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记忆:冬天里的一场约会
——光影阅读社新老社员交流暨“俄罗斯文学启示录”阅读分享会
上海枫叶国际学校光影阅读社指导老师朱琪
于我,三个短篇的最大功用,在于激活回忆,而回忆实际上是种放逐或神游,在文本和受众之间用神秘的密码制造“互文性”,更给人“此身非我有”的一种东方佛家似的境界。
——陆谷孙代译序《圣诞忆旧集》
俄罗斯文学的神性,不是来源于教堂,不是来源于神父,不是源于那些修养有素的贵族学者;他深藏于底层的“脏酒店”,深藏于乡村的茅屋,深藏于那黑油油的俄罗斯土地。
——徐葆耕《叩问生命的神性》
桌上《圣诞忆旧集》是的我指导的社团前社长张钧凯在去年圣诞节赠我的一本温暖小书。美国天才作家杜鲁门·卡坡蒂回首童年往事时浮起的乡愁,他用三个短篇故事搭建了当下的自己与曾经的自己之间的桥梁。而这本小书本身也激起了我对于过往种种的回忆。又到一年圣诞节,某日忽然收到张钧凯同学的QQ消息:“老师,我放假回来了,我可以来参加本周的社团活动吗?”“当然可以。有什么想和大家聊聊的嘛?这次社团大家一起会聊聊俄罗斯文学。如果你有想分享得主题也可以和大家来分享。”“分享什么的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最多想跟大家聊聊天,问问情况,可以的话也参与讨论就是了。顺便,我会带英国的饼干和巧克力给大家。”于是,我们光影阅读社的新老成员在这个冬日里便有了一场充实而甜蜜的“约会”。
这个周三下午,漂洋过海的神秘嘉宾——前社长兼社刊《我们的文学》创刊人张钧凯同学带着礼物和在IC(帝国理工)的学习生活体验前来赴约,其他分享者则带着自己在阅读完若干俄罗斯文学大部分之后的震撼或疑惑前来。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大家开始向张钧凯同学提问,大家的问题涉及到了高中和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张钧凯同学更是非常细致地给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和困惑。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专业是生物科学的学生,创办社刊《我们的文学》成为其申请过程中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经历之原因在于,名校非常看重学生自主自发所组织的活动,即便与自己的申请专业无关,但是这类活动会成为你自身之于环境影响力的体现。当被问到自己在作为适应期的大一目前最大的困难时什么时候,张钧凯同学提到了时间规划表的订制。相对宽松的课程设置和突然加大的难度需要个人成为一名优秀的时间管理者。同时,他还提到,其实作业并不多,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是更多的时间需要用来把课堂的内容真正弄懂,阅读文献资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学习并不等于做作业。在充实的大学生活里,他感受到了周围同学们的热情,正在学习皮划艇运动。最让他震惊并沉浸于其中的是上学路上的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等宝藏般的存在。此外张钧凯同学还分享了自己高中阶段的困惑,诸如社刊的征稿情况不乐观以及沟通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到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的剑桥的时候,张钧凯同学依旧自信满满,露出他率真而充满自信的笑容。文学的绿色梦想足以浇筑一个人认识自身和探索世界之路。
接下来便是大家坐在一起聊聊俄罗斯文学。这个主题来源于我在课上布置的一次阅读任务,选了俄罗斯文学个人比较喜欢的几个大部分作为书目的一部分,借助社团活动时间把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俄罗斯文学魅力的同学聚在一起或分享或畅聊。在为大家分享了提前印制的分享者所完成的相应主题论文之后,俄罗斯文学启示录正式打开。
李恩硕同学基于格罗斯曼作品《生存与命运》的分享《身处泥泞 心向天堂》带给人以一种沉浸式的俄罗斯文学阅读体验。“像大地一样辽阔长久的是痛苦,比痛苦更辽阔的是悲悯。”(格罗斯曼)李恩硕用抒情诗人般动情的方式对俄罗斯文学的神性进行了剖析,流动的思考充溢整个分享。俄罗斯文学的悲悯,如同佛教的慈悲,善就像扶起一朵鲜花,给他人一个微笑那样简简单单的善,格罗斯曼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性中的善与恶相抗衡的故事。所以,那些为崇高而不可实现的理想所做的无谓的奋斗才显得那么必要而动人,充满救赎与悲悯之美,而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真正魅力所在。而这种魅力的生动又在于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心的感受无比契合。
特邀嘉宾林珺同学则畅聊了专注于人类心灵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开放性的一部作品《白痴》,让人感受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无比强烈的共鸣。这种无处不在的共鸣表现在陀氏所塑造的个体所存在的永恒矛盾中。借助“圣愚”形象的塑造,将对人性的拷问植入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林珺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与欧美文学的极大差别,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发展中的人物,我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看到的人物身上原本就存在特质却未被发现的特质在非常规的叙事中一步步清晰起来。如同迷雾中的俄罗斯文学,在大雾散去之后留下的是竟是我们自己。同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审问者”,如果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社会活动家,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心理学家。丛怡同学与周徐之同学从打动自己的文本细节阐述,和徐科同学在讲述与讨论中尝试进一步梳理自己的论文行文思路。梅诗金公爵最终命运结局的含义也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其实,陀氏的《白痴》分享尚未结束,或许对于已经成文本阅读“难度”象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很容易被大众的阅读门槛挡在门外,但是又如徐科同学所说门槛是需要打破的,更如林珺同学所说其实并不存在门槛,《白痴》作为一个具有感召力的文本是写给全人类阅读的。荣浩宇、张钧凯同学也在最后就本次分享谈了自己对于阅读的看法。
冬日里的这场约会让许多人都感受到,能静静地读完一本书,然后静静地沉淀思考,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关于俄罗斯文学的探讨和分享未完待续。关于文学的探讨和分享更是会继续在社团继续下去。光影阅读社在我看来就如同深藏俄罗斯文学神性的那些“脏酒馆”和乡村茅屋一样,也会激发更多人对于自身灵魂的拷问。希望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都可以像《我们的文学》一样成为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里充满灵韵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