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0年代后,美国又掀起了战后第三次教育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运动是以1983年4月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的著名报告《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
此后,一浪接一浪,不断将改革运动推向扩大和深化。
一、美国教育优异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及其影响
1981年8月,美国总统里根授权教育部长贝尔,遴选18位学者专家组成了一个调查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委员会。
该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写出了题为《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随着联邦教育部将这个报告推荐给各州作为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以及这个报告的公开发表,立即在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揭开了又一次新的教育改革运动。
美国这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原因:首先,是由于美国在经济、科技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报告认为,如果要保持和改进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优势,就必须致力于改革教育系统,因为现在“正进入信息时代,学习是在这个时代中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投资”。
其次,就教育内部而言,这次改革运动的产生,是由于6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质量连续下降。
美国在60年代曾经重视普及中等教育和扩大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普通教育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70年代 “回到基础”教育运动强调系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1980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曾刊载《俄国在教室里向美国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文指出,苏联用培养科学、数学神童的办法称霸世界,为此,每年有500万中学毕业生学过一年微积分,而美国只有10万名中学毕业生能学到微积分;苏联中学的普及率、毕业生的合格率已达98%,而美国的普及率只有75%,合格率只有50%(因美国流生的数量很大)。
据“美国培训和发展学会”估计,由于中小学教育质量低下,工业部门每年要花费300400亿美元培训职工,这笔经费远远高于联邦政府的年教育经费150亿美元(1982年)。再有,教育优异委员会在其“报告”中全面地总结了美国近二十多年来教育发展的状况,并指出美国在教育上正面临着严峻的危险。
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国际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已低于26年前(1958年)的水平;在19项国际性考试中美国学生获7项倒数第一;美国所有17岁的人中,约有13%可被视为半文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可能高达40%;学院毕业生的平均测验成绩也更低了;正在接受培养的新一代美国人,除少数“英才”外,既是“科学盲”,又是“技术盲”;少数科技英才与一般对带有科学成分的向题所知甚少或根本无知的公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等等。
这个“报告”强调指出,教育领域的这些缺陷和消极影响已严重地威胁到美国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因此改革教育已势在必行。
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论断,这个“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和实施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即要求中学必须开设4年英语、3年数学、3年自然科学、3年社会科学课程、半年计算机课程。
这些课程构成了现代课程的核心,学好这些课程是为所有中学毕业生离校后取得成功打下基础。当然,除此之外,也需要学习其它重要课程,例如外语(2年)、艺术及职业教育课等。
2.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小学、中学、学院和大学都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采取更严格的和可测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期望。
分数应该是学生成绩的标志;升级特别是从中学升大学或参加工作等重要转折时刻,都需要进行标准化成绩测验。要促使学生在一个支持学习和取得优异成绩的环境里全力以赴地进行学习。
3.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新基础课”的学习,应通过更好的课堂管理和学习组织来更有效地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或延长学习日及学年的时间。
4.改进师资的培养,提高师资就业前应达到的教育专业训练标准,使他们既有从教的意向,又具备从教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5.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的官员以及学校校长和学监,都必须发挥领导作用,负责领导教改的实施。各级政府、学生家长以及全体公民都要为实现教改的目标提供必要的财政资助。
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全国围绕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改革实验。
这次所谓“高质量教育”运动虽方兴未艾,继续向前发展,但已使美国教育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变化。
例如,第一,恢复和确立了学术性学科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据 Phi Delta Kappa教育基金会在1988年所做的有关“高质量教育”运动对学校之影响的研究表明,1984年在研究抽样的学校中,100%的学校增设了计算机课程,分别有90%、76%、71%的学校提高了数学、科学和英语的毕业要求。
第二,加强了课程结构的统一性,对所有学生提出了严格的共同要求。1988年4月,联邦教育部长贝内特提交里根总统的报告《改革中的美国教育》,该报告引用联邦教育部1987年的一项研究,将15000名中学毕业生同1982年作比较,结果发现1982年完成教学大纲的不足2%,而1987年为12%。
第三,增强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重新激发了公众对教育的关注和资助。有的学者指出,由于“高质量教育”运动为改进学校提供了契机,公众对教育改革的支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积极。
但是,也有些学者专家认为,“高质量教育”运动又引起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因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测试成绩,导致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操;因教学要求过于统一,导致缺乏灵活性;因强调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却又使那些潜在的辍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二、重建教师队伍
美国的师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根据80年代初期的许多调查研究表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1.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就中小学校的教师情况看,二战后美国虽一度大量增设培养师资的专门师范学院,1964年曾达250所,但从60年代开始,这些师范学院被逐渐停办,而合并于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到80年代初,承担培养师资任务的大学和文理学院有1400所。
当时全国中小学生约4400多万,而教师只有约240多万人,已不敷需要。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低,不仅优秀大学毕业生不愿加入教师队伍;而且教师外流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更加剧了教师的短缺。
2.师资水平低下。据1983年加利福尼亚州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的考核表明有50%不合格。南方各州的师资水平普遍较低这和60年代普及中等教育以来,许多州聘用了大量的、年轻的、流动性大的教师群来充任中小学校教员有关。这些教师未经严格的教育专业训练,教学能力欠缺。许多学者和教育界人士认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及解决当前教育困境和危急的办法,归根到底是师资问题,即必须重建教师队伍。
在《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表后的第三年即1986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公布的《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的教育调查报告,更明确地提出了重建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
报告认为,必须“彻底地、全面地检讨自己在师资聘用,培训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现行做法”,以解决“日益减少的师资储备”报告还对此提出了八点纲领性建议:
(1)建立全国性教师资格审查机构,以制定全国统一的、高质量的教师资格标准;
(2)要求所有教师必须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方面的训练;
(3)培养一批优秀的、富有经验的教师,由他们负责重新设计学校并指导教师工作;
(4)制定教学“成绩奖金计划”,奖金的发放以学校学生的成绩为标准;
(5)提高教师的工资,达到与律师、医生、工程师相同的水平;
(6)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教师;
(7)调整学校结构,以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8)把取得文理学士作为从教的必备条件。
1986年,美国霍姆斯协会也发表了一篇重要调查报告:《明天的教师》。
这个报告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为此,该报告对师资的培养、聘用、考核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
其主要内容有:
(1)要使师范教育在智力上是完善的,即要求培养出来的教师必须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以及教好这些学科的技能。
(2)要承认教师在知识技能和职责上的差别,并建立三级教师证书制度:初级教师(Instructor)、专业教师(Professional Teacher)、终身专业教师(Ca-reer protessional Teacher)明确规定各级教师的标准、职责和待遇。
(3)为使教学队伍实行教学专业化分工,应建立必要的合理的教学专业的入选标准。
(4)要把培养师资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校联系起来。
(5)要使中小学校成为更有利于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场所。这份报告是美国80年代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
从1983年至1988年,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师问题的确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1)1987年5月正式成立全国教师资格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定教师资格。除通过考试评定教师外,还要求同行和管理人员通过听课,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对其教学水平给予正式评估。
(2)广泛招聘教师。有31个州制定了教师招聘计划,还有27个州通过了加强培养教师的计划。
(3)提高教师的工资。1988年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较1980年1981年度增加了20%。
(4)根据教学业绩评定工资,即根据教师讲授课程的情况,学生学习的情况,决定教师的工资级别。有20个州建立了教师奖励制度。
(5)各州相继提出有关教师的法律条款,以明确教师的职责和权利,等等。但是,由于教师问题比较复杂,难度较大,许多改革仍在研究和实验之中
三、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并开始向普及化方向发展。1987—1988学年,高校机构共3406所,其中公立学校1533所(四年制的573所,两年制的960所)、私立学校1873所(四年制的1497所,两年制的376所);在高校注册的学生人数达1250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其中初级学院约占高校总数的60%,研究型大学和可授予子博土学位的大学约占5%。管理体制也较完善。
但是,美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982年美国高等教育问题委员会曾对高等学校的质量同题进行调查研究。
在其发表的调查报告中,围绕“如何保持公众对学院的信任”,“改进质量鉴定的步骤”,“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各有关方面为提高质量而协调合作”,“加强大学机构的作用”,“确定学位标准”和“加强高校的领导”等八个方面,提出了67条建议。
1983年发表的《国家在危急中》报告也对高等教育影响很大。首先引起一些州政府等外部力量强加给高等学校一系列测验计划;其次,许多州在增加对公立普通学校拨款时,也增加了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再次,还激起了对某些高等教育问题的专题研究的兴趣。
在众多的美国官方与民间团体的有关教育调查研究报告中,对8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最富挑战性的报告是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发起,并由该基金会主席E・鲍伊尔博士撰写的报告:《学院: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状况》。该报告经历了三年的大型调查,发表于1986年11月1日。
它尖锐地指出,尽管美国的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已列世界之首,但是“在生计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个国家许多学院和大学本科显得黯然失色,他们获得与其说是提高本科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成功,不如称之为发放学位的卓越成就”,“本科学院已成为问题成堆的机构”。
该报告分析了造成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诸如降低了对本科生的要求;大多数学院未能激励优秀的教师致力于教学工作等。它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
(1)学院应与高中密切配合;
(2)为大学生开设探索性的课程;
(3)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在高年级,应加重学科学习的份量;
(4)教师应为本科生提供一流的教学,学院和大学可设立“优秀教学教授职称”;
(5)学院应增强自我管理能力,等等。该报告还强调指出,“美国学院已具备了改革的条件”,改革“也是我们现行工作的当务之急。
这些报告为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创造了契机,使一些高等学校开始走出改革的困境,许多高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订出各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把知识及对技术的理解列入课程;许多高等学校规定或提高最低的入学标准;许多高等学校更重视用规章制度治理学校,并注意吸收教师参与管理。各级政府也正拟增加对大学教育的财政拨款。
不过,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单靠高校自身的改革所能完全解决的。
由于社会问题一大堆,必然影响高校教育质量。例如,6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生源减少,这不仅导致高等学校在招生上的激烈竞争,并使大批学业基础差的生源也进入高校;教师队伍日趋不稳,许多教师对他们的职业感到“徬徨困惑”;公立学校财政收入的75%、私立学校财政收入的50%取决于学生人数,许多私立大学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学生的学费,由于入学人数减少,学校的财政收入发生困难,许多学校甚至处于财政危机之中,等等。所有此类同题,都仍在困扰着美国的高等学校。
80年代的美国教育改革,是二战后美国教育领域最为广泛的一次改革。在几年之间,美国的官方和非官方组织对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有份量的调查报告,提出了众多的改革建议,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许多调查报告和建议力图把美国的教育改革推向前进。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