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申请艺术留学,现在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各位同学和家长眼中,一旦下定决心,便会消耗很多心力在:
如何选择一个有前景的专业?
这个专业以后学着容不容易?
我之前所学对此有没有帮助?
......
这些问题大都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或关乎未来规划,或关乎薪资待遇,没错。但任何领域的人才分布都是以“金字塔”的方式呈现,能力出众、报酬丰厚的永远是站在塔尖上的少数人。对我们真实重要的却是: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愿意为此付出一生。
参与艺术留学教学至今,康石石接触过大量转专业的留学生,他们当时都站在过难以抉择的分叉口:
转专业,真的会耗费如此大的心力与勇气吗?
也许未必。。。不过是转专业的第一步不会迈罢了:
首先,步子别迈太大,容易卡裆
其次,步子别迈太小,跟没迈一样
最后,步子还不能迈错方向,否则白迈
但其实跨转业申请大可不必焦虑,我们下面一点点看:
一、转专业,真的别愁不会画画
“老师,我零基础,完全不会任何画画,转专业是不是不太可能啊?”
对于想要转向艺术设计类的同学来说,转专业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手绘。但手绘真的是转专业的第一步吗?关于这一点,康石石曾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会画画不等于会设计。对于国外院校来说,手绘更多的是一种表现技法,对于设计这样的视觉科系,掌握一定程度的手绘确实会对图面表达有一定的帮助,但前提是,你需要有可以表现的东西,同时,去思考这个作品用手绘表现有什么好处,是否有更恰当的表达方式。
例如,这两年十分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喜茶,其logo就是一个简单用几笔寥寥勾勒的短发女孩,作者的出发点是提炼人的共性,希望所有人看到这个Logo的时候,都像看到了自己,从而引起共鸣,这正是利用了手绘有温度的特点,但这一切都基于前期的品牌理念,否则,创作灵感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手绘技能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必要的,但绝对不是转专业需要考虑的第一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喜茶的作者icy也是一名跨专业爱好者,不仅身兼模特、插画师、活动创意策划等多重身份,极强的行动力,让她身上的标签还在不断增加。
图片来自网络
二、转专业,国外院校没那么严格
对于未知,人类有着天生的恐惧,这也正是多数转专业者难以攻克的要害:不了解目标专业,不了解国外院校的考学流程,不了解当下的自身水平和目标院校的差距......
其实,除了个别招生中规定不接受专业院校的学生之外,英美多数顶级艺术院校对于转专业的包容性普遍较强,从汉艺去年申请珠宝专业的学员来看,跨专业申请的学生占申请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而成功申请到的人数占据跨专业申请学生的百分之百。以16届伦艺LCC品牌设计专业研究生举例,全班58名学生中,本科背景的专业就囊括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电影、文学、动画、甚至还有金融专业。
即便是对学生专业基础十分看重的欧洲院校,转专业的申请仍存在一线转机。汉艺17届学员L同学便是其中一员。来到汉艺之前,L同学自身条件并不出众,手绘基础薄弱,为此,康石石及其调研团队为L同学针对院校制定了课程体系,在学习方法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最终,L同学成功将哥德堡大学的offer收入囊中。
L同学,获哥德堡大学、皇艺offer
三、转专业,先别着急囤书
很多勤奋的同学,在决定转专业的那一刻,第一步做的就是疯狂购入相关的专业书籍,入门书籍,买!爆款书籍,买!排行榜书籍大师倾情推荐,买买买!在拿到书后,就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Paul Rend 曾说过,设计师不要先画图,要先读书。这句话固然没错,从专业领域的角度出发,专业知识的补充与获取,确实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对转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未经过系统化的学习之前,盲目阅读大量专业理论的书籍,往往会导致转专业的同学对于基本的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仅凭一腔热情,很容易在大量专业性词汇与完全陌生的专业知识冲击下,丧失兴趣,甚至出现错误理解而无人纠正。
最终,仍旧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当然,康石石并非否定自学的价值,书,还是要买,专业知识,还是要读,但对于转专业的同学来说,这并不是最恰当的第一步。
那么转专业的第一步究竟是什么?
说来,答案也很简单——做项目。
行动永远比一百次设想来的更具体,更实际。于转专业的想法中苦思冥想,也不如从一个简单具体的项目开始,所获得的感受更真实。
手绘的风格千万种,哪种才最适合自己?在项目中去尝试;
世界上的专业书籍何其多,有针对性的阅读效率更高,理解也更透彻;
......
当然,在项目过程中,同学们应该严格按照项目流程:
1. 发现灵感
2. 前期调研
3. 确定主题
4. 深入调研
5. 灵感转化
6. 设计制作
几大项目节点,就像是一份专业指南,让同学们在迷茫中认识到,什么是主题,什么是调研,以及完成不同的项目,需要掌握哪些不同的表现手法等等。
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设计思维的培养,而设计思维的本质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什么是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这一连串的疑问,仅仅通过书本上的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而一个又一个项目,正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同学们会逐步完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最终,在越来越熟练的进程中,不断增强紧迫感,这就是让大家变得更专业的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好结果,不过是一个好过程的延续。
比如Z同学,本科就读于英语专业,对于想要就读的视觉传达专业,可以说是完全零基础起步,在做项目之初,就定了两个大的范围主题,具体的项目设计在这两大主题下进行细分,例如,项目一的主题就是儿童设计,将50音图与人脸的五官结构结合,并运用简单可爱的插画进行表现,便于小朋友们对50音图更好的记忆。
让人欣喜的是,Z同学在前段时间成功收获了武藏野基础设计专业的offer,如愿成为了原研哉的学生,要知道,武藏野基础设计每年世界范围只录取3名学生。
Z同学,原英语专业,考入武藏野基础设计专业
最后,如果将转专业比作一次登山之旅,如何从“不专业”到“专业”,是令多数同学感到恐惧的一道屏障,似乎只有登上山顶才是最终目的,而登山的过程皆为代价。但是这个代价,却是国外院校最为关注的考察重点。
要记住,你在打磨的不是用过即丢的学历,而是随身携带的能力,请把【你自己】当做最得意的项目去经营吧,像一个真正的设计师那样去思考、去工作、去生活。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