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易:最开始想申请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电影暑期项目,是因为高一暑假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学长发了他在USC SCA(电影学院School of Cinematic Arts)上的Beginning Filmmaking课程的经历,后来高二寒假便开始着手准备申请。
小书童:喜欢看电影,知道杨德昌导演曾经在南加大学习过(后来知道他十分讨厌这所学校),就想到《一一》啦,《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啦,《恐怖分子》啦,什么要用冰冷的影像去刺痛现实啦,就觉得去学学电影都好啦。正经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听说USC这所学校靠近好莱坞,比起纽约的Tisch来说可能偏商业,比较缺乏创作的自由,就决定去试试看。那结果到底如何?答案在文章里。
接下来的内容将围绕课程、课外活动、申请这三方面展开。
小编上的是Beginning Filmmaking(初级电影制作),也是最热门的课程。这门课分为两节:Directing(导演)和Cinematography(电影摄影),各对应四个学分,各对应一个等级评定。导演课的导师是接近光头,满脸狞笑的Jay New,电影摄影课的导师是整个光头,和蔼可亲的Angelo Pacifici。有趣的是,这两个老师都是墨镜王的粉丝:Jay曾经看过还在剪辑阶段的《一代宗师》,Angelo说墨镜王是他最喜欢的三个导演之一(剩下的两个分别是美国和波兰二战以后最重要的导演)。
每节课从上午9:00 a.m —12:00 p.m,第二节从1:00 p.m—4:00 p.m,中午有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这个课程周一、周三、周五有课程安排,周二、周四、周六、周日都可以自由支配,其他课程时间安排各不同。
第一门Directing的课注重理论,上课一般是拉片和讲解故事结构。拉片可以让我们站在导演的位置,去发现平时看电影不容易注意到的元素,但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看影史佳片,而是找几个商业广告给我们拉,可能是因为这些广告的视听语言是最简单有效的吧;编剧方面当然是传授传统好莱坞的那一套啦,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环环相扣。为了要学以致用,彻底贯彻落实“show don't tell”,老师对我们每一个project的故事结构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严格限制我们每个project的对话字数,让喜欢洪尚秀和侯麦的小编一下子无所适从。总的来说,这既是叙事结构知识上的进步,也是一种束缚吧。
(课堂笔记,3 Act Structure)
第二门Cinematography(电影摄影)侧重技术,都是在摄影棚(sound stage)里上课。前两节课坐着了解了基础后就得开始干活了。每次上课三个小时,几乎没有能坐下的空隙。六十多快七十的老师也不例外,相比起我们这些夜夜不睡觉的年轻人反而显得更有活力(毕竟,就像他自己说的“那代人是在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六十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州长大的,是从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民权运动游行示威,吸大麻的嬉皮士反抗主流文化运动里走过来的。”) 每次上课老师就把我们分成两组,每组大概十人左右,包括导演,摄影,摄影助理,灯光,录音,场记,电工(gaffer),场景设计(production design)还有演员。导演负责想出一场戏,然后其他所有人各司其职,把这个场景变为现实:摄影操控摄像机,灯光和电工根据导演要求打灯,录音最累得扛着录音杆,场景设计要把一面面木板假墙移到指定位置,还要找来各种物品伪造出一个个客厅,楼道,卧室......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这样几个星期下来也大概知道怎样构造一个最基础的场景,学会了基本的调度。
( 课堂上小组拍摄搭建的场景)
最难忘的一次就是摄影老师让我们用摄影机去重构一幅意大利”激进的自然主义“画家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画。他首先讲述了一次他在某地艺术博物馆观看大荧幕慢动作纯影像的震撼经历,然后引出他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卡拉瓦乔,因为他的画”兼具物理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敏感对照画法“ ,对电影摄影有很大启发。他教我们用不同的灯去模拟画中的光线效果,要我们去关注画面里丰满的色彩,敏感的色温,阴影和对比,还从画中人物的细微表情动作中推出他们的心理。拍完以后,我们围着电视盘腿坐在地上,然后把整个stage的灯都关掉,在黑暗中欣赏自己拍出来的”光影艺术“,明和暗的对比从来没有如此强烈。
(课上模仿的画作原作)
Beginning Filmmaking的课程要求每名学生在六个星期中完成五个project,是所有课程里面数量最多的,所以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大部分都需要用来构思创作剧本、设计分镜、招募筛选联系演员、确定场地并要到各个负责人的签字、寻找或购买道具、安排拍摄日程、现场拍摄、查看和挑选素材、后期剪辑等等。
五个project分别是:Mudpie、Narrative Scene、Full Narrative、Experimental or Documentary、Full Narrative 2。Mudpie是在第一周学习了基本知识后,第一周周末开始拍摄,第二周周五才screening(集体放映),往后四个project都是每周五screening。越到后面的project,做起来时间越紧,因为要求和难度都变高了,制作时长却还是只有一周。除了Full Narrative 2是可以两个人合作完成之外,其他的project都要求个人完成,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需要同时承担起编剧、导演、摄影、剪辑的职务,有时候甚至还要自己出演。因此,合作互助在本课程中十分重要,大家需要彼此帮忙出演、打光、录音(扛录音杆,主编的专业)、做摄影助理、搬运设备等等。
众所周知,南加大最注重的是讲故事的能力(“show don't tell"),他们这方面的教学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Mudpie主要是想要你表达自己抽象的艺术概念,narrative scene只需要拍单独的一场戏,不太注重故事情节,full narrative要求有一个短小精悍的完整故事,experimental是没有要求的,可以放飞自我,最重要的是真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电影本身的思考(也是小编最喜欢的),Final narrative是一个五分钟的短片,严格按照学生作品的流程来:找场地,要安全保障签名,上网招募演员,面试演员,写剧本,拍摄,剪辑,调色,最后集体放映。
Beginning Filmmaking课程前半段时间学校借给我们使用Sony NX5、专业的大摄影脚架(完全展开之后比主编还高)、价值超过两千美元的麦克风和录音杆(加起来比摄影机贵)。课程后半段我们终于用上了更高端的Sony EX1(索尼大法好)。这些设备都是每两个人一套。虽然这两台摄影机实在称不上专业,通常不过是独立纪录片导演的“神器”,但用来应付课上的作业也绰绰有余了。它贵在续航能力,焦距广,差在底子小。
(左边是脚架的套子,右边是每两个人一组使用的Sony NX5)
拍摄完成后,所有项目的学生都会到地下的剪辑室去剪辑。剪辑室里清一色的5k大屏iMac再接一个外接显示屏,软件用的是Avid composer,也是我们很多人第一次用这样专业的剪辑软件。剪辑开始前会上两堂剪辑课,按正规的剪辑流程(怎样放置文件更有效率,更不容易丢失)。待师傅领了你进门,剩下的就得靠个人了。进了剪辑室就像进了另一个世界,里面的钟走得永远比外面的快,不少同学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着发光的屏幕发呆,执着于那零点几秒的偏差,which让一切变得不一样。
(Computer Lab的教室)
(用两块屏幕来剪辑)
(更专业和系统化的归纳方法)
集体放映(screening)是每个人都会很紧张的时刻,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悲,很能影响人的情绪。老师会在学校里找个一般影院大小的放映室,一个一个放学生的作品,完了以后会给几句评价。放映前,学生们都像是待宰的羔羊,因为两个老师都特别毒舌。他们板着脸坐在后排边看边做笔记,就像1984里的老大哥一样看着我们;导演课的老师总是紧紧揪住故事里的戏剧冲突不放,摄影老师总是指责我们焦没有对上,或者影像缺乏情绪感染力。也就是这样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家进步都很快。这也让我们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当导演就一定会经历的,被裁决的感觉——有时候自己认为好的,观众不一定认可。
(每周五的screening)
最近跟老师聊天,他问小编最近有没有拍什么?小编最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片子,只好说没有。老师就问我还是不是个creative guy?还叫我快点get my hands dirty,去拍点什么。总而言之,USC是很注重实践,操作和创造的,这在我们课程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这样虽然有忽略创作自由的嫌疑,但所有人又都不能不承认这的确是最有效的入门方式。所以,在初始阶段还是建议先把基础打牢,以后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再做进一步的考量,到了那个时候扎实的技术也能为你铺平追逐艺术的道路。
其他课程:
以后想当导演的初学者一般都会选Beginning Filmmaking,如果有其他志向的话,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其他比较受欢迎的课程。每个课程都是4分。
1.VR (Intro to Virtual Reality: An Incubator for VR Storytelling)
比较基础,从VR的市场先开始学,因为教授是一个VR公司的CEO。Project分别是写一篇研究论文, 自己设计一个VR游戏或者程序做pitch,最后小组合作完成一个360 vr video。
2.纪录片 (Documentary Filmmaking)
理论课部分一开始看影史经典纪录片入门,后来经常看教授自己曾经参加的项目,讲解剪辑和后期的思路;实践课老师会教怎样用摄影机。教授还会请不少嘉宾来,展示他们之前的作品,和后辈们讨论一下拍摄纪录片的心路历程。
这节课有个中国学生拍的片子被选中成为最后集体放映的压轴作品。这部几分钟的记录短片细腻入微,冷静克制,真实可感,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微妙而亲密的关系如温暖的烛火般闪动,坐在漆黑影院后排的观众仿佛得以通过影像穿越时间和空间,回首故国沉重历史与生动个人史的交集。又正值离别之际,借着离愁别绪,现场的观众无一不被深深感动。最后能够以这样一部陌生又熟悉的片子和献给电影与真实的掌声结束这个夏天实在是太过美妙,怕是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了。
3.电影摄影 (Film & Digital Cinematography Class)
每周学一个不同的机子的用法,有digital(数字)也有film(胶片), 然后周末分组根据教授给的要求拍一个小的场景,最后两周可以用Red摄影机。
4.迪士尼工作室 (USC/Walt Disney Studios Motion Picture Producing and Directing Class)
第一个project就是trio(三人组)之间完成的一部没有台词的短片,第二个就是主要的project了,是在迪士尼他们的片场,一个叫 Golden Oak Ranch的地方拍摄。拍摄期间每天五点半起床,去片场,然后没有坐的地方,几乎不休息 ,一直晒太阳,但是蛮开心的。第三个project就是不限形式的自由创作。此外,每周去一次迪士尼,去听他们的制片人或者导演的讲座。
来自网络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