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是十几年前英国留学的硕士,各种工作都尝试过,经历比较丰富,国内国外,大江南北也走了不少地方,身边好多朋友都是博士,我非常喜欢跟博士聊天,因为他们给我的启发非常多,当然我给他们的反馈很多时候都成了他们博士研究计划或者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我本人倒是很高兴自己能给他们帮上忙,也有不少朋友戏说,我也可以去读一个博士了。
可能很多朋友都觉得博士的知识层次遥不可及,可是我身边读博的朋友都很谦虚,虽然他们不漠视权威,但是他们从不盲目崇拜,很多电视上知名权威发表的意见或文章,他们都会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最近又有几个朋友要申请博士了,其中有一个是想申请教育学博士,他来找我就是想论证一下自己的研究计划。我跟他聊了好几次,他对语言教育的见解刷新了我对于语言的认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我们决定在站在教育学和语言学之间,引用一部分哲学思路,最终在两个月前成稿了。为了解释这个学术观点呢,我这里得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我记得我以前是曾经和我父亲讨论过一个问题,是关于人们对色彩的认知。当时是这样的,我父亲拿着一块颜色黄偏绿的光学玻璃问我,你觉得这块玻璃好看么?我说不怎么样,但是我父亲说某个地方的外国人就喜欢这个颜色的玻璃。反而我们认为好看的颜色他们却不喜欢。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父亲突然告诉我,那个地方的外国人的瞳孔是蓝色的,他们觉得这个颜色好看就是因为他们我们虽然把这个颜色都称为“黄绿色”,但其实这个颜色在蓝色瞳孔的老外眼里显示的颜色说不定与我们看到的不同。很可能他们看到的是鲜艳的翠绿色。其实这就是元认知,我们在“学习如何学习”。就拿这个玻璃来说,其实每个人因为自己的先天或者后天原因,同一个颜色的东西在不同人眼睛里的显色可能是不同的,这些信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但是我们给这块玻璃的颜色命名是唯一的,就是“黄绿色”。
所以这给我的启发是“这就是盲人摸象”,我们自己看到的东西未必就是自己以为的那样,其实我们都是在不断的追求认知,不断地在“学习如何学习”。我这位朋友的论文观点就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听英语的时候所做出的反应和英语母语国家的人是不同的。为何会不同呢,这就是元认知给我带来的不同。怎样识别个人元认知的不同便成为教育的关键所在,缩小我们对同一样东西的认知差距才能对这样东西产生最大化的认同。举例来说,我和我朋友同时听到的一个老外说Excellent,一个中国人的反应可能和一个native speaker的反应是不同的。后来我们又讨论了怎么去识别和认识这其中的不同,怎么针对性的调查,采集数据和研究,最终成文并录取了。因为知识产权关系,我也不好在这里过多透露别人的研究计划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呢,可以自私下跟我单独聊。
其实给我感觉好多朋友有读博的实力,但是没有找到方法,因为我在和他们聊天并提炼想法的时候,往往发现他们一开始的观点就像一根铁棒,但是最后的完成品都是绣花针!也有很多朋友跟我说,自己所学甚广,但是在写研究计划的时候就好像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其实我感觉难在很多人没有自我审视,提炼出来的东西不够客观。我很荣幸能给各位朋友提供那么多建议并让他们最终录取,最近也是这些朋友鼓励我把他们的经历拿出来分享一下,下次有机会可以分享一下其它专业的论文内容,当然只是小小一部分,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完整的了解。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