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教育的热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绞尽脑汁,想要把在“体制内”读书的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转去国际学校。这样不仅让孩子尽快脱离体制内“应试教育”之苦,也提早为孩子的出国做准备。但是由于缺乏择校备考经验,很多家长对于国际学校的择校备考存在着不小的误区,最终导致未能如愿的择校。
小升初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因此家长们还需理性地帮助孩子择校备考,巧妙地避开这些误区,为孩子选择真正适合他们的学校。在这里悦读猫特意结合了部分学生案例,为家长们指出国际学校小升初择校备考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名气越大的学校越好
家长望子成龙,想要让孩子读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择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来选择,否则不但会在备考的时候给孩子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揠苗助长,就算进了名校也难以跟上学习节奏,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信。名校升学率虽然高,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有很大的挑战。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实验班和普通班的选择。有的学校在走特色线路,有的以严格管理以提高学习成绩而著称,有的则希望通过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全面发展。孩子是否能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是否能适应实验班的节奏,都是小升初择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家长和学生在小升初择校中,不能过分迷信学校和实验班的名气,也应该重视与孩子的相适度。
误区二、最后一年才开始考虑择校备考
估计现在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已经占少数了,但仍然有部分家长来咨询时提出希望孩子能去包玉刚、协和等优秀的国际学校读书。但是孩子小学五年学的东西仅仅局限在体制内的课本里,从未接触过任何体制外的择校备考内容,而距离国际学校招生也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进行着各科的深入学习,对于升学考试的准备也越来越充分。当然,这个误区的另外一个对立面就是过分看重小升初,导致孩子的压力一直很大,不能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反而拔苗助长。
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准备侧重点。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从三年级开始,可以进行一些数学学术活动、作文学术活动类的相关学习;五年级开始,家长需要多关注小升初政策,并且重点培养孩子的面试技巧,为进入名校做多个方面的准备。
误区三、希望老师能帮助孩子“押题”
以前高考的时候常听说有“押题名师”,做了某某教师的模拟真题,考试准能考中。但是“押题”这一招从来就不是国际学校的“游戏”。
国际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论是每年各区组织的不定期的调考,还是各大数学学术活动,出发点都是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一个知识点就可以衍生出成千上万个真题,即使做了1000道真题,也可能在考试中被第1001道题目卡住。
因此,“题海战术”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提升方式,在学习中帮助孩子理解目标学校考试的侧重点,掌握一个有效的方法更加关键,才能让孩子在笔试和面试中都游刃有余。
误区四、英语竞争力提高主要靠记忆单词
英语作为孩子必须掌握的语言能力,逐渐成为各个学校重点考察的内容。多数国际学校会对学生进行英语面试和英语笔试。因此小升初英语竞争力的提升,不是单纯地依靠记忆单词就可以,孩子的语言应用能力才是国际学校考察的重点。这包括,孩子能否利用已知的词汇,写出一篇语法错误较少,地道的文章;孩子能否阅读英文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作答,是否可以在遇到生词的时候能够通过上下文去理解生词的含义等。背单词固然关键,重要的是真正掌握单词的用法,语法的提高则依赖于平时大量的使用。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鼓励孩子多在生活中使用英语,才能在小升初的面试中充分展示自己。
误区五、忽视面试的重要性
从初中入学政策来看,面试的重要性已经开始逐渐体现出来。各大知名国际学校的面试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考察很深入、透彻,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面试官所掌握。因此认真准备一场小升初面试显得至关重要。
家长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准备,分别是知识和心理。知识主要依靠学习的积累,而心理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适应性训练来准备。锻炼孩子当众发言的能力,说话礼仪,讲话逻辑性,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深入准备。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