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留学圈里传的沸沸扬扬中国留美学生退学率高达25%的消息,引发了热议。随着中国留学生队伍日渐壮大,留学低龄化、平民化趋势愈演愈烈,暴露出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由于语言不过关,跟不上课程进度,无法克服文化差异,社交圈太窄,无法融入校园生活…
虽然这25%的数据一直存在争议,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也受到了各方专家的质疑,学者纷纷表示没有官方数据佐证如此高的退学数据。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退学,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的学生是被学校劝退,有的是读不下去而自愿退学。那些同学们,殚精竭虑地准备各种考试、课外活动、申请材料,PK掉了无数同龄人,才踏入了梦想的殿堂,却因为种种不适应,在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前又被迫离开,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当然,大部分的美国留学生们,没有到要退学那么极端的地步,但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也确实存在诸多的不适应。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琪琪算是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的她,自己也十分努力,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了自己的dream school。
本应春风得意的她却在入学之后发现,之前从网络上和他人口中了解到的信息和实际情况有偏差。学校在学术科研外,经常会有很多活动,但琪琪是一个安静的女孩,活动经常不参加,久而久之就和大家疏远了。
并且她还发现当初所选择的热门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点渐行渐远,对于未来,她更是毫无计划。而她纵使有一肚子的委屈和困惑,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
从小被周围奉为榜样的她,无法接受自己独自在国外孤立无援、毫无优越感的生活,不知不觉就患上了抑郁症,只好休学回国疗养。
琪琪想,如果当初自己再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也不至于变成今天这样……
导致琪琪休学的原因,在于她没有提前真正了解学校,只重视学校排名,对学校具体学术要求,专业是否符合自身兴趣等方面缺乏准备。
除了孩子本身的问题外,家长的教育理念也难逃责任。很多中国家长其实很少真正顾及孩子的本身资质和自然成长规律。中国家长在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一门心思培养孩子上名校。无论是学校的课程,还是课外兴趣班,或是参加的各类社会活动,但完全都是功利性的考虑。
因此,不论是拿到Offer,即将赴美的学生;还是有意赴美留学的学生,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都经常会问到以下的问题:
老师,加州系大学要怎么选?老师,我不知道我的水平能定位到哪些学校?老师,我不知道选大U好还是文理学院好?
老师,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这个专业到底适不适合我?
……
诸如此类的问题接踵而至
首先,尽管现在网络发达,我们获取院校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网络上信息杂乱无章,模棱两可,难辨真伪,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到各院校和专业的第一手信息。通过亲戚朋友的转述或多或少夹杂着他们自己的选择偏见,不一定会真正适合孩子。
其次,我们没有办法联系到一个具体的“人”,一个真正了解我们想就读学校的招生人员;一个成功的华裔,是如何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名校教授对学术专业真正的理解;一个学长学姐,为我们解读一些院校和专业的“内幕消息”。
最后,就算我们愿意亲自去美国访校,那全美遍布的高校,我们是否能全部顾及得到?我们想探寻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能帮孩子真正找到匹配的名校,完成why school 素材搜集吗?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