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越来越多样
就目前来看,首先标化依然很重要。一个学生,如果他的标化成绩很低,他不可能录取到特别好的学校。但是很多家长和同学都说,好像标化高在今年也没有太多的优势。
那是因为在大家分数普遍都高的情况下,美国大学就会更看重学生的个性化和是否具备去美国顶尖大学学习的潜质。所以才会在标化之外还看学生的文书、活动、面试等等。
越来越喜欢有“国际”背景的学生有“国际”背景的学生,指的是那些国际学校、国际部还有美高的学生。近年来的趋势是美国大学优先录取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这些“国际”背景学校的学生。很多家长就会选择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把送入有“国际”背景的学校,这样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有更多优势。普高的学生在申请上,优势不大。
更偏爱体育成绩好的学生
不少家长和同学发现,美国大学其实非常看重孩子的体育成绩,如果孩子的高中体育成绩非常好,学校甚至会在入学时对成绩降低要求。
更喜欢为社区做贡献的学生
很多同学都感觉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自己做的活动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对社区有贡献而被录取。
比如我们之前的一位在申请上特别不占优势的同学,他是亚裔男生,申请的还是现下被学生抢破头的排在全美第6的计算机科学专业。
他之所以能够在一种“必拒无疑”的状态中脱颖而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他研究的用机器学习来防止黑客入侵电脑的项目,其实就是一种帮助周围和服务社区的表现,让他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又比如他不仅仅有科学相关的知识和研究,他还会给一些小朋友科普科学知识,把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申请“STEM”专业有劣势
考虑到未来的前景,很多中国留学家庭会倾向于选择“STEM”专业。但是现在如果申请“STEM”,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申请CS科的男生那样,会很难,非常不占优势;甚至很多同学为了自己能够上学,会在申请“STEM”专业之余,再申请一个稍微更好录取的专业。
绝大部分人对美国留学的误区
美国大学越来越不欢迎中国学生吗?美国大学的教育资源过剩
国内大学的数量,近3000所,感觉已经很多;但是根据美国相关网站的数据,到2015年,美国已经有4627所大学。同时,根据2017年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人口13.9亿,美国人口3.257亿。
所以我们对比一下:
中国13.9亿人口,近3000所大学;
美国3.257亿人口,4500+所大学。
所以,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会发现,现在美国大学的教育资源真的过剩。光是招美国本国的学生,完全“入不敷出”,所以说美国大学必须招国际生,才能让自己的大学更好地发展下去。
而根据美国国际教育部(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以下简称IIE)发布的2018最新《国际教育交流门户开放报告》显示,现在中国学生占美国留学生的大头,所以美国大学非常关注中国学生。
在为新一学年的全球推广进行准备时,很多高校都明确指出他们更为关注亚洲的学生。其中有34.9%的机构表示非常关注中国学生的情况,有28.7%的机构表示非常在意印度学生的入学情况,这两个国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机构(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的“关注之最”。
美国大学需要中国留学生带来的经济力量
近年来,由于美国财政(US finance)对大学的拨款缩减,美国大学急需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填补经济上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国际学生的学费大约比当地学生为教育机构支付的学费高10,000美元。
在2018年的入学人数中,占比最大的就是中国,其次是印度,这两个国家留美的人数占整体国际学生留美人数的51%,超过了一半。另外,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所支付的高额学费和消费品都为美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IIE公布的数据,中国学生为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了138亿美元。
对此,很多美国高等教育机构(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指出,他们将在2019年秋季学期继续关注这两个国家的学生入学情况,有近三分之二的机构表示会将中国作为今年的招生重点。所以,其实美国大学是欢迎留学生去留学的。
综合起来,美国大学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呢?其实一直都没有变:
“T”字型人才。
所谓“T”字型人才,指的是学生要尽可能横向“—”的去了解和发散自己的爱好,多了解不同的领域,去学习多样化的知识,希望学生全面一点;竖向“I”指的是在发散学习的广度之余,学生要在某一个领域特别优秀,精心钻研某一个领域。
美国大学想要的,一直都是这样“横向的全面+竖向的钻研”型人才。
而我们之前提到的体育好的学生,爱奉献社区的学生,都是美国大学招生标准的“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其中一个方面,具备这样素质的学生自然在申请上会更有优势。
所以,美国大学的招生上,既没有嫌弃中国学生,也没有在人数上紧缩,招生标准的本质更是没有变的!那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美国大学招生发生了变化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认为美国招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只有当美国大学中,中国学生的总容量达到饱和(这个数字也是在变化的,现在很多美国学校为了容纳更多的中国学生,正在积极兴建新的校舍,扩大招生名额,甚至新开设适合中国学生的专业),而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总体质量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说美国大学申请越来越难才更为贴切。
从“珍稀”到“供大于求”
美国大学在录取国际生上,有一个标准是学生“国家或者族裔的多样性”,希望录取的学生来自越多的国家越好,这样才更能体现自己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大学。
而在20-30年之前,申请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很少很少,物以稀为贵,那个时候中国学生对美国大学的“珍稀”程度,夸张点说相当于现在来自非洲某个部落的学生。
那个时候一看到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会赶紧让你入学,哪里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英语能力OK就赶紧来读书吧。
再加上那些年中国的经济不是很富裕,孩子能够在这样比较艰苦的条件下达到某个成绩并申请美国大学,要比发达国家的人付出更多努力。所以那个时候有条件的中国学生,在现在看来,是真的很容易就申请上美国大学了。而现在中国学生比较多了,不再是弱势国家的珍稀学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像是“STEM”专业越来越难申请,其实就是因为它考虑到学生的“国家多样性”,给中国留学生的名额就这么多,但是申请的人很多,自然就感觉难申请了。
因为了解,所以标准更完善
之前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不太了解,可能你语言能力没问题,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你跟自己国家的学生差不多。而且中国学生早有勤劳努力的名声在外,所以也对中国学生没有太多多余的要求。
比如前面说的,因为中国普高的考核标准比较单一,所以针对国内普高的学生,就会更多地参考其他材料,比如SAT、活动、文书和托福等等。
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后发现,中国的学制跟美国太不一样,培养学生的标准跟自己国家也不一样,这样的不同会让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不好“生存”下去,所以才开始根据中国学生的一些特点,来设置一些条条框框。
虽然说要展示给美国大学看的东西更多,但这对中国学生更公平:更公平地让国内的学生进行整体能力的竞争;激励中国留学生在留美前不断探索和进步,让中国留学生正式入学时,能跟美国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家长和同学越来越懂留学这是我们感觉美国申请越来越难的很大一个原因。
以前因为消息闭塞,申请的人也不多,所以当时很多同学申请美国大学真的只是需要在申请季递交申请就行。那个时候哪里知道什么“规划”、“活动”、“夏校”这样的东西。
但是随着申请人数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了解申请美国留学要的是什么材料之后,大家都会朝着这些条件去努力,竞争也越来越大。如果现在还认为“申请美国留学=在申请季提交申请即可”,那么也许你能申请上美国大学,但是想去好学校,就会被前面那些更了解美国招生规则、准备时间更长的学生甩得非常远。
所以,其实美国招生规律一直没变,变的是来自中国的申请者。这一方面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我们已经了解美国大学一直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后面在申请留学的时候,就能根据美国大学一贯需要的人才,更从容地去做正确的事情,不再因一些风吹草动而惶恐不已。
另一方面,比起去跟美国大学“犟”,我们更要考虑的是怎么跟众多的同胞留学生竞争。
在竞争中,比别人更努力脱颖而出的人,大多做对了这两件事情。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