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进入大学不是目的
因此,申请大学时选校选专业是与将来的职业规划紧密相联的。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目标,申请大学选校选专业就容易得多了。前一段时间跟一个来美探亲的老爷爷聊天。聊到子女教育的时候他说,“对小孩的教育小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但大事绝对要管好,不能让他们犯错误。”
“什么是大事呢?”
“第一是职业选择。”
我说:“当初你儿子选什么专业是你决定的吗?”
他说:“他学的那个东西我都没听说过,怎么帮他决定?”
我没好意思讲,儿子学的东西都不知道,孙子将来做什么东西怎么帮他选呢?
我们这一代人被教导的,是做一颗螺丝钉。“不安心本职工作”是工作总结中经常被扣的帽子。这还是好的。还有很多人连当这种螺丝钉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好不容易有了上大学的机会,随便任何一个大学,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进去马上就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事隔多年,回首当年的选择,只能用“干一行爱一行”来自嘲。
现在我们的世界是变化的世界。昨天很好的专业,可能一夜就萎缩甚至消失了。新的行业在不停扡眼花缭乱地出现。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是搞科学幻想都没有想象过的。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学习之中。
笔者公司招聘研究生、本科生来公司实习。有些人所学的专业与申请的位置有一定差距。问他们为什么要申请,他们的回答都非常相似,都说在不断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岗位。
在子女申请大学的职业选择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什么是最擅长的。
每个人的天赋和特长不一样。还有的人多才多艺,有几方面的专长,能够成为跨界大牛。如果能将自己的才华最大限度贡献社会,你的人生必将辉煌。 当然有时人的天赋不是一下子就能体现出来的。大家更欣赏的是像陶哲轩那样的少年天才。
(陶哲轩)
像张益唐那样被埋没的金子,假如最终没有对素数研究的石破惊天的成果,他最大的可能归宿就是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讲师的位置上终老此生。
(张益唐)
第二、什么是你真正喜欢的。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的激情才能最大限度迸发出来,点燃你人生的火炬。很多学生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选择自己认为很喜欢的专业。进了学校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在那儿,或者是学的东西和自己想学的东西不是一回事。这种情况下及早改换专业是最明智的选择。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大学有差不多5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换过专业。
第三、最好找工作的。
这是目前大多数华人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专业的第一出发点。如果将来没有就业市场,即使你学了屠龙技,没有用武之地你也是枉然。这也是华人小孩学理工比例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华人的小孩很多从小就学钢琴。但如果小孩告诉父母,他将来长大了要以此为职业。你试试看!有几个家长能接受得了?
能像李安那样在家做了几年奶爸又回到职场并走向巅峰的又有几个?有几个家庭能象李安的背后那样有强大的心脏?
如果小孩真有某方面的天赋与特长,但就业情况不好,明智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就业机会较多,又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交叉性专业,或者选双专业或者主副修专业。
(李安)
就业的难易程度每年都在变。选择时要有前瞻性。有些新兴专业前几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没几年工夫就大热了。要注意的是,有些专业不管时代怎么变,它会一直在蛋糕中占一定比例。比方说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关的相关专业。技术手段可能会变,但这个领域会一直在那儿。可能不会大热,但相对来说竞争也可能不那么激烈。
有些专业毕业就业非常好,但行业发展很快。到职业发展的中后期,如果被裁员,很难重新找工作。有些专业一直比较稳定。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就是这两方面的代表。
对国内家长来说,如果小孩想留在美国发展,还有更高的门槛。
这几年工作签证H-1是个热门话题。在从学校毕业到拿到工作签证中间,拿的是实习签证。而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实习签证时间比别的专业长。
举个例子,有些小孩学的是商科。但商科中也有STEM专业,例如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但有的学校算,有的学校不算。申请前一定要搞清楚。还是有些STEM专业是与国防、安全有关的敏感专业,实习结束后不一定能发放工作签证。这些都要在申请过程中了解清楚。
第四、收入最高的。
这个可能不用多讲。但是前途不仅是“钱途”。看到有个微信帖用了个吸引眼球的标题“10个最有前途的专业”。结果列出来是10个毕业时收入最高的专业。钱多的专业,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也不一定就业前景就好,也有可能工作环境不好,而且大多来说收入高的创业往往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同时,职业收入也有长跑与短跑的问题。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的起薪比较高,比如很多理工科专业 (表一)。而另一些专业和学校职业中后期平均薪水比较高 (表二)。
表一 毕业时起薪最高的美国大学
表二 职业生涯中期毕业生薪水最高的美国大学
以上几个选择角度,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更多的情况是,家长往往从就业和挣钱的角度考虑得更多。从前推小孩学医,现在千军万马学计算机。小孩本人经常把自己的喜好当成自己的特长。其实,是不是真的有天赋你要将来在职场上检验。而是否是自己的最爱,如果有机会的话,在这个行业帮小孩在高中阶段找一个实习机会,或者去参观一下,至少向知道的朋友了解一下或者在网上做一些研究。
对专业的选择有各种观点,但不管怎么选择,小孩的将来应该达到几个层次:
第一、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累赘。
当年林书豪从NBA顶级选秀中落选,在二级联赛里混着。他母亲告诉他,给他两年时间,如果还达不到他的理想,就老老实实用他的哈佛经济系的学位去找工作。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林书豪)
第二、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某一行业的骨干或某一领域的专家。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努力所能做到的。我的母校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口号:“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如果你的母校能以你为荣,你也就不虚度此生了。
第三、推动历史前进,成为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前进的领军人物。
争取一下吧,就以本文提到几个优秀华人的职业高度作为你孩子的小目标,看看能不能达到。
陶哲轩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华裔数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教授。陶哲轩是赢得菲尔兹奖的第一位澳大利亚人,也是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
8岁半时,陶哲轩就升入了中学。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分获铜牌、银牌、金牌。14岁时正式进入他中学时去听课的弗林德斯大学,16岁获得该校荣誉理科学位,一年后就取得硕士学位。
17岁,他来到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Elias Stein),21岁获得博士学位。
24岁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正教授,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2年本科毕业;1982年-1985年,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的许多年里,张益唐在美国四处漂泊,没有从事过比较好的工作,只能借助在朋友家。即使每天干着没有盼头的工作,張益唐仍然专心研究数学。在美国生活的数位北京大学校友通过一些偶然渠道得知了张益唐的情况后,先后出手帮助过他。先是一位北大校友开的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邀请他任会计。后来张益唐成为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与统计系系讲师。
2013年4月17日,张益唐在知名杂志《数学年刊》上发表文章,宣布在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他由一位默默无闻大半辈子的普通大学讲师一跃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
由于其发现的重要性,《自然》、《科学美国人》、《印度教徒报》、《纽约时报》、《卫报》和《量子杂志》等主流媒体很快报道了张益唐的事迹。成名后,他被破格晋升为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正教授,获得终身教职。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安编剧、导演。共获得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李安是电影史上第一位于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电影颁奖礼上夺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大学试落榜两次,后来才通过专科考试,进入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影剧科就读,并于1975年毕业。1979年远赴美国就读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戏剧系,并在1980年取得学士学位。1981年至纽约大学就读电影製作研究所(蒂施艺术学院),并取得硕士学位。
起初李安并没有什麽工作机会,失业长达六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是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夫。 而他的妻子林惠嘉则是一位分子生物学家,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责大任。因为林惠嘉的支持和理解,李安并没有放弃他的职业电影生涯,继续从电影和表演中产生新的想法,在这段时期写下几部剧本,并且不断到好莱坞碰运气。
处女作《推手》(1992年)在台湾获得票房上的成功,也受到评论家的讚赏。他的前三部电影作品的成功《推手》、《囍宴》与《饮食男女》替他打开美国好莱坞的大门。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成为顶级国际大导演。
林书豪
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是NBA历史上少数的美籍亚裔球员,也是第一个美籍华裔球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第二个进入NBA的哈佛大学毕业生。
林书豪一开始进入NBA并不顺利,在NBA的选秀会未得到任何球队签约,之后虽和金州勇士签约,但只有零星上场比赛机会,三次被下放至发展联盟。遭勇士释出后,短暂被火箭签下又释出后,最终进入纽约尼克。在尼克队初期也未有上场机会,直到2012年2月,林书豪上场后,协助尼克7连胜,引起全世界的注意,此后成为先发球员,此一现象被媒体称为 “林疯狂(Linsanity)”。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