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于本月前往英国伦敦游学两周。时间虽短,她却用十余年的“传媒人”功力,观察入微、总结精准,写下了一篇剖析英语初学者的困境与出路,反思中西文化影响力的好文。全文近5000字,但字字珠玑,非常推荐一读。
该怎么好好利用这弥足珍贵的假期,让它变得更有意义呢?
少年时读三毛,她的《闹学记》描述了在西雅图樱花满天飞舞的校园中,一段充满趣味和情感的学习故事,这情节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而当我两个月前,无意中在徐志摩纪念馆中看到一句话,提到英国的生活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时,一束光忽然在我脑海中闪过,决定买张机票去伦敦看看。过去我因工作去过很多国家,每每去到当地,我都乐得在同事朋友的帮助下工作,并不曾担心语言带来的障碍。因为没有需求,我也对学习语言也提不起兴趣来,英语水平一直徘徊于入门阶段,是会把“How are you?”听成“How old are you?”的那种笑谈人士。直到我对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时候,开始有了学语言的动力。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能用相同的语言沟通,就无法真正理解文化的涵义。就近类比,如同北京人可以在广州香港工作生活,但若要明了广府的风土人情对本地人内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却非要粤语来聊聊不可的了。也就是因为这样,决定去伦敦游学。虽然时间很短,但不管是英语学习还是文化理解上,在伦敦的这两周都带给了我强烈的“认知错位”,接下来就分三部分,与大家详细聊一聊。
文化篇
我所在的班上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其他同学来自欧洲、南美和亚洲,大概十几个不同国家。近些年,我逐渐认为拥有“中国梦”的强大祖国已有不容忽视的国际影响力,和这些同学相处后我才知道,这种认知只存在于商人和政客中。
对于普通的西方民众来说,中国给他们的印象是国土广阔、美食众多、其余就只剩下陌生,和那么一点点恐惧。总有那么些事,是他们极度不理解,一听就嘴巴张成大O的,我尽量用那么有限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回应。最直接的体现是,班上的同学之间会互相加ins, whats app,只有中国学生是不用的,要加同学还得专门下载并注册一个账户,这在社交中显得与众不同。我只得耐心地告诉他们,因为我们国家人口特别多,一个城市的人口如同一个国家。
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已经非常先进,所以,对应每个工具,我们都有中国版。恐怕能听懂并理解我这个解释的人也不多。当话题涉及到文化领域的时候,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就凸显了。在音乐和美术方面,国内教育对西方的介绍还是挺全面的,即便作为一名工科生,我多少也能数出一些西方古典音乐家、画家,流行乐乐手。但他们对东方的作品认知一片空白。就拿东西方的电影举例,华人圈艺人和中国电影,认知最高的是李小龙。在国内被公认的“国际影星”成龙,却只有一个日本女生了解。
除此外,任何影视作品和人他们一无所知。我见到中国同学丹尝试用一份PPT介绍电影百花奖,同学们好奇地问,能举个例子,哪位影星曾经参加过吗?她顿了顿,一时语塞,我也不敢出声。说实话,这奖在国际上没什么影响力啊!再说说科技方面。前两年,马云携阿里巴巴在海外开了几场峰会,我都在当地做阿里的活动直播。所到之处,人潮涌动,当地商界朝圣般地来看,国家总理、市长都会到场参会,他们对中国的电商发展速度及先进程度赞不绝口。可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讨论亚马逊的电商新技术时,我才发现同学们居然都没听说过淘宝。在另一次讨论最新交通技术的话题中,谈及超高速铁路技术,几位同学都指着日本姑娘说,你们国家已经率先有应用了对不对。对此,我咂舌不已,中国的高铁里程占世界的2/3,复兴号已时速350公里。
我以为中国电商技术和高铁技术领先世界,影响力一定是席卷全球的,可原来,普通民众对此并不了解。在这些浅浅的交往中,我深深的意识到,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首先要有更开放的全球观,建立在客观的评价上来建立民族自信。这样才能不只通过经济实力影响政商,更要通过文化实力影响民间。 语言篇入学的时候,经过简单的笔试口试,将我分在intermediate+(中级+)的班。我惴惴不安地跟着听,上课的感觉犹如气喘吁吁踩着单车在追逐开汽车的老师。
我的同学看起来与老师做英语交流并没有什么障碍,并不像我,说句话脑细胞要运动半天,别人开口我就得parden?在短暂的无所适从之后,我开始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为什么我会被分在这样的班里?这不得不说,中国学生考试确实训练有素。阅读理解和听力都是选择题,经过十几年学生时代的折磨,我有一种挑答案的敏感。而在口语测试环节,面对老师的提问,我会象面试一样告诉她我的想法,似乎也中规中矩。
对比西方同学,我们的英语教育中,语法和词汇的发音是相当好的。特别是发音,几乎每个中国学生都能说不错的音标音,毕竟我们的年代是从音标开始学英语的。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扎实,每个学生付出的汗水无需怀疑。可是,这样的方法真的对吗?看看听说应用就知道差距了,这方面亚洲学生明显被甩好几条街。
这里我谈谈对于一个入门级学生的感受:
第一,中国语系与拉丁语系的思考逻辑不同,所以我们无论听或说都要经过翻译过程,这个翻译过程降低了听音的反应速度。而经过翻译的“说”,常常用词不准,或句子表达结构很奇怪。比如,中文中“难过”、“伤心”、“悲痛”、“失落”、“郁闷”,我们能体会到细微的差别,在不同的语境下会选择相应的词来表达情绪。可是如果这样去翻译成英语,挑哪个词最恰当呢?还是一概sad就凑合了,显然,英语人群也有一样的复杂情感,得用不同的表达,不一定能够一一对号入座。
第二,中国象形文字,让我们的大脑对“图形”而非“发音”敏感。中国的电影电视打字幕是标配,我们习惯用眼睛一扫就捕捉信息。所以每次听到一个不懂的单词,我第一反应是问问怎么拼,总想还原它的形状。而英语电影电视没有字幕,他们快速通过听去理解信息。拉丁语系的同学听到新单词的时候,会通过发音去记忆。
第三,发音问题。在这样一个“世界口音”班里,我常常一听他们蹩脚的发音就眼冒蚊香。但英国老师以及他们之间却能全盘理解,而我说话他们常常是听不懂的。
据我的观察,这里也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单词发音与句子发音是两码事。亚洲学生通常语调平淡,介词助词连词一概平等,弱读爆破连读也并不重要,我们的听力适应这样的表达方式,自然难以适应部分被吃掉的音。而实际上,想想我们听广东版、浙江版、河南版普通话,是不是只需要抓住几个重点词就懂得了呢?因为虽然发音差别大,但大家的语言结构和思维逻辑是相同的。那些法语、西班牙语学生听英语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另一个是因为个别音发音错误,比如r / l / v / th / ʒ 等,还有重读音节错误。在人名和地名上,由于中文都音译成汉字,导致沟通常常不在一个频道上,比如和他们谈“巴西”、“莫奈”、“滑铁卢”和一堆外国同学名字的时候,我真是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这和老外读中国人名,不懂得四个声调差不多一个意思。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会直接导致说话别人听不懂。接下来,词汇量也是短板。我发现欧美学生的词汇量远超我们,有可能因为他们本身很多词就相通,或者他们接触得更多,毕竟在互联网上全球使用着同样的平台。而中国学生是靠背单词书来记忆的,极其辛苦、枯燥,还总是忘记。
我想,能够听音去识别单词可能是改进的方法之一,另外,单词要在语境中学习,需要多阅读让单词来混个脸熟,并准确把握含义。如果可以的话,查词尽量用英文解释和英文例句,尝试少用直接翻译过来的中文。
心态篇
最后,再说说学习心态。临行前,儿子象个小大人一样嘱咐我:你出去学习要当玩一样,才能学好。如果你总觉得在学习,肯定学不好。看似童真的话,两周后我却觉得受用非浅。我儿子的这一代有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入门的时候就是与外教游戏,学校课本也会选择英文原版,从小又有很多海外游历的机会。所以孩子们更懂得将语言当作一个工具来看待,交流是他们最大的诉求。而我小时候,考试才是最大诉求啊!正因为如此,我长期带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来看待这门课程。
当生活因为你多一个工具而变得更加有趣味的时候,抵触没有了,学习自然更快乐,更容易坚持。在学生中,我也看到有这样两类中国人,一种在“游”学,另一种在游“学”。前一种多少有点土豪感,爱吃爱买,上课、作业都无所谓,这样的经历当然也是不错的,只是学业要快速进步就难一些了。而后一类自带学霸体质,对待学业很是用功严肃。举个栗子,我被老师提问的时候,如果没什么想法或者听不懂,就大声回他“对不起,我不懂”,然后不好意思地做鬼脸笑,常常引得全班哄堂。但如果碰到过这类学霸和我一组,我就会被嫌弃,觉得拉低水平,他们会问我:“这有什么好笑的呢?”学习到了他们这儿,变得特别沉重、特别有压力。
我倒是觉得,成人学英语,不是在高考战场上厮杀,似乎也不必凡事太过较真。用轻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在不断跌倒中建立永不言败的自信,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学习。分析清楚上面这些原因后,我忽然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像开始想象的那么差。在个别点上稍加注意,我也能基本符合upper intermediate(中高级水平)。此前,多次入境海关问我住在哪里,来做什么这一类问题时,我都经常听不懂。当我离开伦敦的时候,已经基本能够靠自己的交流搞定吃喝玩乐,有时候还会和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虽然免不了经常让他们再说一遍。这并不是因为在两周时间里我快速进步了什么,而是我琢磨出了方法论,在重组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基于这些粗浅至极的认识,我总结几条心得:
首先,让大脑适应。努力让自己丢掉大脑翻译的过程,尝试用最蹩脚的英语和肢体语言去解释。多与不懂中文的人交流,他们不一定能够帮你提高,但能够帮助你丢掉中文思考。
其次,让肌肉适应。看听英文原版,尝试复述,让口腔的肌肉开启另一个频道。
再次,让眼睛适应。保持阅读,不需要将整篇的词查清楚,通过只查关键词,快速通读把前后文的大概意思搞懂。
最后,让心态适应。轻松地享受学习,以了解多元文化为乐。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可以成为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最后,再来说说我游学所在的伦敦——充满迷人魅力的城市。这个城市有着两千年的历史,近两个世纪以来留下了强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气息,全城遍布各种主题的博物馆和古老的建筑。在当今世界上,又是首屈一指的金融、文化、教育中心。这里的人们徜徉在浩如烟海的藏书中,在北大西洋温暖湿润的空气中,悠然而古板地生活着。相信每个曾经来过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作为一名短期的“海外游学生”,我能告诉大家的是,EF伦敦的老师热情风趣,会为我们每个学生带来愉快的游学经历。来自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同学欢乐友爱,能带来不一样的友谊、更开阔的世界观。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