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想要申请的专业大相径庭,这样的计划靠谱儿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申请美国研究生根本就不存在“转专业”的说法,因为美国的大学选课,选专业远远比国内学校要自由得多。你大可以是一个到化学系报道的新生,但是异想天开地在头两年把所有法律课、数学课、文学课统统都选满了,然后拖到第三年发现来不及补化学课了,听说金融专业毕业要求比较简单,于是后两年恶补了十几门金融课顺利拿到金融学位毕业了。在如此自由的选课环境下,美国的研究生项目(graduate program)通常不会对你的本科专业有任何要求。你大可以是一个哲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觉得大一选修的天体物理课挺有意思的,于是决定跑去申请量子物理的研究生。没人会仅仅因为你的学位证上写着“哲学系”就不让你申请的。
偶尔有项目会明确规定你必须修过若干本科级别的课, 类似于"核心课程"的概念。比如生物类专业可能会要求你至少上过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等等。只要你能满足这些要求, 即使你是数学专业的但是曾经选过这些课上着好玩的,那么也大可以直接申请。甚至,就算你没有上过这些课, 你也可以尝试跟学校沟通看看能否在研究生阶段补修这些课(注意补课可能会很贵并且很花时间)。
那这意思是说可以随心所欲地申请了吗? 也不尽然。毕竟我们的目的并非“转专业申请”, 而是“转专业申请拿到录取”呢。这就扯到转专业申请难度的问题了。在对申请材料的审核过程中, 专业背景的审查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而作为普通的大陆学生,你的专业课成绩几乎是唯一能反映你专业背景有多扎实的信息来源,如果你是转专业申请则会缺少这一块信息,教授也就无从知晓你的专业能力了。那么物理系在招生的时候,面对一个修了30门物理课GPA3.5的申请人和一个只修了1门公共物理入门GPA3.6的申请人之间要如何抉择?相信更多的教授会倾向于放弃那个GPA虽高但是没上过几门专业课的申请人的。
为什么总说转专业申请困难, 就是因为你的专业背景相对本专业的申请人要弱上一块,你势必要在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才能弥补这一块差距。比如说你的竞争对手虽然专业很对口,专业课修了很多, 但是GPA只有3.0, 而你虽然是转专业申请但是GPA3.9。于是,教授也许就会想“3.9的GPA说明学习能力很强, 虽然缺了专业课,但是在我的指导之下应该很快就能超过那个3.0的家伙,就是你了”。
要怎么做才能弥补专业背景的劣势呢? 无非就是更优秀的GPA和GRE成绩(两者都是能笼统反映你学术能力的指标),积极参加各项专业相关的活动(比如实习、进实验室帮工、各种学术活动之类能沾上边的活动)。另外,GRE-sub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可以直接反映你的专业水平。只是sub考试的相关信息很少,不像GRE general那样有铺天盖地的材料帮你备考,因此会比GRE考试更加困难。旁听和选修你的目标专业的课程当然会有直接的帮助(要知道缺20门专业课和缺2门专业课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如果能拿到专业老师的推荐信也会很有作用。
最后说一点,专门针对PhD申请:有非常多的研究是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知识才能完成的。因此,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教授迫切地需要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 比如一个生态学的教授可能就非常想要招一个数学背景很强的学生来帮自己建模,一个动画设计的教授也许非常想要一个能玩转电脑的学生来帮自己编写一个新的动画编程软件, 一个法律专业的教授也可以想要招一个统计学的高材生来帮自己做大规模的案例分析等等。 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需要其他专业学生的教授的信息(其实教授也很困扰要怎样吸引其他专业的申请)。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查找你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论文, 在论文中找到你的专业能力能发挥作用的研究方向,再去找到具体的教授的方案来解决。虽然很困难,但是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适合转专业申请的,往往能通过简单的套磁就达到跟教授一拍即合的效果, 值得一试。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