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位育中学工作了20年,其中,有关国际教育工作了近10年。
作为上海市市重点中学,我们校园里有1200名通过中考走入国际课程体系的高中生,也有400名通过初升高的自主选择学习IB课程的同学。这两类同学都在同一个校园,他们相互交流下来,感触最深的是觉得对方学习都不容易。因为国内高考近三年在改革,我今年刚好也在带国内高考的高三学生,他们的负担的确很重,国际课程方面,除了应对学业之外,还有大量的社会实践、综合类课程,以及关于升学方面的很多门槛和指标。
今天我代表学校跟各位家长介绍一下,关于IB课程在位育中学的实践。
招生说明会有150分钟,可以非常详尽地讲关于课程的来龙去脉、课程结构、分类组合、升学业绩,但今天我只要15分钟,所以没有办法做全貌式的讲解,这里我选取我们学校同学的视角,来讲一讲在IB核心课程领域的三个方面上我们学校做的一些事情。
因为我知道中国的家长非常关心学生学什么,关心学生学什么的背后实际上是关心学生考什么,那么国际课程的学生在日常的校园里学什么、思考什么呢?不管课程形式如何丰富多样,毕竟我们的学生全日制在校的时间还是以学业和学习为主要目标的。
首先分享一句话: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孟子·离娄下》
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平台到位了,选择方向正确了,这叫“资之深”,那么不论事业还是学业上,你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那么现在的国际学校,提供的就是句中的“平台”,学生的学习,学校提供的环境,辅之以课程的优势,我们真正的目标就是,左右逢源。这里,我认为“左”是指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右”则是指我们的升学目标和学业生涯。
关于IB课程的基本概念,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我就不再解释了,现在我要讲的是IB里的三个核心课程。大家可以看到,IB课程的课程结构是若干个同心圆,其中最内层的同心圆是同学们要在三年里学习的三类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既会在每一节课上体现出来,同时他们又是一个连贯的体系。一共分为三部分:知识论(ToK)、拓展论文、社会实践类(CAS)。
IB课程在核心课程之外的课程,就是我们中国家长比较熟悉的体制内的各科科目,但这里,主要分成了六大学科组,每个学科组的每门课程又有高难度、标准难度两个等级。每门课的毕业成绩是7分制,所以我们经常会提到朋友的孩子说IB课程成绩拿到了42分、45分,就是指7分制下,6门课程的总和以及论文的分数。
这里我选取我们学生上的一个课程,叫做实验科学,这一课程属于第4科目组,关于第4科目组,我们学校总共开设了4门课程,即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其中对每一门课程的评估又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与我们的考试类似,也是以卷面的形式;内部评估则是实验类的科研报告,它需要学生做跨学科的研究。也就是说,一个课题,可以是以某门学科知识为主导进行切入,但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学科之间进行适当的跨度,以体现知识的连贯和综合研究能力。
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小组,在今年上半年刚刚完成了一份关于《崇明白山羊羊粪发酵的过程》的课题研究,这个切入点非常小,很多家长可能认为羊粪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实当初我们将学生带到崇明岛让他们自己寻找课题的时候,有一个小组发现了崇明岛的生态非常好,羊粪是一种资源,被当地人民利用得很好,于是他们就将这个作为了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主要是从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羊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再结合当地居民多年来应用的知识,来寻找有价值的研究点。图中就是一个定性定量的分析,接下来是一份数据报告。
小组成员研究结束后,将研究结果报告给了当地的环保部门与农业部门,同时这个研究课题也作为他们毕业的研究成果之一和升学材料,来证明他们在这方面有所发现。类似这样的课题,在高中三年里,我们有四个版块,刚才介绍的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课题,另外三个版块和人文联系更为紧密一点,包括社会实践、考察等。
以上说的是TOK部分,接下来是拓展论文。
是IB课程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部分,也是目前我所知的,在国际课程当中,把高中生的毕业论文作为学生毕业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标准。这个拓展论文是每个学生都要单独完成的,刚才讲的项目研究是一整个小组进行的,这里则是每个同学要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自选一个主题,自己确定导师,按照论文的严格写作方法,去完成一篇全英文的论文,所以说这部分对于我们的孩子挑战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看一下这篇论文,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名毕业生写出来的,名为《无线充电的效率分析》,这个切入点也很小。这位同学发现,现在很多手机已经开始向无线充电过渡,那么关于无线充电的效率问题,他觉得有必要做一个定性定量的研究,正好他本身也读物理学科,于是就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环境,再运用一些实验技术,最后做出了这篇文章。
每天7节课,每周大概有四十多节。在高一阶段,我们一共有6个版块,14种课程,不设主副课,均等时间,同时开设,包括语言与文学、社会科学、数学、艺术、实验科学、语言学习。
到了高一下学期,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每个版块中选择一门课程,一共6门课,作为将来主修的方向,同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高等级的课程或标准等级的课程。无论怎样,在6门课程中,必须要有3门及以上的高等级的课程,这就是IB课程的基本构成。
IB课程与体制内的课程讲究文理分科不同,它实质上是一个全科的学习,它的毕业证书也叫做全科文凭。
现在,我以学生必学的第1科目组为例,主要分为文学、语言与文学,即母语教育。IB课程认为,每一个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学好自己的母语,因此这一部分在将来的考试当中,也占了1/6的比重。
现在来说文学这一版块,在文学科目的标准等级课程里,有一篇名为《孔雀东南飞》的篇目,这一篇目也存在于体制内的语文课程里。但这里,文学科目里的学习还是和其有些不同的,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提出疑问、举例分析、引发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的大量时间不是在阅读章节或者阅读原著,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的,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对学习内容做讨论和探究。最后会有一个成果的分享和反思,以书面或演讲的形式进行。在学习方式上,主要是以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讨为主,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
在IB课程中,我个人认为,对于母语的学习也是上升到一个思维的训练,在其他课程体系里,都很重视对外语的学习,但IB课程里,对母语的重视程度很高,它希望学生能够学习并传承本国的文化,因此才有了语言这门课程。
IB的育人目标有10项,这些都不是空谈,实际上,我们在做课程规划时,对于每节课上的内容,老师备课时也会把这些目标糅合进去,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
实践在课程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总的来讲,要求学生持续地进行,总共不低于150小时的实践与活动,这也是这门课程以及学生毕业申请海外学校时的一个主要依据和评估方向。在社会实践当中,分为三个维度:创造、运动、公益,10个育人目标也糅合了进去。
说下我们学校一位同学的实践活动,他对自己的大学方向定位为商科方向,因此他在学校里创办了一个“七分印象”社团,一个校园打印机项目。因为我们会要求每个学生创设社团,或作为社团的领导者,或社团的深度参与者,学生们的社团也就五花八门。
但这个同学视角很独特,他发现同学们创建的各类社团每逢开始做社团宣传、社团推广活动时,都需要一个专业的力量帮助他们做活动海报,于是他创建了这个社团,专门为其它社团在这方面进行服务,他带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差不多坚持了3年时间,将这个社团越做越好。同时,他也参与了其它社团,做了很多其它的活动,平均每个同学在三年时间内差不多会参与3-4个社团。
目前,位育中学,学生自己领导的社团已经超过50个,我们对于社团的创设或活动不会做深度的干预,但我们会为社团配设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不会对社团进行条条框框的界定,只会对社团的运营做一个规范的指导以及内容上的深度引导,社团的整个运营主要还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整个IB课程,在位育中学已经办了9年,目前我们有7届毕业生,关于我们的招生对象,主要还是面向体制内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我们每年会招收100名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中考进来的,其次就是我们的自主招生,通过我们的面试和笔试进来的。
总的来说,位育的IB课程面向的主要还是初中阶段,体制内课程里的学生。因为按照过往我们的数据来看,目前上海或周边省市优质的体制内课程的民办和公办学校的毕业生在IB课程上是非常有优势的。目前上海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体制内的课程学校,他们为学生打下的基础,包括语言上的基础,是非常好的,这类学生也是非常适合选择IB课程的。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