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果汁羊
Top 2法学院本科
哈佛法学院JD在读
波士顿还在不停地下雪,不过时间终究是向春天靠近了一点点。大半年以前,优秀又靠谱的将军邀请我写过一篇关于申请的文章(律政访谈 | 从Top10美所到哈佛JD)。日子一晃就过了好多好多个月,我也快要结束最忙碌的1L(JD一年级)啦。在哈佛见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我自己对JD的申请和生活也有了更多的体会。那就再跟大家絮叨两句。
这段日子,有很多人问我关于LSAT的作用。LSAT跟申请的结果不严格相关,有些LSAT成绩175+的同学申请结果不一定就好。这种现象也许会给很多正在申请的同学造成一种LSAT重要性没有那么高的感觉。但是在我看来,LSAT是一个门槛,跨过这个门槛是申请里面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回想自己准备申请的时候,在拿到满意的LSAT成绩之前,所有的好学校对我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只有在发现自己成绩到达了理想学校的门槛,才感觉到申请这件事变得靠谱并真实起来。哈佛我们这一届同学LSAT分数的前75%、中位数和后25%分别是175、173和170,也就是说如果哈佛是你的目标学校,至少你的LSAT成绩要达到170才会比较有戏,而如果达到173就会更保险一点。在达到这个分数之前,重点还是应该放在LSAT上。
但是在跨过中位数的门槛之后,我个人认为就没有必要再去追求更高的分数了,而是应该沉下心准备PS和其他文书,同时打磨自己的实习、模庭等经历。另外,对于司法考试和准备LSAT之间有冲突这个问题,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读JD,我建议把LSAT放在优先的位置。(将军补充: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tip是成立的,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中位数是不适用于大陆学生的,尤其像康奈尔,乔治城这种中位数看着只有167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于跨专业申请的问题,由于现在很多学校都接受GRE成绩,强烈建议各个专业的同学申请JD。
我们班上本科专业从历史哲学教育到经济工程数学,什么专业都有。而且跨专业的同学也并不会在法学院的课上有什么劣势,90%以上的同学可能之前都没有法学的系统学习经历。
即使像我这种学过法律的少数派,其实也跟他们在同一起跑线,因为中美的法学知识和法律教学方法的差异就跟中国和美国的距离一样,隔着一个太平洋呢。(将军补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GRE的真实受认可的程度还是远不如LSAT,我理解学校接受GRE的初衷是要吸引更多原计划申请其他专业比如理工科的同学,而不是给大家一个捷径,所以尤其是是文科学生,用gre申请JD要慎重,目前来看网络盛传的gre和lsat对照表并不适用真实录取情况。)关于是否要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JD,每个人有不同的考虑。
我个人的情况是本科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下定决心读JD,而是在工作中才发现JD的重要性,于是着手准备LSAT。我倒是很羡慕一些从本科时期就想清楚未来方向,决心走上JD求学之路的同学们。对于这类同学,我觉得本科毕业直接去读JD没有什么不好的。虽然在JD读书期间的选课和毕业后职业方向这类问题上,过往的工作经验也许会有助于你做出合适的选择和取舍,但只就JD申请这一关来说,只要你其他经历够丰富,是否有工作经验我觉得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当然工作经验对申请LLM有很大帮助)。
一个小参考是,我们这一届哈佛大陆本科的JD中只有我一个人在入学前有正式工作的经历。还有同学会担心资金的问题,但我觉得这个不应该是影响你决策的一个主要因素。JD虽然学费生活费都比较高昂,但是很多学校都有助学金或奖学金,至少也会有学生贷款。我们班上有一些同学的家庭经济状况其实是很差的。而且很多美国家庭并没有存钱的习惯,所以家庭存款可能只有1000美金(哈佛一年学费+生活费官方给的数字是在95000美金左右),但是这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
我知道现在学校里的大多数JD同学都会申请学生贷款,利息在5%-6%,在校期间不需要还款。JD毕业的同学就业的工资一般不会太差,所以毕业后用工资还款还是很可行的。当然这也不是要求JD们毕业后一定要去Big Law做律师才行,哈佛对于在public interest就业的同学,在还款上也会做出对学生更有利的调整。我相信很多的学校都有类似的安排,大家可以在收到录取的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各个学校在Financial Aid方面的政策。
说完申请,再来谈谈JD的生活吧。JD的生活可以很热闹也可以很安静。如果你是喜欢热闹的人,每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party可以参加。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跟班上的同学比较快地熟悉起来。如果你是喜欢安静的人,所有那些party都可以不去,安静地在房间里读书,也够你读好一阵了……
因为中美文化的差异,很多中国同学可能不太适应美国的party文化,但是也不需要因为这种差异产生过大的社交压力,因为学业上的压力已经够你受的了。其实美国同学中也有party疯狂爱好者和疯狂厌恶者,我们班上有不少美国同学永远都不会参加那些闹哄哄的活动。一个美国同学跟我说,他不去是因为觉得参加那些活动让他感到极度焦虑……嗯,所以呢,我的建议是去参加几次这种活动感受一下,如果喜欢,great,那就再多去些。但如果不喜欢也没关系,可以在之后有选择性地只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有聊得来的人一起去或者对活动的主题很感兴趣)。关于住宿这方面,我建议第一年住学校,越近越好。
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压力确实重,如果你碰巧像我一样,一周五天中有四天都是8点钟的早课,那你就会恨不得上课前五分钟才起床。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我强烈推荐lunch talk!管饭!而且就我入校这一年来说,基本看不到lunch talk只给pizza这种敷衍的食物了,各个学生组织的lunch talk饭的质量都还不错。当然,知识更重要,知识更重要。lunch talk的内容也确实都不错。有的学生组织会请一些名人来做演讲,政客、小说家、企业家应有尽有,律所合伙人和法官的讲座就更多了。有些lunch talk也会请高年级的同学来谈一些比较实际的技巧,比如找工作和面试的技巧以及如何记课堂笔记等等。
再来说一下学习。很多法学院课程都会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用大量的cold call形成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嗯说白了就是随机点名回答问题,而不是只叫举手的同学回答)。这样的好处是,所有的人都有参与感,哪怕是性格害羞不喜欢举手的同学也都会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但是这就意味着你每节课都要认真准备,上课时也要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因为你也说不准教授会不会下一个就叫到你。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有的老师一节课可能只会叫一两个人,还有的老师在一两个小时的课上会叫上四五十个人,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同学都会被叫到。
作为我们班上唯一一个在JD入学之前从来没有在美国上过学的人,我一开学的时候那叫一个紧张啊,怕答不上来也怕说错。但是基本上,过了一个月,这种恐惧就能克服不少,因为你会适应这种参与讨论的感觉。而且说错也没有关系,不少同学都答不出来老师最想让他们回答的答案,也没有人会嘲笑你,甚至大家一下课就会忘记你答了什么。
所以说,cold call是一种难得的体验,cold call的表现也不会记入你的考试成绩,大家平常心对待就好。关于学习方法,这个太因人而异了。几个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有的同学是认真做reading,哪怕是老师留了每天100多页的reading,也风雨无阻地认真读完,还会记notes,还有的同学以读outline为主。outline就是一种结构性比较强的课堂笔记+知识点合集,可长可短。很多校内校外网站上都可以查到上过特定教授特定课程的学长学姐们分享给后辈们的outline。我个人建议即使是reading都做了,也还是最好下载一份outline看一下,以免自己的笔记漏了什么重要的知识点。当然市面上也有一些不错的教辅资料,比如Examples & Explanations系列,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开学的前几周,各种学习方法都试试,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当然也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对学习方法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有的老师reading只有每天<10页,但是课堂上会对reading的内容考察地比较细,cold call也比较密集,这种我就会建议一定要认真做reading。但是有的老师比较疯狂,一天可以留到150页的reading,你就是每页只扫读一分钟,也要看两个半小时。
对于这类课程,我们班同学的策略是联合起来,自发地形成值班表,主动给老师发邮件,要求这节课讲到某一个case的时候cold call自己,然后再跟同学们汇报一下,告诉大家这个case你们其他人就不用看得太仔细了,我包了。如果有足够多的人都加入值班表,大家就会对cold call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测,压力就会小很多,因为自己在做reading的时候就不用过于纠结每个case里面的细节以应付cold call,而是关注这个case的知识点是什么。
这种情形下,outline也会帮很大忙,因为outline提炼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帮助你提高学习效率。关于1L的成绩,嗯还是挺重要的。如果就读的法学院的排名没有那么靠前的话,就更要把自己个人的成绩尽可能地往前靠,这样对1L暑假找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GPA跟LSAT差不多,更多地是一个门槛作用,过了一个门槛之后,个人经历和面试能力就会更关键。另外关于考试,虽然我们要重视起来,但也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一方面,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厉害的同学也许并不是真的那么厉害。哈佛法学院的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跟我们分享了一句话,“Don’t compare your insides to other people’s outsides.” 这句话还挺适合1L的。学霸年年有,每年都特别多。总有一些同学看起来什么都会,但我们来到法学院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已经懂得的,而是去学习我们还不知道的。所以只要我们踏实地读书、听讲、复习,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结果都不会太差。另一方面,一定要相信,我们都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另外,有一些拿到录取但还没有入学的同学想知道自己需要为1L的学习准备些什么,这也是我去年这个时候特别困惑的问题。经过了大半年的学习再回头看,我的建议是在入学前这段时间里,首先多休息、多陪家人,以更好地迎接1L的紧张生活。第二,练打字速度。法学院大多数的考试都是用电脑进行,而且有的课上允许用电脑记笔记,也比较考验速记的能力。美国同学的打字速度真的是很令人震惊。我们上学期有一门考试3个小时(包括读题、思考加写答案),有好几个同学竟然一共写了1万多个单词,写到了我们考试软件(Exam 4)的字数极限,然后把电脑写死机了……死机了……所以趁假期多练练打字速度还挺不错的。
第三,熟悉一下美国50个州的名字、州名缩写和地理位置。刚一开学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在互相问你从哪来的,JD同学中80%以上都是美国人,所以你就会听到各种你以前几乎都没听过的州的名字,比如Nebraska,Idaho等等(当然如果你是在美国读本科就另当别论,地名什么的应该都在密集的旅游中学习到了= =)。熟悉一下州名对civil procedure的学习也有帮助,因为civil procedure很重要的一部分,关于jurisdiction管辖权的学习,就是在研究各个州法院对于来自各个州的原告被告就在各个州发生的奇形怪状的事情有没有管辖权这个问题中度过的,所以大量的州名和他们的缩写就在你的眼前飞来飞去。
第四,可以听一些有意思的podcasts,比如我个人强烈推荐的Serial Season 3 (https://serialpodcast.org/)。这是我们criminal law教授要求我们每周听一集的podcast。我个人觉得听完收获非常大,不光对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美国的文化、社会矛盾、种族问题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另外,civil procedure老师推荐我们读的一本书The Buffalo Creek Disaster: How the Survivors of One of the Worst Disasters in Coal-Mining History Brought Suit Against the Coal Company也非常棒。这本书的作者Gerald M. Stern是Buffalo Creek Disaster诉讼案中代表原告方的律师。作者用通俗易懂的写法深入地分析了这个案子中的细节,内容涵盖了美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很多方面。
此外,如果你还想做一些学术性的准备,可以读读教辅材料,比如之前提到的Examples & Explanations系列,以熟悉一些美国法的概念,例如parol evidence rule,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但是不用太纠结教辅材料里面的细节,因为每个教授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最后呈现的课堂内容可能和教辅材料里的有非常大的差别。
JD的生活是很珍贵的,尤其是一年级,所有black letter law的课程都是全班同学一起上。你的同班同学就是你每天都要见、吃喝玩乐在一起的一批人,这是读JD很大的优势,因为你可以获得文化上和认知上的全面浸润,而且JD的同学也是你一辈子的朋友,毕竟有三年的同甘共苦呢。所以欢迎更多的同学们加入到JD的行列,也祝愿正在读JD的同学们可以生活愉快。当然,我自己也还没完全逃出1L的炼狱,很多东西也都在摸索,不过希望我们都能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过好年轻的每一天啦。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