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英国,作为当代西方文明较发达的两个国家,历来是学生求学海外的主要选择。对于把这两个国家哪个作为首选,还是同时申请这两个国家的大学,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鉴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可能没有机会同时深度访问和鉴别两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机会,我们把两个国家的最主要特点及适合的学生总结在此,希望能帮助你做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教育理念的差异,是两国高等教育机会最显著的差别。英国的G5 (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和伦敦大学学院) 和罗素大学Russell Group (包含G5、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24所大学)的首要培养目标是世界一流的学者。这一特点最明显地体现在,这些英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授的首要任务是学术研究。他们每隔6年就要面临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评估,教授给本科生上的课程的内容往往也来自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研究。因此,在英国读大学的学生很有可能在本科阶段就接触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阶段才会学习的内容。这使得他们能在大学三年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到达可观的深度。但这也意味着,教授不太会根据初入大学的学生的水平来调整自己的课程内容,如果跟不上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学来补充。
相比较,美国前30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更为入世。他们的目标是培养能为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的领袖。成为领袖,不仅需要文化常识、独立的思考能力,还需要对社会的关注、创新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等领袖的素养。美国的大学不在本科阶段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学生一般在大二第二学期才选择自己的专业。第一次选择专业之后,学生如果希望再换专业也可以(除一些极其热门的专业)。美国大学的教育模型是“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学生需要在前两年广泛地接触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内的成果,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广博的涉猎可以让学生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能拥有更强的弹性、灵活性和适应力。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在借鉴美国大学的“文理教育”模型。毕竟大学不再需要培养能进入到流水线作业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人,而是要培养能应对快速变革的未来社会的人才。当然,在本科阶段让学生广泛地涉猎也意味着学生在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较浅,要想深入的钻研某一领域还需要进入研究生院来深造。
去海外留学,除了上课和在图书馆里完成作业,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做同学也是影响留学体验的主要因素。从文化上来讲,英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更贴近一些。例如,英国人待人接物时的礼貌、谈及自己时的谦逊、甚至饮茶的习惯,会让中国人感到很舒服。而美国在追求个人主义、自由选择、强调演讲和表达自我的价值观,和中国人内敛不张扬的传统相差较远。除了两国本地的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也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多元的学生群体,意味着很少有哪个群体占有享用资源的霸权,这一点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曾有说明。前不久在伦敦访问大学期间,我了解到这里很多大学里的学生都来自一百多个国家。例如,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学生来自169个国家。相比较,位于纽约市中心、在全球拥有11个学习中心(其中一个在伦敦市中心)和3所校园(纽约、上海、阿布扎比)、被认为是全美国最国际化的纽约大学的学生来自159个国家(2018年数据)。
我们从”是否按专业录取“和”录取要求“这两个维度来解析英国和美国大学录取的特点:英国的大学按专业录取学生。学生需要在大学申请时就明确自己申请的是某所大学里的哪一个具体的专业。每个专业(course)都有自己的录取要求,由这个专业的教授撰写并公布在学校官网上。相比较,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除了个别项目(例如,工程、商科、护理专业),学生不需要在17岁时就下定要学哪一个专业的决心。尽管大学申请表上会问今后想学什么专业,美国大学认为学生在读书期间换想法、转专业也是正常的,这甚至在他们看来正是学生上大学的意义——扩宽自己的眼界,接触新的领域,拷问自己什么是更适合自己的方向。
英国大学的录取是不折不扣的应试型。如果A-Level成绩、AP成绩、SAT Subject成绩满足学校录取标准,申请材料里没有大的失误,学生会获得面试的机会。面试也像是一次考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生需要回答教授提问的与申请的专业相关的问题,现场答题并阐释自己获得答案的过程。在英国大学的录取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记录在高中成绩单上的平时成绩更重要。相比较,美国大学的录取考察的因素更为丰富,录取的标准更为多元。在美国大学看来,学生积累了高中四年的成绩单,比某个星期六早上四个小时的SAT成绩更有说服力。有接近两百所美国大学,甚至不要求学生一定提交美国高考的成绩。与此同时,美国大学想要了解学生在高中期间做过哪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担当过哪些领导的职位,服务过哪些人群。在美国大学的录取中,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品性(character)或者某一个领域的超常才华(talent)让招生官折服,以低于大学正常录取分数的分数获得录取。
学生冲刺英国G5和罗素大学,会比申请美国的常青藤大学,从成功的概率上来看要容易很多。剑桥大学的录取率为20.3% (2017年), 牛津大学的录取率为18.9% (2017年)。随着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英国政府对高校招收学生数量限额的移除,进入到英国名校的机会会更多。相比较,美国哈佛大学录取率为4.7%(2018年),耶鲁大学在扩招后的录取率为6.3% (2018年)。常青藤大学里录取率最高的康奈尔大学的录取率为10.6% (2018年)。
英国大学学制为三年,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专业的学习。美国大学学制为四年,前两年为文理教育,旨在为学生铺垫广博的视野,并训练基本的学术能力(学术阅读、学术写作、演讲与参与课堂讨论),后两年学生才进入到专业的学习。英国的学费较为亲民。如果选择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伦敦大学学院等在伦敦市中心的大学,生活成本较高(每月至少1265英镑生活费)。尽管如此,一年全部开销约合在美国大学开销的一半。美国大学的学费门槛较高,家庭每年需要准备6万-8万美金。事实上,大部分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承受不起美国的学费,大批学生背负学费贷款的压力进入职场。还有一些美国学生选择先去美国的社区大学过渡一年,或者直接选择英国的大学,来节省学费的开销。
我认为英国大学适合目标明确,很清楚自己想要学习什么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不想花两年学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学科,而是倾向一头扎进自己热爱的领域。如果目标是G5,学生需要是非常擅长考试的选手,至少是在考试时表现不会逊色于平时的学生。美国大学更适合需要时间来探索自己想要学习什么的学生,或者想在做出选择之前做更多考察的学生。美国大学适合认为学习并不是上大学的全部意义的学生。美国校园里亮眼的大学体育比赛,只要能想到就会有的学生社团和组织,为学生在教室和图书馆外的社交生活提供了各种选择。进入美国前30的大学,学术(特别是高中成绩单)依然是最重要的考察因素,但是学生也存在以品格或某一方面的特长弯道超车进入名校的可能。
总体而言,从对学生的要求、目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学费的角度,美国前30的大学会比英国G5和罗素大学的门槛更高。当然,选择大学不是追求门槛最高的,而是考虑在哪个环境中,你能展现出属于自己的最佳状态。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