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本科生新学科学术活动志愿者委员会—吉林大学学科学术活动全面整顿改革小组
2019.1.26
时光如水,记忆如歌。2018年吉林大学本科生学科学术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众多学科学术活动中力拔头筹。满载收获远去,2019伴随希冀走来。
一年来,全体吉大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留下了许多闪光的记忆。
经吉林大学本科生新学科学术活动志愿者委员会—吉林大学学科学术活动全面整顿改革小组研究确定了2018年度吉林大学本科生学科学术活动十大新闻,现公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1.吉林大学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学术活动评估中再创佳绩
2018年2月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术活动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学术活动评估结果”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13-2017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学术活动评估结果和《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学术活动白皮书(2012-2017)》
本次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学术活动评估以教育部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发布的大学生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为主要依据,增加“互联网+”和“挑战杯学术活动”,以及影响力广泛且具有国际性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学术活动,共筛选了19个学术活动项目纳入排行。
此次公布的排行榜数据统计数据为2012年年初到2016年年末,在榜单中,吉林大学以286个奖项、91.21的总分位居全国第17。教务处积极组织、大力倡导对吉林大学本科生学科学术活动取得非凡成果具有决定意义。
2.吉林大学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两金
2018年11月3日,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落下帷幕。吉林大学获得2项金奖。
校党委副书记冯正玉和相关学院领导前往机场迎接参赛队伍载誉归来,并代表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李元元对两支参赛队伍获得佳绩表示祝贺。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在原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学术活动基础上拓展的一项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学术活动活动,本次赛事共有全国2200余所高校逾百万大学生的15万余件参赛作品参赛,最终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197所高校、369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终审决赛。
3.200余支团队参加第四届吉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18年5月5日,由校教务处、团委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吉林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办。经过4月27日到5月2日的专家网上初审后,共有164支队伍进入决赛。经过为期一天的现场答辩,学术活动专家委员会评审确立一等奖43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68项。
据了解,本次比赛共有来自32个学院的204个项目团队报名参赛,学生参与数1450余人,教师参与数380余人。参赛项目涉及生产出行、家居办公、医疗服务等多方面。来自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6级本科生屈念冲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和团队其他成员已经为项目准备了近半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赛前还举办了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的聘任仪式,共聘任20名校外导师,7名校内导师,并召开了吉林大学2018年互联网+大赛赛前评委会工作会议。吉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赵树宽教授对本次比赛中评审的一些职责要点进行了说明。
据吉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吉林大学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推进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实践训练、教师队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发起于吉林大学,目前已经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极大激发了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
4.吉速车队获2018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冠军
在2018年10月13日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速车队在66支车队中脱颖而出,以869.55分的总成绩位列第一名,荣获全国总冠军。吉速车队获大赛主办方20万元奖励,并将代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队出征明年在德国举办的全球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此外,在此次比赛中,吉速车队还获得ANSYS答辩一等奖、赛车设计第一名、耐久性能测试第一名、轻量化大奖第一名、高速避障第二名、最炫赛车二等奖、直线加速第三名,成本与制造分析第三名等奖项。
车队指导教师王达获“勇哥缘梦”最佳导师奖、汽车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李云飞获“耐久赛单圈成绩最快车手”称号。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tudent China,简称“FS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要求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并能够成功完成比赛。本次大赛共有66支车队的1374人报名参加。
5.吉林大学本科国际学术活动代表队在2018年国际分子生物设计大赛(BIOMOD)和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斩获大奖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9日凌晨,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组织、教务处和国际处资助的两支本科生代表队,分别在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和BIOMOD(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和银奖的好成绩!
iGEM学术活动始于2003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赛事。我校从2014年首次组队参赛,曾获得1金2银1铜的成绩。2018年iGEM学术活动在波士顿海恩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内外知名高校共派出343支队伍,我校派出由生命科学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本科生组成的“Jilin_China”代表队参赛。
经过角逐,“Jilin_China”一举夺得金奖,并在Best new basic part和Best part collection两个单项奖中获得最佳提名,最终斩获Best part collection单项大奖,获得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我校参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BIOMOD学术活动是2011年由哈佛大学创办的关于生物分子设计的国际顶级学术学术活动。每年全球十几个国家近三十所国际知名高校参赛。我校从2015年首次组队参赛,曾获得1金1银1铜的成绩。
2018年BIOMOD学术活动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举行,我校派出由生命科学学院和化学学院本科生组成的“Nano-JLU”代表队参赛,不负众望,再添一枚银牌。
6.吉林大学本科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经过校赛、省赛的层层选拔,于2018年7月27-29日在太原理工大学举办全国总决赛。“吉大100”团队以“学优优电台”项目荣获本届大赛全国一等奖。
此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港澳台的2015所高校、41970支队伍报名参加,参与人数高达40余万。经层层选拔,最终共有200支队伍、2000余名师生入围总决赛。在吉林赛区选拔赛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大100”团队以赛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围总决赛。
“学优优电台”项目是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肇萍老师指导,2015级本科生杨川宇任团队队长,联合我校软件学院、商学院学生共同打造的一款以“听学习”为理念的多媒体学习工具。
在省赛结束后,团队成员对项目进行了深入改进,积极备战总决赛。7月27日,指导老师肇萍及团队成员杨川宇、郭嘉馨、马朋辉、李金利抵达太原理工大学,为比赛做进一步准备。
28日,200支团队分为15组进行比赛。队长杨川宇通过创意来源、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了介绍。评委老师们对项目创意进行了充分肯定,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经过评委评分,团队最终夺得大赛一等奖。
全国“三创赛”是目前A类赛事中参赛学校最多、涉及专业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项全国性赛事。此次参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展示了我院学子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7.吉林大学参加“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7年度学术交流会暨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承办,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易达图灵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7年度学术交流会暨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赛─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第一阶段的比赛于4月26-27日在京隆重举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心澄院士、重大研究计划特聘专家顾问熊有伦院士、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丁汉院士、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科研院校的350余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常务副主任黎明研究员主持,谢心澄院士、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曹晖所长、中国电子学会王天虹副秘书长发言并致辞。
谢心澄院士指出,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以“人-机-环境共融”为主题,秉承“聚合、创新、创造”三步走理念,通过前沿技术仿真赛、先进机器人场地赛、创新技术路演赛等多种比赛方式,汇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的创新成果,为从事共融机器人领域研究的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展示、交流和竞技平台,从而达到促进我国机器人基础理论、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目的。
他希望,通过比赛带动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加深我国机器人领域科技人才和青年学生之间的友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共同推进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提升整体研究水平,为实现我国共融机器人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随后,谢心澄院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黎明和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所长曹晖等人陪同下来到比赛现场,了解参赛队伍及参赛机器人等情况。
挑战赛第一阶段比赛设置了共融机器人仿真、机器人创新路演和机器人青年创意三个独立赛事,其中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共融机器人仿真组的赛事。
本次挑战赛共吸引了来自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50余家单位的78支队伍、近300位参赛选手参与。
比赛经过两天时间的精彩角逐圆满落幕。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王国彪副主任和信息科学部李建军副主任参加了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团队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吉林大学代表团由三支科研团队组成,分别是由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锐教授带领的沙漠精灵团队(研究生凌雷、万海金、何远、庞浩和长春工业大学张炜老师)(创新路演组),由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为军副教授带领的小腿快跑团队(研究生刘海、张琪、杨震)(青年创意组),由通信工程学院15级本科生肖乐乐带领的吉林大学新四军工作室团队(本科生肖乐乐、陈玲)(青年创意组)。
最终田为军副教授带领的小腿快跑团队获得青年创意组最具潜力奖,张锐教授带领的沙漠精灵团队获得院士和专家现场指导,肖乐乐带领的新四军工作室受到了创意组裁判专家的肯定和鼓励。
此次吉林大学参会参赛领导包括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韩志武教授,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燕教授,吉林省工程仿生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丛茜教授,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锐教授,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为军副教授,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封晔教授,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田彦涛教授等。
本次大赛得到了吉林大学教务处的积极支持和鼓励,也得到了教务处领导的亲切关怀。
共融机器人是指能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
本次挑战赛所依托的“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国防安全等领域对共融机器人的需求,开展共融机器人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提供源头创新思路与科学支撑。
8.2018年吉林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学术活动成功举办
为迎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学术活动,2018年4月7日,吉林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学术活动在吉林大学林田远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成功举行,本次学术活动由教务处主办,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承办。
此次大赛聘请了教育部机械基础课指委委员潘毓学教授担任学术活动专家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赵军出席并致开幕辞,实践教学科和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全国最具影响的大学生学术活动项目之一。
大赛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来自各学院的29组作品参加了比赛。通过现场问辩和分组答辩,同学们展示了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
评委专家根据各个参赛作品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对参赛作品一一做出了点评,在指出作品的不足的同时还为参赛队伍提出了改进意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9.吉林大学积极推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展
2018年7月17日上午九点整,在教育部科技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国家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教育部卫星导航联盟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四家单位主办、北斗遨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机构承办的第九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典礼暨2018北斗特训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吉林大学15级本科生肖乐乐完成的调查论文作品以85.5分的成绩夺得获得全国三等奖,同时实物作品以86分的成绩夺得东北赛区第11名,同时获得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曹冲研究员推荐信,在北京大学领取获奖证书与奖牌。
这是吉林大学首次参与该赛事,标志着吉林大学正式参与航天航空类高精尖赛事,同时得到了学院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指点迷津。
参赛院校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院校及加拿大杜威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等海外院校。
本次大会颁发了本届活动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优秀教师奖等若干奖项,分别由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国家外专局原局长、大赛指导委员会主任马俊如、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过静珺教授、国家遥感中心顾问郑立中、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总师蔡兰波、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活动处处长李挺、共青团中央学联办办公室张德辉、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郝巍娜、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教授、著名专家曹冲研究员、潘厚任研究员等嘉宾对获奖者进行了授奖并给予高度肯定和鼓励。
“北斗杯”大赛是由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院士倡议,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于2010年开始联合举办的全国性赛事。
本届比赛覆盖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0多所学校。“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科普活动重要内容之一,CSNC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层次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卫星导航领域制度性的学术交流会议,已被ICG确定为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
CSNC包括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学普及四大板块。将特别邀请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高层管理人士及卫星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大赛主要由多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担任评委,直接评比!
2018年11月28日,我校本科生肖乐乐联合各单位组建北斗杯大赛吉林赛区,率先将北斗杯大赛引入吉林省。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学校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承办单位:教育部卫星导航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秘书处,吉林赛区承办单位:吉林省科技教育学会、“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吉林赛区秘书处,指导单位:吉林省教育厅,协办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吉林赛区是目前吉林省本科生学术活动中级别最高的高水平学科学术活动之一。
2018“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吉林赛区宣讲会于11月29日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成功举行。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小卫星地面测控站”系统建设总指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中心副总师闻新教授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嘉宾给参会师生带来一场既振奋人心又风趣幽默的报告。
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百余人参赛团队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学师生、家长现场聆听了专家报告。通过线上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达2000余人。
10.2018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机器人大赛在林田创客公园隆重开幕
为引导吉林省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2018年5月5日,在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主办,吉林大学承办,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8年吉林省高等学校机器人大赛在林田创客公园隆重开幕。
本次大赛的开幕式由吉林大学教务处处长刘鹤主持,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韩宇鸿分别为大赛致辞。
出席开幕式嘉宾有: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利锋、吉林省教育厅总督学许世彬、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韩宇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国际联络部)部长张晓军、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主任赵洪亮、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宏伟、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孙晓颖、吉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刘富、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陈万忠、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新波、吉林省林田远达形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锡森。
本次大赛邀请了3组国家大赛的专家评委现场解答。会议提升了吉林省级大赛在全国学术活动体系中的权重,提高了吉林省级大赛的含金量和层次,来自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9所省内高校、390余个团队、1500余名师生前来参加本次大赛,学术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涵盖了水中机器人、仿人机器人、格斗机器人、六足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助老服务机器人等九个项目。
项目全为室内比赛,比赛区域达到2000多平米,除此之外,林田远达创客公园还提供了2000多平米的区域作为调试区,供参赛者调试机器人使用。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