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Facebook中国软件工程师跳楼自杀的消息在网上刷屏,9月26日,部分华人自发组织了追悼会。
但我想说的是,在当下全民焦虑的背景下,比起什么高考状元、学霸的标签,培养孩子的“逆商”,也就是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尤为重要!
人生有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也是普通人,知道孩子还是普通人。
Facebook公司38岁华人工程师跳楼
9月19日,加州门罗帕克(Menlo Park)Facebook总部大楼外,几名正在路边匆匆行走的员工,惊骇地目睹了一团黑影从大楼上疾速坠落,“砰”地一声砸在地上。
38岁的华人工程师陈秦(Qin Chen 音译),从四层建筑的露台上纵身跳下,当场死亡。
陈勤,1999级浙江大学毕业生(网传还是某一级的高考状元),2011年来美,在南加州大学攻读硕士,毕业后做了程序员,去年刚刚跳槽到Facebook总部。
众所周知,Facebook员工年薪非常高,平均达22万美元,就算在硅谷的科技公司中也位列前茅。
总部园区也为员工提供不少福利,包括免费午餐、健身中心、理发、园内交通等。因为硅谷住房短缺危机,Facebook近年还投入兴建住房,租金和售价都低于市场。
然而,高薪和高福利,是以高压高强度的工作为代价的。
陈秦在广告部工作,而广告部本就是一个高压的部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称,陈秦的工作表现不算是最好,几次审核,他的绩效都差强人意,而如果他的等第低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就会面临解雇。
因此,陈秦想在自己的等第降到危险等级之前,申请换到一个压力小一点的小组工作。
陈秦的经理同意了他的申请,陈秦找到了愿意接受他的小组,他也慢慢地把自己手头的工作移交给同事。
但是,经理又劝他在这个季度结束前先不要转走,并且答应会给陈秦一个好的评分。
等到审核季结束后,陈秦发现他的经理竟然没有信守承诺,只给了他不够理想的等第。而这个等第,让陈秦无法换到别的小组。
这种职场霸凌、背叛,让陈秦觉得被羞辱,更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是后来一次陈秦负责的网页,出了技术问题,网页崩溃了,陈秦不得不面对一次检讨。
就在检讨的一个小时之前,陈秦从四楼纵身跳下。
陈秦虽然在硅谷任高薪工程师,却一直没拿到绿卡,只有美国的工作签证,又要养家糊口,不能和上司翻脸,只好忍气吞声,最终不堪重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的学霸,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世界。
9月26日,根据现场视频,有超过200名华人参加了抗议活动,有不少民众也自发前去fb公司门口献花表达哀悼。
抗议又有啥用,人已经永远回不来了。
公司少了你照样运转,同事们很快就会忘记你,但你的父母、太太、孩子,永远不会遗忘这份痛楚。
其实,退一步想,丢了fb高薪的工作,还有其他公司的工作可以做。把工资标准降低一些,工作机会还是有一大堆的。
工作许可丢了又如何,即便回国,又不是天塌下来。
化学天才、奥赛金牌得主在美轻生
这让我想起近年常提到的一个例子:几年前,还有一位华人化学天才,在美轻生。
2012年4月6日,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曾经的传奇人物王庆根在大洋彼岸选择了自缢结束自己的生命,丢下一双儿女。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启东中学曾经是一代传奇,现在的南通中学、海安中学、如皋中学也是标杆性的学校。
而王庆根,在海安就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在母校海安中学,他更是像神一样的存在,专门建了一栋“奥林匹克楼“,所有的学弟学妹都是听着王庆根的故事长大的……
1990年,法国巴黎举办的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学术活动中,王庆根一举夺得金牌,在当时尴尬的历史背景下,意义尤为重大,回国后还受到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的接见。
海安中学沸腾了,海安当地所有的人沸腾了。一夜之间,王庆根成了海安家喻户晓的人物,获奖归来,全县夹道欢迎。
因为家里较穷,王庆根选择了给了较好待遇的南京大学。在南大只学习了三年,成为该校化学系历史上第一个跳级的学生,继续在南大读化学硕士。
随后,王庆根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深造。2001年,他拿到了斯坦福的化学博士学位,之后留在美国。
王庆根回母校海安中学作报告
但理化类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王庆根在斯坦福读化学博士的期间,也顺便读了一个计算机的硕士。
毕业后他曾在做电子地图的公司decarta服务三年。
2004年,他进入更为知名的paypal公司,随后8年,从普通员工做到Principal Engineer ,这是很多华人工程师的一个天花板。
知情的朋友说,由于工作巨大压力,加上他的老板是一个非常rude的人, 而他又是一个从不会说不的好好人,日积月累患上了忧郁症,于是选择了不归路。
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有经济的压力,有社会的压力,有公司的压力,有peer的压力。
其实他的年薪也有十几万美金,比起普通美国人要高很多。
但对于他年少时的辉煌,还是有着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给当事人带来的挫败感会更强。
做普通人又如何,家庭危机又如何,一切归零又如何。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三下三上”
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变世界的伟人,他的成功与伟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三下三上”的传奇般经历。
从建国到掌舵改革的三十年间,邓小平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三下三上”(三落三起):
第一次,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央苏区,遭到批斗,撤销职务;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解放后在1956年“八大”会议后,担任了党中央总书记。
第二次, “文革”初期,林彪和“四人帮”痛恨他,全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1976年初, “四人帮”妄图篡权,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又一次把他打下去;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于1977年重新任党内副主席,在1978年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1980年8月,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时,问:“您在江西做什么?”邓小平答:“一天劳动两个小时。”法拉奇问:“当时您是否非常气愤,希望报仇?”
邓小平笑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大喜欢气愤。因为这是政治问题,没有气愤的必要,气愤也不解决问题。”
有人问邓小平:"你在'文革'时期受了那么多磨难,为什么今天依然神采奕奕?"他回答说:"我一生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首先顶着。"
关于邓小平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女儿毛毛曾这样写道:"我父亲为人性格内向,沉稳寡言,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在逆境之中,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并用一些实际的工作来调节生活,从不感到空虚与彷徨。在江西那段时间,他就主动用劳动和读书来充实生活,陶冶精神。"
邓小平曾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
历史证明,邓小平确是一个连对手都不得不佩服和赞誉的伟人,称邓小平是“永远打不倒的小个子!”
对伟人来说,在一马平川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生活就失去了色彩;只有在大风大浪里拼搏,人生才更富有意义。
世界级伟人毛泽东,在他的人生履历里,曾几次被孤立,也曾遭遇下级造反,甚至被剥夺发言权,但任何时候他都没有消沉过,终于,他成为新中国的奠基者。
另一位世界级伟人丘吉尔,一生中在政治上也曾四起四伏,但他丝毫不气馁,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每一次伏,意味着下一次起,并且在一个更高的点站起,直至实现生命的辉煌。
经不起挫折的人,是意志薄弱的人;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伟人。
“逆商”远比分数和成绩来得重要
讲实话,我对什么高考状元之类的采访、炒作,毫无兴趣,一两次考试成绩说明不了啥,分数也只说明阶段性的成果。
对于什么“赢在起跑线“之类说法,我更是嗤之以鼻。
人一辈子是场马拉松,抢跑、阶段性领先只是一时的,要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全民焦虑,赢在起跑线、军备学术活动,只是短期目标。
过度教育的孩子,每天想的就是要取得高分数,拿到奖项、证书,才能赢得升学考试的竞争。
这样的孩子输不起,这样的家庭更输不起。
有不少孩子,平时成绩不错,但每逢大考,就会翻车,为什么呢?
这就是畏惧失败,过高的焦虑情绪压制了正常的大脑思维。
有一个家长对我说,考试前为了让孩子安心复习,在家都是光脚走路,生怕有声音影响孩子,更不要说看电视娱乐了,结果呢孩子还是考砸了。
还有一个奇怪的例子,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每逢大考就会肚子疼,查不出任何器质性的病因。
这还是过度焦虑导致的“自我保护“,出现应激反应,强烈的身体暗示,肚子疼了考不好,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有一个家长和笔者交流,孩子没能考上市重点,笔者安慰道:天也塌不下来;他说:对我们家,就是天塌下来了!
我们的教育太注重选拔性竞争,而不重视学习本身的快乐,去问问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说在学校学习是快乐的呢?
教育不仅要学会赢,更要输得起,因为输才是常态。
培养逆商,当然有很多方法,首要的是父母输得起,如果父母焦虑过度,孩子如何输得起?
其实培养逆商的很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还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看看现在孩子的身体素质,就知道体育的地位了。
再看看最近的男篮男足,每逢大赛也是压力巨大,因为总想赢怕输,结果总是输。
比赛目的当然是争胜,但首先要享受比赛的过程,再练就抗挫折的能力,才能在逆境下反转。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一生会遇到很多高兴、幸福、顺心的事,同样也会面对挫折和苦难,沉迷在这些事情中无法自拔,就容易处处受挫。
享得了福,吃得了苦,把一切当成生命中的安排,去体验、去享受。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生境界不过如此!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