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擅长考试拿高分的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是哪类学生是能像螃蟹一样横着走的呢? 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提起常春藤联盟的那八个私立学校,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
这些学校学术水平很高,本科教育尤为出色,但是你如果因此认为常春藤联盟是个学术联盟那就错了,这是个体育联盟,本身是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一部分。
在美国,如果有学生考SAT拿到满分2400分,被哈佛录取,不要说上学校网站头条,连新闻都没有。但是如果学生将在大学里参加体育队,那可是学校的特大光荣。学校网站的首页可以看到学生和未来就读的大学教练握手的照片和有关新闻。
自1875年开始,在每一年感恩节前的周末,哈佛和耶鲁这两所名校之间进行的橄榄球赛就从未间断。前两天的这次比赛哈佛新生、前总统奥巴马的女儿也前去围观。
美国文化对橄榄球及体育运动的推崇,在这些大学的联赛中已经可见一斑——大学最受欢迎的不是学霸,而是体育明星。而体育成绩的优异,也是进入美国大学的一个加分项,受到华裔家长的重视。
美国人爱好体育因此办好体育不是错,对于体育强校,联赛成绩不但是学校的面子还经常是摇钱树。
美国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有可能比校长的收入还要高,球队经常赢球,有钱校友就会支持校队,买票看球并每年不断捐钱给学校,学校的spirit和人气也会上扬。
学校的奥数再好也很难鼓舞学校spirit 精神。和职业联赛不一样,大学联赛的队员都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一般最多只给他们提供一份刚够还学费和生活费的奖学金,但是比赛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却经常不比职业联赛差很多。这么一件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自然大家都乐意而为了。
美国2018年大学录取招生发榜。不少专攻游泳、网球、花样滑冰等体育特长的华裔学生,受到名校青睐。
一直以来给人“只重视学业成绩,不重视体育活动的”印象的华人学生,开始越来越多地加入体育俱乐部,培养体育特长,加之华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往往比较优秀,被录取进名校的几率大大增加。
体育特长生是美国顶尖大学最重要和最偏爱的招生群体之一。
女儿曾获全美青少年游泳比赛奖项的一位母亲表示,今年她的女儿以游泳特长生申请美国常春藤学校的特招,已经收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提前录取通知。
除了参加专项赛事的成绩,她们还去目标学校的网站找到学校游泳教练的联系方式,直接向教练发邮件介绍自己。
她建议多选一些目标学校,广撒网,尽可能创造机会。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一生经历了许多不幸和艰难,而这艰难的开始是从出生开始就智商不足。在影片中主人公阿甘的智商只有75,勉强读完中学,却因为惊人的跑步速度被阿拉巴马大学橄榄队教练看中,从而进入大学。
这让人不禁反问,难道体育好可以为申请大学加分么?
答案是,可以。
其实,通过体育特长进入大学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例如我们熟知的NBA球星林书豪,1988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于2006年-2010年,效力于哈佛大学篮球队。在2010-11赛季NBA夏季联赛结束后,林书豪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和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
前段时间的哈佛亚裔歧视案,让哈佛不得不公开录取信息。这些信息中,我们发现有着体育特长的较普通学生有更明显的优势。
事实上,体育在申请美国的大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大学体育联盟(NCAA)三个级别(division), 分别是D1、D2、D3,依次渐弱。
如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都属D1级别,这些大学相关专业教练的权限比较大。
属于大学联盟D3级别的著名大学包括麻省理工,芝加哥大学等,这些大学体育教练权限有限,可以写推荐信举荐,但是基本没有最终决定特招的权力。
而华人孩子有体育特长对进入常春藤盟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他们的成绩也往往优秀,大学教练需要保证所有招募运动员学生的平均学绩指标(Academic Index)不低于一定标准。
曾经问一位哈佛的学生: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他回答:可能就是学生对运动和健身的热情,我们的大学生喜爱并坚持运动和健身的还是偏少,美国大学的健身房却从来都是挤满了人。
这种狂热的运动氛围毫无疑问也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到了美国之后我对运动健身的参与提高了几个层次,基本每天都要去健身房打球健身,这给我的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通过每天适量的运动,我在放松身心的同时精力也得到了提高,每天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头,学习效率也因此变得事半功倍,同时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也变得积极向上。
“运动员”在中国大学,除非有机会参加具有知名度的大规模比赛,仿佛并不是一个值得认同的身份;“体育特长生”,往往还带着些许贬讽的意味。
但是,在美国大学,许多学生都有至少一样擅长或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参加任何规模的体育比赛,即可自称为“运动员”。
因为体育特长而被录取的名校学生不在少数,并且往往成为追捧的对象。橄榄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时常是校园明星一般的存在,广受女生们追捧。
这和美国乃至西方的整个教育观念有关。西方自古希腊起,就把体育作为精英教育的核心。在中国,你让孔子练武功纯属亵渎圣贤;在西方,苏格拉底则是位英勇的战士。西方贵族尚武的精神一直没有断过。
这样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家长。大部分的美国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体商的培养。体商(Body Quotient,简称BQ),是对一个人活动、运动、体力劳动的能力和质量的衡量。因为强壮的体魄是所有一切的基础。体育运动是一种习惯和需要,就像看书、吃饭一样。所以,美国的小孩从小就参与体育活动,比如篮球、橄榄球、游泳等等。而且,大多数家长一有时间,就会陪孩子一起练习。
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升学,和中国孩子学“奥数”异曲同工,这个不难理解,前些年“奥数”优秀的可以保送名校,最近几年虽然政策有变,但学“奥数”、“学术活动”等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获得最高60分的加分。
美国大学录取过程对学生考查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项是领导能力,运动团队的队长是表现此能力的一个好证据。
1960年,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本德在他离任前的一份长篇报告中宣称,一个完全由学术成绩顶尖学生组成的群体是不健康的,不利于学生个体充分、全面的发展。
后来的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也称赞日益盛行的大学校际体育比赛把那些驼背、软弱的学生转化成了强健的理想型精英。
体育是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
美国一般老百姓觉得体育是一个锻炼人格的活动,不只是强身健体。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运动员。
强身健体:它可以增强人的体魄,提高免疫力,促进大脑发育。美国人喜欢健康活力的体态,肌肉和线条可是外貌的加分点。
小麦色的皮肤更加受欢迎,因为这意味着你经常从事户外运动,生活方式更健康。英美大学都有相似的重视体育的基因,19世纪末,当钻石大亨塞西尔·罗德在牛津大学确立著名的“罗德奖学金”选拔标准时,曾明确表示他不想要“书虫”,而要“对有男人味的户外运动有所爱好并表现不凡”。
此外,美国文化非常看重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而这两者在体育项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说,到现阶段我们国内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钢琴等。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
国内高校如清华大学也非常重视体育,就是出于这一点;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也曾将体育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他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体育运动爱好者,他喜欢散步、跑步、击剑、骑马、游泳、爬山等运动。直到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体育在教学当中是不可或缺的,而美国大学在体育上面的努力不遗余力,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到了国外的留学生往往会发现当地人都有比较健美的身材,也有健身和运动的长期习惯,融入美国文化,离不开融入美国的体育文化。在特长培养方面,中国学生往往倾向于培养钢琴等艺术方面的特长。
而最近一篇美国华人妈妈的文章则谈到了自己新的问题:“作为身在美国的华人妈妈,我时常感到很纠结—— 一边看到的是学术强大的祖国朋友的孩子,一边看到的是身体强壮的美国朋友的下一代。我的白人朋友给我洗脑:‘你以为体育不重要吗?其实体育在大学录取的时候很重要。
有些孩子学术上很完美,如果体育也出色,进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有些孩子学习没那么好,但如果在体育比赛中取得好名次,也可能逆袭进入好大学。一些大学还专门设立了运动员奖学金,来吸引体育特长生。
在刚刚过去的体操世锦赛上,16岁的美籍华人摩根·赫尔德夺得女子全能冠军,成为全场黑马,华裔在运动上的表现再次引人注目。我们最熟悉的例子恐怕就是在美国加州出生、凭借篮球特长就读哈佛的林书豪。此外,刘国梁的女儿,并没有从事乒乓球,而是选择了高尔夫。她已经在美国青少年高尔夫中夺得过冠亚军,低调成名。
整体氛围的重视和家庭教育的引领同样重要。
让孩子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比赛,不仅是升学的加分项,更是希望能借此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相信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就像戴眼镜参加体操比赛夺冠的华裔女孩赫尔德说的:“没有人是完美的。希望在看到我之后,更多戴眼镜的人也愿意去运动,只要有热爱在,没什么可以阻止你。”
在美国,体育被看作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非常重视。特别是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体育课的学生在数学和阅读考试中比那些没有体育课的学生成绩更好。
为此,田纳西州和佛罗里达州州政府都出台强硬措施,要求确保体育课时间。田纳西州州长菲尔·布莱德森表示,政府在3年中用4500万美元抵制糖尿病和肥胖 症。与此同时,由该州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克伦发起了一项强制性法案,要求保证从幼儿园至8年级每周有150分钟的体育课。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