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冬天漫长而致郁,下午三点就开始天黑了,四点多走在路上,总会有一种嗨到大半夜才归家的错觉。
英国的圣诞假期已经开始啦,此时,留英党们因为DDL而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假期之前疯狂赶DDL,茶不思,饭不想,爆痘、熬夜、心理失衡,朋友圈一片呼号哀叹,终于在假期之前交完了所有的作业,可以彻底解放安安心心出去旅游;
第二类,DDL和考试都在假期后,但是定好的旅游不能轻易地放弃,于是背着电脑、拖着行李箱,怀着忐忑心情踏上旅游之路。玩着玩着也就尽兴了,DDL是什么鬼?不存在的!
第三类,DDL和考试依然在假期后,作为心里有任务就无法参加娱乐活动的拖延癌晚期,两点一线徘徊在公寓与图书馆,希望自己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高效状态,实际上还是拖拖拉拉无可救药的学渣状态……
很不幸,我就是第三种。
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了,颇有一种「图书馆专门为我开」的谜之错觉,如今的冷冷清清、安安静静,与假期前座无虚席的场面相差甚大。
虽然essay的进度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又不忍心辜负假期的时光,所以趁着冬至来临,收集了一些留守英国同学的故事。为了方便阅读,我将它们整理后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在这些片段里,有他们独自生活的辛酸和迷茫,有默默承受的烦恼和压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留学党们,只不过是一边拼命学习一边努力成长。这种毛毛虫尽力破茧成蝶想要完成的蜕变,或许只有一个人独在异乡,才会最快做到。
一开始住的公寓走到超市大概要15-20分钟,有一次去超市采购,不小心买了很多,三个大袋子全部装满。高峰期打不到出租车,只能一个人拎着走回去。
平日里习惯了走路回家,倒也觉得还好。但是这次拎的东西实在太沉,走在路上休息了三四次。
好巧不巧,走到半路的时候开始刮风下雨,英国的天气就如同叛逆期的少年,琢磨不透。没有带伞,还要拎着沉沉的东西,第一次在英国感到无助。
好不容易回到公寓,放下采购的东西,在镜子前看着湿漉漉的自己,那模样是有点惨。
回来的路上,脑海里想起在家的时候,凡是沉重物件,总是爸爸妈妈拎着,自己拎重物的次数屈指可数。
可是想想看,那些沉重的、辛苦的活儿,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样很累的。莫名便有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夜晚和朋友被困在教学楼的电梯里,尝试按了很多次开门,也尝试按了其他楼层,都无效。
第一时间按紧急按钮,联系到了校园的安保人员,对方询问我们具体的位置,信号断断续续的,也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听清我们说的话。
在电梯里等啊等,心想过五分钟如果没有人来就再按一次警报器。不过幸运的是,保安大叔们很快就赶来了,把我们放了出来,还耐心为我们解释了电梯出问题的原因。
重归自由的我们一边笑说打卡了新成就,一边再也不想有相同的遭遇。
朋友问我刚才害不害怕。我想了想,有点怕。害怕的点在于自己有密闭空间恐惧症,而非意外被困在电梯里这件事。
回家以后朋友问我“有没有留下阴影以后再也不敢坐电梯了?”
我回答说:“没有,并且为了克服一下,我这次特意坐电梯上楼(平时都是爬楼梯的)。”
因为自己早已明白,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任何慌乱或者担心或者犹豫,都没有用。
在来英国之前,和爸爸妈妈算好了这一年的大约花费,一次性全部带来。然而来这里的第一个月,因为个人意外原因,导致带来的生活费损失了近半。原本可以支撑一年吃喝玩乐的生活费用,只变得勉强维持半年。
不忍心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徒增他们的压力,只好自己精打细算地生活。旅游和社交活动全部取消,平时买东西能省则省,时刻都有一个警钟在心里敲着:你身上的钱,不够你活到最后了。
去做过一些兼职,日夜颠倒连轴转,脏活累活也完全不能嫌弃,毕竟,是希望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善一下现状啊。
直到有一天,做完兼职准备回家,市中心人潮拥挤,为圣诞准备的华灯亮丽闪烁,我置身在人群中突然有点恍惚,情绪一下就崩溃了。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遭遇经济危机。那种毫无办法又有些绝望的心情,真的难过极了。
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身后千灯万盏,终究都不是归处。可我也知道,这样的日子,终会熬过去的。
从网上买的快递莫名其妙丢了,购物网站和快递公司互相推诿,我只好发邮件打电话,想要快点找到迷失在半路的快递。
快递公司坚称我的地址是错的,搜索不到所以没法投递,于是我在app上眼看着我的快递一天又一天在站点停留着。
后来眼看购物网站和快递公司都指望不上了,我选择自己去固定快递点取货。然而,就在我要去取的当天,app上突然显示我的快递「could not be found」,这几个字眼彻底让我火大。
我在app上联系在线客服,我说我的快递找不到了,他说“经查询你的快递就在快递代收点”;我说我已经去过了但是没有,他说“经查询你的快递就在快递代收点”;
我说我刚才去过了也找过了但是没有,他说“经查询你的快递就在快递代收点”。
这类似机器人的回答让我一瞬间怀疑人生,恨不得穿过手机到对面去当面和他讲清楚。后来他说“好吧好吧,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两小时之内给您回复。”
12个两小时过去了,我的电话安静得像是不存在。
最终,又过了几天,我才在快递代收点找到了我的包裹。
想要撒气又无处可发,只好一赌气,哼,退货。
感觉在英国留学,没有经历过通宵达旦赶essay就不配称自己是留学生。很不巧,必修和选修的essay赶在一起,加起来就是上万字的大工程。
我承认前期我有点拖沓,以至于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后来赶essay的恐怖程度简直超乎我的想象,跟在国内的时候完全没法比好嘛!
为了达到老师所要求的critical thinking和deeper thinking,我在开写之前找了几十份材料,不停地读啊读,有时候烦躁了就直接翻译成中文,但讲真,有些内容翻译成中文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
每天早起就去图书馆,晚上夜半了才回家,从读材料积累素材思考论点,到一边写一边头脑风暴,再到中期顶着DDL压力卡在瓶颈处无从下手,再到终于心力交瘁敲完最后一个字母。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心理压力大而导致作息和饮食不规律,精神常常在崩溃的边缘试探,不想联系任何人,情绪脆弱敏感,时不时会质疑自己为什么想不开要来读研,也会在睡不着的夜晚躲在被子里偷偷掉眼泪。
熬过了DDL,回顾自己高强度专心学习的日子,再听到别人说“留学生就是天天玩混文凭”之类的话,就只想挥起自己的小拳头堵上对方的嘴。
坦白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锦鲤存在,而有些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拥有足够的底蕴和祭奠厚积薄发。
想起之前在知乎看到一个提问,
「为什么大部分留学生都会认为流血的那几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几年?」
下面的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因为你突然发现你自己其实是一个人,但同时又是很多人。
置身异国的留学党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初来乍到摸索各种新鲜事物,期间可能闹过很多笑话,也可能陷入过窘状;
与外国人交流时,迫切地希望简单的表达和肢体的动作可以让对方理解自己;
出门遇到突来的风雨,戴上帽子,拉紧拉链,没有雨伞也顾不上娇气地抱怨;
遇到奇葩的人总会自己默默消化,因为也怕吐槽的话被夸大传到他人的耳里;
在一次又一次齁咸、糊锅、被烫之后,渐渐也能游刃有余做出一桌拿手好菜;
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话,下课看不懂没有笔记的PPT,绞尽脑汁想进步快一点;
时常参加聚会看起来热闹非凡,回到家静下来才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跟爸妈视频时总是满脸堆笑,即使刚刚哭红了眼睛也要说是不小心揉痛而已;
…………
似乎这样说来,留学生真是一个可怜的群体。
可实际上,不,我们并不这样觉得。
虽然吃了一些苦、遇到一些辛酸,可我们也从中获得了成长。这样的成长全靠自己摸爬滚打,让我们在最快时间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历练;
虽然掉了一些泪、熬了一些通宵,可我们也开始体会到努力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原来脱离爸爸妈妈的保护我们也可以学会照顾好自己。
我们也有过很多很多捧腹大笑的精彩瞬间与温暖平和的安静午后,也去过未曾踏足的城市打卡,也有很多的好奇心和美好向往希望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可能到最后,留学时光让我们铭记最深的,并不是课堂上的知识与论文里的观点,而是那些自己和朋友们一起并肩度过的欢乐与苦涩,让这段经历变得闪闪发光。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