的一个地方给你写推荐信。如果你是大二参加暑校的话,很有可能你申研究生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你上课的事情了。所以说他很大的程度上写推荐信时,看你当年的表现就是根据最后成绩单上反映出来的成绩。当然也不能因为教授答应给你写推荐信,你就一直很安心心的等,到时候申请了,你去让教授帮你写。
其实你完全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跟教授电子邮箱联系一下,问候一下,圣诞节发一个祝福,让他对你印象特别深刻。这个样子的话他写推荐信的时候也会好写一点。
TIPS
联系教授的注意事项
我个人不建议大家做的是什么:(虽然我之前也做过,但是其实反响并不是很好)你在读完夏校以后,回到你自己的大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然后你把这些问题打包,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教授,让教授帮你回答。这个事情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一个好学的体现,但是其实教授反而会觉得:“我的天你都读完夏校了,你还来天天麻烦我,我本来工作就已经特别特别忙了,你还问这么多问题。”
一般来说,在读完夏校之后给他发邮件,问学术方面的问题的话,要看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
如果这个问题很复杂的话,教授一般来说是不会抽空去给你答的,他只会觉得很麻烦,但是如果是比较简单的学术问题,其实我觉得你问可能也未尝不可。
其他注意事项:结业证书许多夏校都会给你提供一个结业证书,但是你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网上实时关注,它是以怎样的形式交给你的。我们当年哥大夏校的群里面,有一半的学生拿到了结业证书,有一半的学生并没有拿到。不是因为你表现不好,一般来说,可能是在某个时候你没有跟他们联系,或者说你没有到网上申请结业证书。很多东西你必须要实时关注,关注这些信息了以后及时地跟校方反馈你的诉求,你才能够拿到你该拿到的一切。
02
其实在去读夏校之前,我个人主要的心态就是:
第一,我要通过这次夏校,增加我的海外交流的经历,申研究生就有更多的可以写的东西。第二,拿到推荐信,以后也会帮助我研究生的申请。
我最开始想的都是一些很功利的事情。但是我读完夏校了以后,其实就有了别的方面的想法。首先是,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西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不同。西式教育是更加注重交流的,很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像中国的大学教育就是上课听课,一个大班几十个人,甚至一百个人。西式的教育很注重你的参与度。同时也特别注重你的团队合作能力,注重你君商以及情商的培养。
君商就是你在一个team中,你担当的角色是怎么样的,你要去完成你这个的角色该做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leader,应该怎么样领导你的团队,这一点也是国外大学很注重培养的一方面。
第三,这样的一段经历,在美国交到的那些朋友,告诉我的是一种人生的可能性。美国的生活是不一样的生活,文化是一种不一样的文化,和我们在中国经历的这一切,我们从小到大心里的这一切都不同。在经历着不同的生活的时候,其实可以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一种生活并去为之努力!
平时周末正常的时候,会看到在美国的各个城市的很多公园里面,聚集着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和成年人。大家都在外面晒太阳,小孩子一般在玩水枪、滑滑梯,成年人可能在烧烤,摆了一个小躺椅在那边躺着做日光浴,大家非常悠闲地享受生活,这个可能跟国内许多的大城市都不一样。文化上的差异的例子是,在中国的夏天,你一定是能够见到很多的小姐姐,他们打着伞在防晒。因为中国是以白为美,很爱美的一个国家。美国的人则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夏天就是疯狂地晒太阳,所以你在美国的街上,基本上是看不到有人打伞,你打伞也会显得很怪异。
其实你可以通过这个经历,去发现一些不属于你环境中可能见到的一些事物,可以去体验,去想、去思考这些事物是不是适合自己,自己到底想要怎样一种生活,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去读夏校给我带来最大的一个转变或者说一个启示。
03
Q:初期语言障碍怎么克服?
很多同学对于读夏校过程中语言的能力是否能够过关是有疑惑的。我在去夏校之前,其实也有这个困惑,虽然自己托福成绩还行,但是就始终觉得自己可能到那边会听不懂他们说话,也不能表达清楚。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方面的担心是有些多余的,你要相信自己。
如果你的托福成绩是达标的话,你到那边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你可能会立刻适应了这一切。
我觉得在去美国读书之前,最需要的训练的语言方面的能力是听力,一定要把听力训练好。 你的口语不是很好,他们不会特别在意,他们能听懂,一般来说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听不懂他们说什么,需要他们一直重复的话,他们就可能会觉得很麻烦。
如果实在是很担心自己在那边上课听不懂的话,可以准备一些高科技的道具,比如说录音笔、电子词典。在上课的时候你用录音笔把老师说的话都记下来,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听,把上课的东西搞懂。
我觉得最早的几天去美国的时候,你可以先多跟路人交流一下,比如你肯定对那边的地形不太了解,然后你可以通过问路的方式开始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我觉得这都是挺好的。
Q:读夏校的人是否很多都抱着同样的目的:拿到推荐信、4.0绩点,做到这些容易吗?
基本上大家去读夏校都是为了这几个目的:增加海外交流的经历,拿到推荐信,可以转学分的学校也可以在那边刷gpa,这些都是大家会想到的一些目的。
做到这些的话,我个人觉得要看你选的课程的难度和你自己能力是不是匹配。其实选择课太简单也不好,选的课太难也不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如果适合自己,你再努力去做的话,我个人觉得拿到推荐信和4.0绩点的成绩单都不是一件难事,大家都是有很大的几率是可以做到的。
Q:读夏校的同学都是什么年龄段,对于已工作多年的人还适合吗?
读夏校的同学的年龄段,我觉得是从高中生到研究生都有。当然高中生是报的高中生的项目,研究生报的是研究生项目,本科生人数最多的我觉得是大二的学生,有少数大一的,还有很多大三的,大四去读夏校的比较少,但是也是有的。他们可能选择的是先gap一年,再去选择研究生的申请。
我觉得对于工作已经多年的人,去申请夏校也是可以的,因为不管怎么样,它是一个跨文化环境中经历,他会对你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很好的培养。
即便你觉得上了那些课可能都不是很适合,你可以去选择一些以交流为主的项目,然后去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这样对于你可能去一些外企都是有帮助的。
Q:美国TOP10夏校和一个一般的海外高校的双学位,应该怎么选择?
双学位能拿到的学位证书肯定是比夏校能拿到的结业证书要好的,这个我觉得是不能够去比较的。
他们本来就不是同一个性质的东西。我个人觉得,如果真的要去选择到底哪个更好的话,还是可以从时间、内容、要求这些方面去进行评判,到底哪个更适合你。
读完双学位所需要的努力、所花的时间也肯定是更多的。因为是不同性质的东西,自己就是要抉择一下。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最好能做一个对自己未来发展更有帮助的决定会比较好一点。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