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H同学在美国某知名公立大学完成了本科教育后于2017年选择了加入NUS MFE,在一家知名美资保险公司新加坡分部完成精算部门的暑期实习后拿到了全职的return offer。她的经历可能未必有代表性,但是她对新加坡、美国两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比较,对保险精算行业就业方向的一些思考,一定会对求学求职的各位有所启发。
学习
新加坡大学和美国大学的课程学习形式基本上是很相似的,英文授课,有各种作业,project,quiz,期中,期末以及小组显摆。在内容上,相比起我在美国大学的课程学习难度,MFE的课程难度非常硬核了(当然也是因为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差异),反正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一学期计量课的第一节课涵盖的知识点就是我本科上过的一门统计课一学期的知识。和本科不同的是,研究生的课程更注重课后自我学习能力,很多知识点professor只是在课上提到一下,课后需要自己做功课理解消化。
总的来说,在MFE的学习workload是比本科的时候大很多,而且周围都是大神及学霸(星星眼),比我优秀的人还比我努力,所以是更督促了我努力学习。
工作
在找工作这一块,我觉得我们学院的career advising做得相当不错,有妙笔生花的Ivy帮忙修改简历,学院的老师们也会时不时发一些工作招聘(听说很多同学就是通过这个途径找到了实习和工作),有各种宣讲会蹭吃蹭喝蹭小礼物,还有学长学姐强大的校友群帮忙refer,已经算是非常幸福了,是我在美国的本科学习中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因为我是在美国的大U的商学院,学生多,学院里的career advising不可能精确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求职季的时候经常是大家拿着简历排队预约advisor,而且因为学生人数多,改简历也没有现在MFE这么精细。
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是mock interview (我的本科大学有提供这项服务,据说NUS就业中心也有提供,但我本人没有尝试过,建议大家有兴趣可以多了解一下),反正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是真的很有必要的,如何用非母语在面试中展示营销自己相信大家都有挣扎纠结过,而且不同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面试风格,得到反馈和建议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之后的面试,知己知彼才能更有信心。
至于找工作的难度,因为我在新加坡的暑期实习和return offer找得都还算顺利,而当初本科在美国也没有仔细找工作,我觉得比较难说新加坡或者美国哪一个更难。总体而言,新加坡市场小,空位也少,entry level就更少了,而且听说政府缩紧工作签证,导致我周围有些小伙伴找工作不能说不辛苦;美国地方大,市场大,但是由于身份问题,川普上台以后政策对留学生不太友好,顺利找到给sponsorship的工作也是比较困难。
拿我自己来说,由于本科专业的关系,我当初就打算在保险精算行业找实习(和大部分人的方向不太一样,仅供参考一下,但就我了解,我们NUS MFE每届也总是有人去直保和再保,所以希望大家找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保险行业啊喂),在美国的时候投十家可能只会得到一家的电话面试,新加坡差不多是投五家有一家面试,然而光投简历是不够的,还需要时不时地发cold email,参加networking,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虽然自己的求职方向和大部分同学的金融机构,HF不太一样,但MFE学到的风险管理, 期权期货定价,编程,随机过程还是在面试中帮助了我顺利找到实习。不过我也发现新加坡保险精算行业非常饱和,毕业学生多坑位少,直保和再保加起来也不到十家,美国的保险行业还是相对发达一些。
现在又是一年一度求职季,大环境下找工作其实都不容易,要有耐心,有信心,大家都要加油。
生活
来到新加坡之后,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在美国待了四年为什么要来新加坡读研究生,我想说因为我有个亚洲胃啊哈哈哈。新加坡好吃的太多了,Chinatown的火锅和烧烤,日韩街的拉面和部队锅,还有好吃的鳗鱼饭,奶茶,甜品,隐藏在食阁里的羊肉汤,田鸡粥(此处省略5000字),交通也非常便利,比起美国好山好水好无聊,没有车寸步难行打UBER又好贵(当然大城市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新加坡真的是太便利了。
而且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气候,虽然偶尔也会怀念穿毛衣大衣靴子的时光,但蓝天白云让我每天心情都很好,也可能是因为我大学四年都在美国北部下雪下到怀疑人生。
至于消费水平,我觉得基本差不多,学费肯定是MFE便宜。总之,在新加坡的生活还是相当方便的,也非常安全,半夜一个人在路上闲逛——这种事情我在美国是无论如何不敢的。
坦白说,当初选择来新加坡也并没有考虑太多,但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很感谢NUS MFE,真的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算是接触到了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也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财富,比心。
来自新国大金工之友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