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教育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7年发布的报告《全球流动青年:美国国际中学生的趋势》显示,来自中国的学生继续推动着美国国际中学生的增长,中国学生占美国所有国际中学生的42%。从2013年到2016年,留学美国的中国中学生人数激增了48%。
而SSAT考试,这门由“小常春藤”之称的十所顶尖私校联合创办的标化考试,已被北美上千所私立中学采用,是低龄留学娃出国的第一道门槛。
同时,也因其考试时间灵活,考生来源国际化,难度含金量高,越来越被家长认可。即便没有留学计划,很多家长也选择让孩子参加SSAT考试,通过它检测日常学习成果,这俨然成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趋势之一。
升学第一道门槛,地位不会变2018年夏天,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声明,本科申请将不硬性要求学生提供SAT考试成绩。同样,包括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等在内的常春藤盟校,也都做出了弱化SAT或ACT等标化成绩的决定。
这一现象是否预示着,申请美国私立中学的SSAT标化成绩,是否也将变得“可有可无”?毫无疑问,SSAT依然是申请美国私校必须提供的标化考试成绩。对于美国私立中学来说,SSAT依然是他们录取学生时最主要的学业水平参照。
SSAT,考试内容分为写作,数学、词汇、阅读四大部分,主要测试学生的数学、英文程度及理解力(作文不记分)。中国学生在SSAT的数学部分表现优异,但在高度依赖英文水平的词汇和阅读部分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提高英语水准是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除了学业成绩,美国的私立中学也会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意味着除了递交SSAT成绩,学生还需要提交平时成绩,论文、老师推荐信、性格测试快照,以及参加面试等等。
当然,许多学校愿意根据潜力录取学生,即使成绩和考试分数都不高,学校也可能会给学生一个机会,只要这种潜力能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性格、课外活动或其他因素。
SSAT最大变化:加入性格测试EMA(美国私校理事会,SSAT的官方管理命题机构)新推出了一项性格测试快照(CSS,Character Skills Snapshot),这可以说目前看来最大的变化。
与SSAT一样,CSS也是EMA研发的测试标准,SSAT针对学识,而CSS针对性格。据CSS首席测试研究官介绍,性格测试推出的第一年,已经有500多家北美学校表示会采用这一测评结果,并有17000多名学生完成了在线测试。
对于考生来说,新增任何一项测评内容,都仿佛是给海外求学之路增加了一重“变数”。随之而来的,还有考生和家长的重重疑虑:主观的性格,真的可以被测量吗?怎样得到好的测评结果?
一直以来,北美私立中学不仅看重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认知水平,还很重视思辨力、价值观和自我认知。而比较传统的评估渠道,主要是学生的个人陈述、面试、以及推荐信等,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很难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学校都希望能有一种更为量化、客观的工具,方便他们招到与之匹配的学生。
目前,性格测试结果会通过7个维度展示:主动性、求知欲、开放意识、应变能力、自制力,社会意识和团队精神。
性格的构成很复杂,通过一套题目来确定性格听来不可思议。但CSS首席测试研究官表示:“我们设计的题型,让学生很难在测试中实现自己的倾向性。”
举个例子——
以下最符合自己、最不符合自己的选项分别是?
A 谋定而后动,行动之前想得很透彻
B 我可以掌控一些压力很大的环境
C 我更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而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你会发现,以上所有选项都是非常正面、能够被社会认同与接受的陈述,任何选择对于学生来说都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所有的考题,只是对孩子性格能力的真实反映,而性格本身不分好坏。所以,学生只需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答题即可。
另一方面,性格测试结果,也能帮助申请学校和家长更了解孩子,根据测评报告,为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性格塑造和帮助,因为青少年的性格正在动态变化当中,我们看中学生不断发展中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关于性格的固定结论。
与此同时,为了更适应中国学生,性格测试还将进行本土化探索。并尝试推出中文版本,题目内容将更加符合中国文化语境。
TOP私校如何挑选出他们所青睐的学生?
对于北美私立中学的招生特点,CSS首席测试研究官不止一次用“大拼图”来形容。
在申请过程中,除了SSAT成绩、校内GPA分数、学生的个人文书、学校的推荐信、家长文书、面试表现,如今还有CSS性格测试报告,每个环节都是展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小块拼图。
与国内学校对英文、写作、数学等学业能力的高度重视不同,北美私校更为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成长为坚强乐观、有内在学习驱动力,善良诚信的良好公民。在他们看来,性格技能的培养和人格塑造,才是私立学校最重要和最引以为豪的部分。
Google曾做过一项研究,调查自己最好的员工所具备的8项特质,并按重要程度排序。结果,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能力排在最后,而排在前面的,均是以下“软能力”:
1.你可以去教别人,能够倾听交流
2.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并能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3.能支持你的同事
4.具有批判创造性思维
与此对应,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就业前景报告》显示,到了2022年,与批判性思维、创造力、领导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等相关的“软技能”,更加不可或缺。
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未来所需要的知识架构,不仅包括基础学科,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性格技能,同时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胸怀。日常培养中,对学生品格的塑造,提供多元文化的经历和交流,比应试能力更为重要。
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参加一场国际化的考试,就和海外留学和国际游学一样,都是为了见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不断调整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