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虽然我国已实行所谓素质教育制度多年,但分数高于一切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中国大多数家庭和孩子的脑海中间。而一些真正跟素质相关的教育培训,那些看上去似乎不容易涨分,却会对孩子长期培养带来影响的课程却被大多数机构忽视。
比如体育教育。
应试教育的重要程度不可忽视。但体育教育,往往是被我们忽略却能够让孩子飞速成长的一个环节。
因为体育能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身体发达那么简单。体育是一项社会活动,更是一次让孩子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好机会。
而在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体育都是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许多课程都围绕孩子的各项成长要素来设计。让体育课不是鸡肋,而是助孩子成长道路上奔跑的腾空翅膀。
日本让孩子拥有一颗必胜心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你看过日本的电影或者动漫,你时常会被大和民族所展现的超强正能量所打动!而这股正能量,也被日本人运用到了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当中。
不设硬性指标的,超越自己更重要
例如说跳远,学校并不硬性规定学生必须跳多远的距离,但要求做到每一次都能比前一次有所进步,能够不断超越自己就好。
老师会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跳远纪录表”,学生们在每次上完跳远课后,记录下来每一次跳远的成绩,比上一次进步就好。
冬天天气冷,很多中国家庭都会让孩子呆在室内,可日本学校可不这么干,许多日本孩子大都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冬季耐寒训练”,并全员参加“冬季持久走大会”,而这些这都算是日本学校冬季体育训练的一部分。
跑步时孩子们都必须换上白短袖和藏蓝短裤的“体操服”,而很多孩子跑得又快又好,连短袖运动服都不穿, 赤膊上阵跑到面红耳赤,大冬天光着身子还大声喊热。这火一样的身体就从此练出来。
英国
培养精英,得让他亲历拼搏
“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所谓绅士,其实就是社会精英和领导者,当你面对竞争时能保持冷静,不失礼节,而体育便是塑造人该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
先有团队,才有个人的足球,教会每个孩子什么叫协作
足球和体操,是英国公立小学的标配。特别是足球,基本所有小学都有自己的足球场,没条件的也会用周边的运动场。5、6、7、8岁的小孩子们不分性别。 恐怕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能够有英超等足球联盟的原因吧,因为90%小孩子都会参与。
历史悠久的剑桥皮划艇,精英的团队竞争
牛津剑桥赛艇挑战赛之所以如此深受英国和全世界关注,还与被英国人所崇尚的“运动家的品格”密不可分。
该项赛事因赛程长、对抗激烈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从普特尼到莫特雷克之间的泰晤士河段赛程长达4.25英里,是奥林匹克赛艇赛段的3倍,还时常面临泰晤士河面上不期而遇的巨大风浪的挑战。
美国
享受竞争和拼搏,感受体育文化
美国是体育大国,不仅有NBA、 NFL等世界级联赛,更有众多游泳、篮球等奥运冠军荣誉记录。
美国人擅长体育且爱体育,许多美国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会学习一两个运动项目,大一点都会呆不住去参加一些球类运动,许多人还会考虑加入高中校队,为大学申请增加不少胜算,或是进入职业联赛。
丰富的球类社团,让孩子从小便感受到竞技魅力
积极防守的初中女篮球员
在美国私立高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当中,体育活动是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体育被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手段,渗入到了美国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每个学生都被要求参加课后的各种体育项目,以积累足够的体育学分。
体育生比学霸更受欢迎
在中国,学霸是最受学校老师喜爱的,同学和同学家长也以仰慕的眼光看着学霸,学霸就是男神、女神、受万千宠爱于一身, 无往而不利。而在美国不是学霸,而是橄榄球队队长。
美国家长大多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锻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以及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同时也通过体育活动为孩子创造吃苦和领会失败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孩子大多会选择团队体育项目练习,而不是个人运动。
靠体育获“状元”,全国为你点赞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林书豪
每年美国除了比赛日之外,许多联盟的选秀日同样非常吸引目光,因为这些即将被选中的孩子们很可能为人们心爱的球队带去不一样的未来。而正因为这些关注和压力,他们的命运也自然跟很多人相比出现了巨大不同。
所谓的改变命运,靠双手,靠体育也能够实现,这就是一种美国梦的体现,但它确实给很多国家的教育培养打开了一个思路,那就是好好地发挥特长领域,并和职业商业接轨,形成良性循环,增添更多的人生选择,改变许多人的生活。
总结
在我国,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让很多家长担忧体育的副作用,比如贪玩,不专心,消耗体力等等。但体育的好处却相对更长远,对一个人的塑造,个性,精神面貌的改善都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毕竟,人是要和社会沟通,和环境交流的,而体育便是一个能够让我们与周遭接触的平台,无论你是在上面施展才能,还是提供帮助,其实都会锻炼你的社交能力和其他能力。小看体育在孩子教育里的作用,其实就是在忽略孩子的素质教育。
未来的人才需求,包括时代变化,都更需要我们的孩子学会具备团结互助的能力。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