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习服装设计的同学会将标题所及院校填写在同一张“理想院校”清单上,然后再批次选择几所其他院校,使得申请院校数量直逼10+。而这样一张清单的存在,也是其中多数同学的安全感的一大来源:我多申请几个院校,分成几个等级,总有一所会录取我。
然而,今天要给大家泼上一盆冷水——抱有这样心态的同学DIY完成作品集创作,0 offer是最为常见的命运。究其原因,一言总结:对于院校了解太少。如果大家不信,可以暂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查看自己的“院校常识储备”:
同为英国院校,CSM、RCA的区别在哪儿?
英国院校和美国院校在教学上有什么不同?
parsons challenge是什么,为什么要提交这项内容?
同是作品集,申请LCF和安特卫普在页数上是否有不同?
面对暑假这样一个作品集黄金创作期,距离deadline前的黄金100天,如果大家仅凭名气选校,对于这些问题还没有认清,申请危险指数极高。今天的文章,汉艺老师全干货讲解服装院校及选校,帮你理清选择院校的方法,助你的名校申请一臂之力。
01
口碑极高的名校
“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适合”
关于院校风格,网络的四通八达早就分析了很多,接收这些轰炸式的内容,让同学们在选校之出便有了很多印象标签,比如“CSM=天马行空”、“美国=商业”。而学生自己该如何去获取这些院校更多层次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实践到自己的作品集创作中,却少有人能够给予一定的指导。接下来汉艺导师便与大家简单分析:
在申请中,有些院校会要求大家在作品集创作之余,还需提交其他project,较为熟知的便是parsons challenge以及FIT的sewing project。而这两者并非简单做一个项目即可:
如此大家也可以看出,虽然同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校,便可抓到一些parsons及FIT在考察重点上的差异,而这些考察重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应大家将来学习内容,所以你更适合什么样的院校,更想学习什么样的内容,以两个附加project也可以看出一些划分。
而不同的国家,教育风格和文化习俗都有所不同,比如英国院校更多强调创意新颖度和思维深度;美国则更注重于时尚产业接轨;意大利和法国则对传统高级时装方面有较高造诣。而同一国家下,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以英国为例,最为人熟知的便是CSM及LCF,但两所学院的学术风格却大相径庭:
CSM以激进的艺术风格为基底,鼓励学生用艺术语言去表达个人情感,注重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培养。可以说,在圣马丁,服装设计早已经不再只是功能性的设计。
然而距离CSM地铁不过20分钟的LCF却是世界上包含时尚产业课程最为细化的院校,在这里,你可以追求疯狂的廓形,亦可以和Stella McCartney和Alexander McQueen的御用版师共处一屋学习行业中最精细的制版过程。
以上举例,大家也可以看出,申请院校,名校光环底下有太多需要大家去了解的东西,如果不加了解便就作品集一同乱做,最后的结果,便不言而喻了。
02
二次筛选
“作品集创作中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正如开头所言,许多同学选择院校时,会对院校进行一定分级,第一梯队基本是以下五所:CSM、FIT、Parsons、LCF、安特卫普。入学名校是每个同学的愿望,而帮助大家实现该梦想便是汉艺教研团队的责任,而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到个人风格及哪所院校最适合学生,更是我们的使命感所在。
在总结翻阅学生本科毕业作品后发现,多数同学在大三期间其实已经有了个人风格的影子,但由于国内当下碎片化的教育,大家并知道如何去系统且深入的做设计,亦不知该风格是否适合自己,多数作品时无人帮助的情况下的尝试,都是浅尝辄止而已。
因此,作品集创作阶段,便是大家对于个人风格及院校的二次筛选和探索,在汉艺一年间,每个同学都会经历广泛调研、反复试验,渐渐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风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的过程,最终锁定的院校中,offer回传率近乎100%。
以今年成功申请到每年只收1-2中国人威敏斯特大学的G同学为例,其在刚到汉艺时目标院校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为CSM。但在作品集创作期间通过项目创作过程了解到,自己更适合与时尚接轨但仍旧保留一定艺术性的设计方向,且希望自己能够同时了解男装女装两个方面,伦艺的两所院校对其而言,都不是最优选择。
因此在和自己的主带老师多次沟通,且通过项目不断揣摩尝试风格的过程中,G同学最终选择在众多offer中选择了最为低调的威敏斯特大学。而关于威敏斯特大学这所院校的厉害之处,以下两篇文章看完,大家必然可以有所体会: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