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学选择英国留学的同学都有着这样的顾虑:英国留学有的硕士才读一年,相对于国内三年和美国的两到三年,少了很多时间,这一年中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文凭的含金量到底高不高?
事实上连牛津剑桥的硕士都是一年制的
正因为一年制的项目,整个学习内容被压缩到非常高效,不仅不觉得水,反而在读的过程中 感觉“毫无喘息之机”。
而平时上课,大体看来每周会有 200 页左右的阅读量,而且因为是小班授课,所以 seminar 这种一定要发言的场合会让你不得不认真阅读 reading 。
考试大概在 5 月底 6 月初结束,之后会有短暂的喘息之机,然后 9 个月长度的项目会在 7-8 月交论文,而 12 个月长度的项目则在 9 月初左右提交最终论文(长度最少 1 万字,也有的学校要求 3 万字)。
这样看来,无论是 9 个月还是 12 个月,项目是非常非常紧张的,除了在认真上课下课读 paper 之外,还有各个假期都是在准备考试和 assignment 之中度过的。唯一大考过后的暑假也要用来写论文,找工作,真的完全不轻松。而且学习的内容一点都不比一年半甚至两年长度的项目少。
时间长短不等于学习效率高低
很多人都质疑一年这么短的时间真正能学到什么?这种质疑暗含的一个逻辑是时间=效率。
但事实上学习时间长短≠学习效率高低,有些人读了四年大学也没学出个所以然来,有些人读了三年硕士同样无太大长进,归根结底学习效率要依靠课程设置和自我督促。
从课程内容来说,英国授课型硕士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充实的,学习的时间并不少的,只是把假期压缩了而已。
下面是爱丁堡大学MSc in Management的课程安排和学期时间,可以看到一年的时间里只有两次长假:
一次是从12月21日到1月16日,一共是25天的新年假期
另一次是4月份有11天的春假,总共加起来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相比国内超长待机的寒暑假,英国留学生简直要哭晕在厕所。
再来说课程安排,每学期大概有4-5门课,看起来不多,但每节课基本都有几十页到一百页不等的reading材料要读,还隔三差五写论文,准备考试,所以去英国留学的同学普遍哭着喊着说:“时间不够用!不够用!” 每天被课程强制摁在学习的海洋中无法自拔,图书馆成了first home,而宿舍只是second home。
所以学习时间长短不应是评判项目好坏的标准,否则的话美国那些1年、1.5年的项目比如MIT的金融硕士、哥大的金工硕士也都算是很水的项目了?总体来说,英国的一年制项目注重实用性,节约时间成本,干货并不少。
大学录取讲究的是fit
诚然申请英国不需要GRE这样的学术考试,难度小了一些,但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进。首先排名靠前的学校都要求雅思在6.5/7.0以上,有些还要求单项不低于6.0/6.5,这对学渣来说已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了。
其次,学校对本科成绩同样有较高要求,不少项目要求本科成绩达到二等A类荣誉。
另外学校在考察申请人背景时并不是只看雅思、绩点这些硬性条件,还要综合考察你的个人背景、实践活动、导师评价等软实力。大学录取讲究的是fit,也就是说你的气质和学校的气质要相符,录取你能为学校创造价值。
必不可少的材料
首先是文书;
第二点是老师的推荐信;
第三点需要本科的成绩;
第四点就是雅思成绩;
有些会需要GRE成绩。
总体的建议确实是要早早着手准备:比如说专业文书要早点进行,最好是在大学开放申请前就把文书写好。
向老师要推荐信的时候也要早一点,因为老师不可能等你。可能那段时间是大学假期,可能他要去度假,如果你找老师找的晚了,他可能也不会回邮件,所以导致推荐信会会比预定的时间要晚。
语言考试这些肯定也要早做准备,只要大家出国的意愿并且有时间的话,就可以早点把雅思成绩或者gre考出来,方便以后用。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