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Edward Jiang同学。Edward目前在波士顿学院就读,主修德语,并希望辅修计算机和新闻学。Edward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充满活力,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的人。他永远都在做一些什么事情,或者在去做一些事情的路上。惠顿高中和目前的大学的求学经历希望对各位学弟学妹有启发。
问:请对在惠顿高中的生活做一个大致的介绍,具体可以谈一下当时学习的情况,参加过的社会服务工作,社团参加情况,以及各类学术活动和获奖的情况。
答:我在惠顿的学习一直都还不错。从2015年-2018年,每一年我都上了High Honor Roll (高级荣誉名册)。 刚来到惠顿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去学习新的知识。我在惠顿的学习一直都还不错。我在这儿学到的东西相比起国内感觉也更实用。
比方说,在历史课上,Ms. Rinker 和Mr. Jasper教我们辩证的思考,研究不同的史料来得出最后的答案。我们有时还研究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设想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办法。英语课不再是原来纯数的死记硬背文章和单词,而是阅读并且讨论,分享和接纳不同学生的观点。我记得有一次在Mrs.Traylor的课上我们角色扮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让枯燥的文字活灵活现起来。我在惠顿时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提高了很多。化学课里,Mr.Mack 经常会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并且让我们做有趣的实验。所以我们不但会应试,而且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于科学的兴趣。出于对化学的喜爱,我十二年级又加修了AP Chem(AP化学)。我的美国好朋友Jared也因为喜欢这位老师的课,现在在印第安纳州的一所理工学院学习Chem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程)。
在非学术性的技能方面,惠顿也让我大开眼界。第一学期我因为Mr. Hockett的 Intro to Media Art课爱上了摄像,于是自己课下学习,练习,并且有幸去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夏校,学习胶片摄像技术。在那里,我又认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我还用自己的摄像技术给学校,教会,朋友免费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十一年级上学期我选修了Mr.Stolter 的Python Programming, 眼镜蛇编程语言。在这节课末,我编制了一个多人游戏,于是感觉特别自信并且培养了很浓厚的兴趣。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编程,我又荣幸的参加了哈佛大学的夏季学校,学习了C 语言。直到今天,惠顿所教会我的能力还在帮助我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我在周末都会去教会做志愿者服务。我还在惠顿的寒假学期去了海地和多美尼加共和国去做事工服务。在课外运动方面,我参加过网球队、田径队、越野长跑队、我还是惠顿高中的编程俱乐部创始人之一。
问:你是否可以谈一谈你现在就读的大学和所学的专业?
答:我现在就读的学校是Boston College, 波士顿学院,传说是一所“新常春藤名校。”我的学校环境特别好,在小山丘上一到秋天就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大自然围绕着,校园里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就在这其中耀眼的矗着。欢迎所有惠顿家长和我联系并且来这里参观!
在这里我学习的是德语专业,并且希望辅修计算机科学和记者。我同时也在不断的尝试新的领域,看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毕竟要学的有劲儿就要爱上这门学问。
问:在进入大学后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方面会和高中阶段有很大的区别吗?
答:说实话,大一这一学期以来,我觉得我现在像是还在高中上学一样。惠顿作为一个大学预备学校,老师们都特别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衔接高中和大学学习生活。因为老师当时就是用大学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我在大学并没有感到有任何学业上的不适。我尤其觉得现在的教课和学习模式和十一,十二年级的高阶课程,比如AP课程,不相上下。
但是不管怎么说,大学还是有他不同的地方。主要就在于对于自由时间的分配以及专业的选择。大家都说在国内一上大学学生们都撒花儿了,在美国也一样,只不过程度可能没有国内的花儿散的那么开。我的课程表就在下面,这里你也能看到,课也挺多的,但是有大把的小时来供自己支配。我觉得在大学学生学习的好坏就取决于他们会不会合理支配这些空闲时间。高中的时候每天都上同样的课,并且每晚都有作业要完成,学生们有老师督促。到了大学,有可能一个论文教授会给一个月的时间去写,教授是不会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去完成的,于是这种时间的安排工作就落到了学生身上。来到学校之前,我读了一本书叫做How to Be A Straight A Student in College, 《怎样在大学成为次次得A的学生》。作者是成功的MIT和Dartmouth毕业生。在书中他讲了很多应对大学学业的方法,包括怎样把大的论文拆分成小的作业,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怎样做笔记等等,对我帮助很大,所以在此推荐给各位同学。
对于我来说,专业其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话题,但有时它也能激起我学习的动力。是学文还是学理来到了大学以后发现不光是国内的孩子在高中时面对的问题。对于文理都各有所爱的我来说,到底选择哪一个爱好,又成了一个大问题。在这之上,如果再考虑就业时的专业可用性,那就是难上加难。但是,在波士顿学院和其他任何大学肯定都有很多的专业辅导老师。每当有疑惑的时候我就找他们聊聊,看看自己到底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在还没有完全决定的时候,我觉得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上一些必修课,同时选秀一些感兴趣的课程。这样既不当误时间,又有助于发现兴趣。
问:你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在文化上和生活节奏上?
答:我在大学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如果非要指出一点的话,那估计就是食堂饭菜了吧,不过不喜欢学校伙食是所有大学生的通病。
哦,对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也在调整的地方就是怎样面对身边这么些有才华,有能力的新学神们。刚来到大学,我就发现学生们是有多么的多元化,并且是一个比一个聪明。光把眼光停留在现在肯定是比不过人家的,于是这时候制定一个可行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且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努力才是能和同龄竞争者并肩的方法。以前在国内的时候老师给我讲一句话现在用上挺好的,就是“不比成绩比进步。”
问:你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答:我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不能把时间安排到佳。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在不断的赶作业,而不是让作业为我服务。我最向往的时间安排是可以在巩固学习的同时给自己留出很多空闲时间去社交或做我很想提升自己的事情。
解决办法:学习的时候完全专心,早上给一天制定一个时间表,用本子记录要做的作业和想要做的事情。
问:你觉得在惠顿高中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你现在有什么帮助和影响?
答:学习方面的影响大概在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里回答过了,那我就讲一下惠顿对我在做人上的影响吧。
在来到惠顿之前,我一直都特别迷茫。因为我知道按照“社会标准”我要怎样说话,怎样思考,怎样做事,但是这个标准没有个界限。在国内初高中,我看见了我好多同学抄作业,作弊,撒谎考了好成绩以后还被表扬我就心里非常困惑,我想“如果这样就能蒙混过关的话,我为什么还在这儿坚持着自己诚实的底线?我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一直在寻找这个做人的标准和人生的道理的我一来到惠顿就被这里的基督教所吸引。我的首先感受是“喔!这里的孩子们都好善良啊!”。然后我就开始寻找这背后的原因。在圣经中,我读到了上帝对人类相处的教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爱”。并且上帝说不管有没有人看到,你都要爱别人,因为这样也是在为自己在上帝的国度积累财富。我立刻就被这个概念打动了,同时也明白了我的美国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友善。想起自己之前因为坚持原则而受的屈辱,我也已开始看之如云烟。在我脑子里的唯一一件事儿就是怎么去继续把这种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真诚的无私的奉献。这个过程不是一直都很容易,但是我有这么多关心我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同学来开导我,就能一步一步走过来。
就这样,我和很多老师,同学建立起了很深的情谊。我也发现自己在社交,学习,做人方面因此而发生的巨大改变。这些改变伴随着我来到了大学,我也坚信他们会伴随我直到永远。
问:你有没有想对现在的惠顿高中国际项目中的学弟学妹们想说的话?
答: 有,那就是广泛的尝试新鲜事物,不停的读书,并且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尝试新东西可以让你更早的发现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对大学,择业帮助会很大。但是也不要急,因为时间还多,路还长。大学里面的新东西可能要比你一辈子接触过的都多,所以不用担心。
要多读书的原因是在大学里至少60%的作业都和阅读沾边儿。如果读书慢,阅读理解能力差的话,在大学里会很耗费时间,很吃亏。我建议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题材后就不断地读。这样阅读,词汇,理解能力,写作都能一起提升。
在面临人生中这么大的选择时,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我觉得在这件事上不怕过分积极,就怕有点儿消极情绪而打消努力争取的念头。我当时申请了23个学校,抱着的就是一个“这个不进那个肯定进”的心态。申请确实不好填,但是凭着这个想法,我还是都一一完成了他们,最后被成功接受入了期待中学校。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都申请20多个学校,但是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否定自己。
问:你有没有想对现在正在考虑出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答:有。首先我希望各位准备出国,尤其是来美国上学的朋友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出国的目的,决定以后就要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耐心,也需要很多的勇气,因为留美学习不仅仅是在学业方面的锻炼,更多的是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么对自己更加了解的过程。有太多时候你要break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去和不同的人沟通,或者去调整自己的状态。起初,这可能看起来是件天大的难事儿,但是就这样不断的挑战自己才能取得想要的胜利。
其次我希望准备出国的同学们早早开始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记住这个公式:出国留学 ≈ 出家牧羊
自己踏出国门以后就和父母说再见了,一天到晚在也没有跟着你后面唠叨的妈妈,和严厉呵斥你的爸爸了,所以自己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见到了太多太多因为没有父母监督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学生,浪费了很多大好的光阴本可以用来提升自己人生的高度。因此,趁着还在家,多从身边的长辈们取取经,看怎样才能让自己管住自己,从而达到出国留学的目的。来到惠顿以后也要不断的和老师们,住家沟通,以好再接再厉,继续进步。
问:你是怎么决定出国留学的?描述当时出国留学的思路和过程。
答: 我当初决定出国留学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在问题6中提起的原因。其次就是我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中招体育考试完以后我就特喜欢长跑,一次跑个十公里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因为国内教育(河南)不允许足够的课外活动时间,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而且我知道美国学校很注重体育运动,所以选择了这里。
初中和高中期间我渐渐意识到我的世界里除了我没有别人,因为我永远是在做题做题做题而没时间干任何其他事情。想要用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却成了困难。我记得我高一的班主任因为我想号召同学们和我一起去一个孤儿院而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不务正业,并且告诉那个跟我一起的同学说不要和我这个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会把他带坏。当时我非常气愤,加上其他很多事儿就和我爸妈一致决定辍学来惠顿。
最后一点就是因为我想学一些对我有用的知识。也不能怪国内的教育,因为毕竟要从这么多人中选拔出来有能力上大学的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对孩子的教育仅仅就停留在了数理化学术活动题的做法记忆,语文字音字形的矫正,英语的光读写不听说,地理和历史的死记硬背,那教育就是迷失了它真正的意义,偏离了它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的同时教会他们实用的知识的本初。
问:开学之前有没有参加SEI?是什么体验?SEI有没有帮你为美国留学做更好的预备?
答:参加了,我当时特喜欢SEI。因为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并且学习到了很多美国生活和课堂礼节。是在SEI我明白了要想在美国生存,自己就要be proactive 并且在很多事情上take initiation。我建议所有第一次来美国上学的伙伴们去SEI。对了,在SEI最后还有一个才艺表演,我当时没有才艺,就报名扭了秧歌,今后希望可以看到你的精彩节目!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