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可能现在已经在等 offer 的阶段了,下面大部分同学会去做的事情就是,选择 AP 换大学的学分。然而,朋友们,虽然有相对宽裕的准备时间,但也不一定意味着我们随意地选择自己的课程。不然,我就给你们举个例子。
在 2018 年的春天,受到某位耶鲁学长的蛊惑,义无反顾地决定学习 8 门 AP,考 7 门。而且因为自己是普高党,坐标江苏,所以,小高考过后,我只有刚刚好 2 个月的时间。同时更尴尬的事情是,5 月份还参加了一次 SAT 考试。
在这样的极速备考下,虽然每天都只有 8h 的课,但是课后作业和刷题基本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我的 3-5 月份娱乐活动好像就只剩下吃和睡了。每天脑子都充满了崭新的知识(如果可以算作很好玩的事情的话),但是这种自杀性学习的后果也是非常惨重的。并不是全 5 分,也没有真正弄明白很多知识。所以在这里,希望一定能告诉大家,AP 选择--请慎重。
选择合适自己的科目
慎重选择自己考试的科目,这个一方面要看难度,一方面要看 5 分率。非常不建议大家速成某几门学科,我自己考了的 7 门是生物、微积分、美国历史、世界历史、微观经济、英语语言与写作、环境科学,总的来说都不算 5 分率特别高的[典型反例]。这里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据说是今年的 AP 5 分率: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其实理科方面的 5 分率还是挺高的,个人建议是选择 4-5 门能 handle 住的 workload,有的同学可能觉得理科方面国外的要求稍微低一些,就可以用 AP 微积分或者物理去除掉一些基础内容和课程;有些大学可能对文学历史语言方面有一定的核心课程要求,这个时候就可以去开开心心地拿着世界历史或者英语语言与写作去抵掉学校的一些要求了。
各科学习指南
这里我就稍微给大家推荐一些自己的学习资料和方法
Calculus BC[选择题+应用题]
一般大家都是会选择的一门科目,基本上以导数为基础展开的,对于数学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没什么难度(5 分率特别高),主要的建议是:刷完一套书和前两年的卷子
Princeton Review 是最好的入门级教材了,知识点讲解非常清楚,一般来说如果这本书能够处理完,基础就会很扎实。Barron 的话比 Princeton 难一点,这个是我当时用的,套题呢有一点难,做完的话 5 分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其他的资源,比方说大学公开课啊、美国微积分网站啊可以当作娱乐看看,但是比较零碎。
Economics[单选+FRQ]
好多人都会纠结我是选择微观还是宏观,个人的感觉是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一个被抨击过好多次的观点),然后一起学完的话再看自己的能力选择考 1 个或者都考。一般来说,市面上最好的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是如果想拓展知识点啊可以随便看看《国富论》什么的。用英文原版的会好一些(毕竟考试是英文版啊),然后记住所有的专有名词和图表,练完前两年放出来的例题,就 ok 了。
当时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图表,因为图表不仅会出现在选择题当中,也有可能在最后的大题里面出现。所有的图表一定要分清横纵坐标、单位、交叉点的意义,然后可以刚开始考试脑子最清楚的时候全部画在试题册上面作为后面答题的参考。而且,大题上会有相当大的重复率,基本上某一种题型刚开始的 3-4 小题只会是这一种题,所以就要求我们要反复过之前的错题。
Biology[单选+FRQ]
如果是物生班的同学+一点生物学术活动的基础,那其实不算特别难。稍微繁琐一点的事情就是所有你学过的专有名词必须转换成英文,这也导致每年考这个的人不多。说实在话没有感觉比学术活动难,但是 18 年的卷子出的比较烦,要花挺多时间在审题上。后面还有一大堆 FRQ,非常建议大家一定要试着 3h 完成一套选择加上 FRQ 试试手感,不然真的了考场,时间把握会出事的。
我的学习方法是:Princeton 一本书看完,做完所有的名词[不是一般的多]+知识整理,刷了 5 套之前的卷子(但是我刷的卷子比较老),写了两年的 FRQ
我个人觉得 AP 生物最难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名词记忆上面了,我大概是 9 个章节一看,完完整整几个小时过一遍,然后随机抽取里面的名词看自己认不认识。这里的话我觉得几个比较大头的知识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复制转录翻译是考的比较多的,其他非常细节的点,类似于植物的解剖图,不是说不重要,而是说可能记忆的反馈率不高。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