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过完五关,斩完六将,终于收到了面试通知。
Congratulations! 你离PhD只有一步之遥,但是马拉松的最后一公里尤为危险,尤其对咱们留学生来说,更是要准备充分,认真对待。
目的
面试目的一般来说都是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你,看看你与导师合不合拍,能不能很好地融入将要工作的环境。基本上问题也就是围绕着你的背景,目标,研究项目和选择学校、导师的理由等等。
PhD面试的目的还在于确信你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个特定的项目,例如导师的项目。
打个比方,导师在研究蛋白质折叠系统,不可能有PhD一招进来就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论他有多天才。但是是否有能力学习相应的知识,学会使用相应的设备。这才是导师关注所在。
也就是说,导师并不希望你是该领域的专家,毕竟PhD本就是为了发展自我,学习知识的过程。但是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必要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就是你在面试中需要证明自己的地方。
所以不要觉得面试会很神秘,很困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准备充分,咱啥也不怕。
形式与内容
PhD的形式,内容都不固定,因人而异,和你选择的研究方向、PhD类型有关系。
形式有可能是非常严肃的多对一面试,也有可能和导师一起在咖啡馆里闲聊,如果有些童鞋没法本人到场的话,那一般采用Skype面试。当然,有些土豪学校要求现场面试,并承包路费,这种情况小编只想说你就从了吧。
面试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会围绕你的申请材料、展示(Presentation)和研究计划RP (Research Proposal) 来针对性地提问,也有拉拉家常,谈谈兴趣爱好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的形式,目的都只有一个:了解你的能力和水平,判断你是不是合适的人选,所以不管有轻松,多随意,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时间
形式不同,内容不同,面试时间也会大为不同。一般来说正式的多对一面试或是非正式的聊天都需要个把小时,但是有些面试会包括参观校园,实验室等,可能要一天的时间。
不同类型PhD的面试
特定项目、带薪PhD
这类面试常较为严肃,通常是多面一,流程大多包括自我介绍,Presentation,Q&A。
评审团可能有二到四人,含:
导师。导师是最为上心的,毕竟是要他发工资的嘛。
大学或学院的招生老师。他们主要是负责引导整个流程,确保面试过程合格规范。有些涉及到申请制度或学校概况方面的他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
资助方代表。如果有第三方(通常是校外机构)资助该项目的话,有可能会派代表出席。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