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冰糖葫芦”英语怎么说
校英语教研组副组长丁文芳告诉记者,之所以将英语节主题定为“讲好中国的故事”,是从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启发。“我们访问一些国外的姐妹学校时,对方对自己文化如数家珍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有能力,将他们知道的一切告诉同龄人。”
皮影戏、杨家将、清明上河图、赤壁之战、艾草、红烧肉、肉夹馍、冰糖葫芦……这些熟悉的词语,翻译成英语,究竟应该怎么说?丁文芳介绍,今年暑假,刚刚毕业的初三学长们主动请缨,为学弟学妹们编写了100题“中国文化知识卷”。经过全校海选,决赛现场,同学们迎接的是翻译“长风破浪会有时”“宝剑锋从磨砺出”等古诗词的挑战。
图说:孩子们饰演的武则天和上观婉儿
九(1)班女生陈川禾和她的十余个伙伴眼中,影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于是,他们从《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以及各个视频平台,从食物、自然美景、传统艺术、民俗文化等不同方面,选取最能代表中国的声音,剪辑完成了《The Voice of China(中国之声)》。中英文解说和配音,也全由同学们自己完成。“有敲锣打鼓的欢乐场面,也有鸬鹚捕鱼、放孔明灯等非常安静的民俗场景。”陈川禾告诉记者,自己可能会出国继续学业,到时候,一定会把这段视频,秀给将来的同学们看。
图说:同学们的表演惟妙惟肖
用现代的方式讲历史故事
刻舟求剑、滥竽充数、完璧归赵、一鼓作气……舞台上,同学们说的是英语,演绎的却是熟悉的历史故事。“要把绕口的长句改成短句,语气也不能咄咄逼人。”为了表现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故事中的不卑不亢,六(3)班女生孙阅微在家没少让妈妈当观众,反复琢磨。九(2)班男生高远、徐行霈一身铠甲,故意僵手僵脚地“挪”上了场。原来,他们是两个从秦朝“穿越”而来的兵马俑,被游客的闪光灯唤醒。“我去过西安,还买过一个模拟挖掘兵马俑的模型玩具。”徐行霈说,他从这个模型中受到启发,决定用有趣的方式,讲述一个尘封多年的兵马俑醒来的故事。秀肌肉、玩自拍,“时髦”的“兵马俑”们称自己是行走的“pose王”。沉睡了千年,“兵马俑”们忘不了美味的“Rougamo(肉夹馍)” 和“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羊肉泡馍)”,更望着眼前的摩天大楼感叹和平的美好,幽默的剧情惹得台下笑声连连。
图说:当中国武将遇到美国队长
带着当归、党参、金银花等中药材,六(4)班女生陈若初登上了演讲台。陈若初说,选择这个主题,是受了从事中医的亲戚的影响。不过,虽然从小对望闻问切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不是准备这场演讲,自己并不会想到,中医的英语缩写是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也没想过,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让同学们明白常见药材的功用,阴阳平衡的道理。“你了解得越多,会越觉得中医的神奇。”陈若初说。
图文转自新民晚报;
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