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陆续从“虐娃虐己”的期末考试中解脱出来,喜迎寒假了~
每次放假,我们都希望孩子既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又能充分利用这一整块时间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寒假“弯道超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做好寒假的时间管理、合理规划旅游行程,以及高效地完成假期阅读和写作任务。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美国一位叫David Hyerle的教育学博士,早在30年前发明的一套思维工具。他把“思考”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门具体的“课”搬进了教室,用8种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训练思维方法和技巧,学会怎样“有意识地思考”。
思维导图首先在北卡罗来纳州、纽约、德克萨斯、密西西比州进行推广。从1992年到2002年,十年时间里,全美已有3000多所学校在使用思维导图,并且推广到新加坡和新西兰,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我们来看看思维导图有哪些使用场景。
场景一:时间管理
寒假做计划可不只是爸妈的事,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让他们给自己做时间管理计划,自主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这样的计划不仅锻炼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也会更加愿意执行。
但是,让孩子能做出可行性强的时间管理计划,难度确实不小。我们可以让他们用上思维导图,通过写写画画,让计划变得更可视化一些,制定和执行都更容易些。
■ 用圆圈图罗列事项
孩子一边画圆圈图(可视化地表示联想和定义的发散思维过程),一边做头脑风暴,把要做的事情先想出来,然后用画或者写的方式列在图上。
■ 用树形图分类事项
列出所有事情后,孩子们接着要去做评估,哪些是想做的,哪些是需要做的?这时候,就可以用树形图(可视化地表示分类的思维过程)对列出的事情进行分类,经过这样的梳理后,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也就变得清晰了。
■ 用括号图制定任务清单
在对所列出的事情做过分类筛选和调整之后,孩子们就可以使用括号图(可视化地表示“整体 - 部分”之间关系的思维过程)协助思考每项任务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怎么“拆”时间更合适,最后制定出“任务清单”。
■ 用流程图制定日程表
虽然列出了“任务清单”,可孩子一旦做起事来仍然会手忙脚乱,还特别容易漏掉一些事情。到这里,时间管理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用流程图(可视化地表示顺序排列的思维过程)来安排做事的顺序,有了这些箭头的先后提示,孩子更明确下一步要做什么事,那么日程表的可操作性也就明显提升了。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