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我在FT中文网上所发布的《中国中小学国际教育遭遇“寒流”》一文,在业界引起比较大的反响。因为此前在大家的印象中,尽管受到了美国政策收紧的影响,中国的国际教育仍然火爆,新国际学校不断增加,好学校的学位一位难求。现在被猛然浇上一盆冷水,有点懵了。见微知著方能防患于未然。西汉丞相丙吉不关心街头的群殴,而更关心牛喘,因这关系到气候是否失调。道理是相通的。遭遇寒流的判断是我在拜访了21个省市区50余所国际学校/国际部后得出的。
文章发表后,不少国际学校高层找到我来进行深入交流。有意思的是,大家并不是来反驳我的看法,而是更多来探讨如何进行应对。从这点来看,中国国际教育圈内确实有一批高层次且务实的管理人员,即便国际教育再风云变幻,有这批优秀人才在,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和期待。
中国国际教育将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我一直认为,中国国际教育遇冷,对业界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前些年的快速发展,招生火爆,资本蜂拥而入,导致整个业内事实上并没有经过完整发展周期的考验,难免鱼龙混杂,脱离教育本质。只有在面对更为残酷的竞争时,中国的国际学校才可能会更加重视如何培养出优质的学生,如何才能让大学、家长、学生更加满意。
教育是刚需,但国际教育并非刚需。这次寒流的到来是内外因素综合的结果。外部有美国政策的收紧,内部有中考人数下降、经济低迷导致留学支付能力下降等因素。但核心还是,国际教育并非中国家长的必选项,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很容易被放弃。如在很多区域,国际教育之所以发达,跟当地普高入学率低有关。一旦当地提高普高入学率,学生就读国际教育的意愿随即大大降低。
前些年中国国际教育火爆,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际教育的传播和推广其实很片面。诸多机构的案例推广,会形成英美名校很容易申请的错误认知。我接触到的一些初中学生,在问到其梦想学校时,偏文的学生大部分是说哈佛,偏理的学生则是MIT,而这两所顶级名校每年在中国录取的学生不超过20人,他们对竞争的残酷性其实是不太了解的。
事实上,英美名校的竞争之残酷远超过中国高考。在经历了申请现实以及申请的客观评价和定位,中国的家长、学生会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从而回归到国际教育的本源。
国际教育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并不是英美大学的师资有多强,学校有多牛,学生有多优秀。最为核心的一点是,英美名校通过其招生机制,迫使或者诱导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要考虑“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优势在哪里以及如何展示?”
也就是说,中国的学生如果要申请英美名校,至少在高中阶段就要很清晰自己未来人生的大致发展方向,并为此做相应的准备。按照这种发展的套路,其成功的可能确实是会大大高于中国大学毕业生,因为中国大学很多毕业生在毕业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至少在时间上会大大落后于英美名校。
“寒流”的到来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凸显学校的优势,如何形成自己的个性。我想这其中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而我个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课程的设置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不少学校在为此而努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国际部自己开发课程,且每年调整自己的课程。WLSA复旦国际项目则并没有采用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课程,而是全部自己来开发国际课程。
曾经有位国际学校的高层被问到一个问题,你家孩子会让他选择国际教育还是国内的普高?这位高层回答说,中国的普高也是国际教育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回答。
当然,要让中国国际学校课程被世界名校广泛认可,还有待时间考验,从这一点看,中国国际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国际教育持续发展了10余年,现在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次“寒流”的到来并非坏事。在这场“寒流”中,有一些学校会被淘汰,当然也会催生出一批优秀的国际学校。正如20年前的互联网寒冬当中,BAT正诞生于此间,那时很难想象BAT会主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