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几道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KDSE)的通识“高考”题,你会做吗?
在香港,无论入读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都要面试,且题目都古灵精怪,难度毫不亚于大人应聘工作。众所周知,诸如此类的考题并不像“1+1=2”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知识上的考察,但这种题目却可以考察孩子的许多素质。因为当你问一个12岁的小学生,“一本书和一朵云有什么相同”,你可以看到的并不是他在学校成绩的排名,而是他的知识结构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当你问一个4岁的孩子,"外星人长什么样子“,你可以看到的并不是他掌握了多少个汉字、会背多少首古诗词,而是他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以及他是否属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
正如香港一位升学专家所说的:这些创意类考题,非尖子型的学生可能更有优势,那些死读书逆来顺受的乖学生,恐怕会对此类的考题感到无从下手。
除了在面试中考察学生两文三语(英文、中文,英语、粤语、普通话)的基本能力,近年香港入学面试题目越来越倾向这些加入了通识元素的题目。
事实上,不但中小学及幼儿园如此,从2009年开始的香港新高中学制已将通识教育列为必修科之一,相当于香港高考的“香港中学文凭试”也把通识教育科目列为四个“核心科目”之一,将其列为入读香港本地大学的门槛,而香港的各所高校也都早已设立自己的通识教育部。
若干年前,当欧美通识教育改革纷纷进入成熟阶段时,香港高等学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也开始把握机遇,着手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
香港近代高等教育发轫于1911年英国人建立的香港大学,至1963年中文大学建立及后来的学院的升格,香港高等教育在中国和英国文化的聚汇融合逐步发展,所以可以说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秉承了英国以“博雅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模式。
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又称“通才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主教育”理念。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些欧美学者认为学术分科太过专门,学生往往只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导致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即向学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而不局限于某一专业的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于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通过让学生学习理科、文科和体育学科,来发现自身天赋、技能与兴趣,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建立自信,发现兴趣,激发他们的成功欲,帮助他们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也许是歌手,是演员,是足球运动员,是政治学者,是工程师,是律师或者是老师。这种教育就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独立,塑造自身性格,最终发现自我。
通识教育不仅在识,更在于通,在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应用。在今天,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在孩子的基础教育中被呼吁。
在谈及“通识教育”的时候,大多数人脑海里联想到的就是美国主流大学(特别是著名的私立大学)入学时候是不分专业(major)的,前面两年课程的选择比较随心所欲,直到三年级,学生才选专业课(major),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源自美国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推崇,所以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机会。
而相比之下,英国大学似乎就显得专业性强了很多,那是不是英国教育不重视通识教育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英国不仅重视全人教育,而且甚至早在GCSE阶段,英国私校就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渗透进了教学中。
通识教育一直以来是英国私校的最佳标签,私校教育是英国精英阶层子女成长必经之路,是培养绅士淑女的摇篮,在英国私校里接受教育的孩子,最终会成长为有创造力,有想法,能够发现和欣赏美的时代精英。
如果一窥私校的教育理念,就可以感受到私校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
反观伦敦地区有名的几所公立Grammar School,教育理念和目标中主要的就是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或者academic excellence)。
可以说私校的教育是强调全面发展,而公立grammar school是目标化注意力集中的来实现academic excellence,这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St Paul等私校不参加按照考试成绩的排名榜,因为academic excellence不是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把academic excellence看太重可能还会影响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
如果总结一下英国私校的通识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不再一考定终身
通过英国中学课程考试,全球有超过 1.1 万所大学可供考生选择。而且,考生可以重复考试每一个单元。
以数学证书为例,通常学生要参加 6 个单元的考试,每一个单元一张试卷,学生可以每个单元重复报考,直到考到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止。
目前,英国中学课程考试每年有 3 次全球统考机会,学生不再担心考试跨度大而影响后续课程,一次考得不理想,三四个月后可以重考。
2. 考试科目自由选择
考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并从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考试科目。英国中学课程考试科目不受限制,这很适合中国学生。中国学生普遍会选择数学,并且 90% 的中国学生选择数学科目后都可以得到 A 的成绩,远超英国学生水平。
3. 成绩划分科学完整
英国中学课程考试的成绩用 A ( 90 分以上)、 B ( 80 分以上)、 C ( 70 分以上)、 D ( 60 分以上)、 E ( 50 分以上、) U ( 40 分以上)来代替,而且只要达到每科 90 分以上就能够申请全球顶尖级名校。即便只有 40 分以上,学生也可以找到对应的学校。因此,就看学生如何考出好成绩了。
英国中学课程考试的优势在于,不断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英国高中课程不仅在考试层面体现出先进性,还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英国高中课程开设艺术与设计、戏剧、经济学、商务,不仅从自身素养的角度设置课程,还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高中课程作为理想的高中学术课程载体,有着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与美国高中课程明显不同,美国高中课程并不统一,故而缺乏公认的权威性,即便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 AP )也存在州与州之间的差异。
对于那些对英国高中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建议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不要把时间过多地放在“死读书”和“读死书”方面,否则会错过英国课程的精华所在。
就像《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序言里说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人”(Whole Man),而全人等于“好人(good man)+正直的公民(Good Citizen)+有用之人(Useful Man)”。而现在这个时代比任何一个时刻,都更需要通识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领导力的培养。
我们需要学习英国教育,尤其是私校教育的精髓所在,有意识地将课程渗透进通识教育表达的教育理念,并增加动手实践的知识和课程,让这些好的变化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兴趣和目标,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才会靠近教育的真正旨趣。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