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假期间,世界各地的大学(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开始陆续开放来年的研究生项目申请,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生招生。不同的学校在申请时间期限上也会有差异。
在这里,我们针对硕士研究生的留学申请做一些经验分享。关于出不出国读研究生的问题,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关于留学申请,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自己动手(DIY),从头到尾所有材料、手续都由自己来完成;另一种是委托留学中介,中介一般会有专门的人来包办材料和手续,当然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显然,DIY 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方式,有人认为,DIY 是检验是否适合出国、是否有能力在国外独立生活的其中一道关卡。由于 DIY 的材料均需自己着手准备,因此存在一定的申请失败的风险。
相比之下,留学中介一般有专业人员负责材料的准备与润色,同时有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申请方向咨询和分析,因此即便有申请失败的风险,但也比 DIY 要保险得多,并且由于有咨询和分析,因此在申请方向上的决策可能比 DIY 要明智。
下面的经验讲的是 DIY 申请。所以如果选择留学中介,那么就不用大费周折了,毕竟钱都花了。
DIY 第一步:我要申请哪所大学
这就像高考填志愿一样,对以后的关系很大。对于择校问题,实际上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首先,你想到哪个国家度过研究生生涯?当你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那么能考虑的范围就缩小了许多,选择的难度也小了。接着根据申请的方向(专业)、个人的本科背景(GPA、本科院校等)进行择校,当然这里可以适当参考各种世界大学排名。不管怎么样,有经验的人总有最佳的回答,因此可以在网上搜理想院校的申请经验分享。
当然,如果你去参观过那所大学,或者正打算去 look 一 look,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想通过书本快速了解牛津剑桥、美国常青藤名校,可以参考吴军博士著的《大学之路》,这本书将这些大学的历史、现状等等都讲得十分有趣。】
DIY 第二步:进一步了解研究生项目
在确定好即将申请的理想大学后,为了了解到所申请方向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的相关细节,除了在网上参考前人写下的经历外,最好的方式便是上学校官网查看。比如我们上牛津大学的官网一探究竟:
在 ADMISSIONS 上选择 UNDERGRADUATE 就能跳转到研究生申请的相关页面。当然,每个学校的官网布置不一,细心找找就好了。
UNDERGRADUATE 专栏有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费用说明等等。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查阅。
申请时间线。这一内容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申请材料的递交。对于一些院校,还会采取先交先考虑(FCFS,先来先服务),并优先发放录取 offer 的做法。从下图可以看到今年牛津大学从 6 月就开始了申请工作。
我们还能在这里看到 GUIDE FOR APPLICANTS 的相关指南,这是极为友好的一种内容设置,可以根据这里的内容一步步地完成申请过程。
很显然,在学校官网上查阅信息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在发掘自己想要的信息。我们也可以发现,浏览这些国外高校的官网会比较舒服,不论是设计还是内容设置,都十分具有特色和人性化。
需要注意的是,本科课程及相关语言成绩在申请方面是务必需要关注的点。每所高校对申请者本科的 GPA(绩点)、语言成绩(IELTS / TOEFL / CAE / CPE 等)、额外成绩(GRE / GMAT / LSAT 等)甚至本科院校背景(985 / 211 等)会有要求。对于这些申请的硬条件,在官网上也会有相关内容。
DIY 第三步:申请材料准备
在对目标院校有了大致的把握并确定申请之后,我们便进入到了最为繁忙的材料准备阶段。首先,不同的专业可能会对申请材料有额外的需求,即需要申请者递交额外的申请材料(比如申请金融方向需递交 GMAT 成绩)。申请材料清单和要求会在官网里相应的研究生项目申请下有标明,我们只需要照着准备就好。一般来说,申请材料无非以下几样:
1. 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是一篇就个人经历、特点等方面进行概述的 essay,一般 800 词左右(这个数字并非绝对的)。它就像我们常说的作文一样,我们需要让招生办负责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这篇个人陈述,了解到作为申请者的你的一些亮点,以至于能让这所学校录取你。
一般来说,个人陈述可以围绕研究生项目出发,表达对某一专业的执着、追求、目标等等,以及本科如何为此奠定基础,个人对此有过什么行动……实际上,个人陈述没有严格的条条框框,它甚至不限制申请者要围绕学术来写。
在我看到过的北美学生申请个人陈述文书里(他们的个人陈述都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最终被申请的大学录取了),他们可以围绕学习方面写得很正经,也可以围绕个人兴趣、个人生活、个人特长写得很 free —— 毕竟西方大学喜欢各个领域出色的人。
我曾看到一篇个人陈述,讲的是自己很会 persuade people(具有强大的说服能力),显然这与个人亮点有关,而与学习无关,但即便如此,这名学生还是被 UC 一众高校录取,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还有的写自己曾经乐于助人的一段经历,或者生活的某个习惯。当然,这些之所以成为了亮点,并助力申请者被录取,绝非易事。因为这些个人陈述都是上个 decade 的了,当没有人写过的时候,那么这种主题很容易吸引到眼球。但如果有人写过了,那反而不好出彩,甚至有抄袭嫌疑了。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陈述是申请材料里头最能反映个人情况的内容,因此务必当作重中之重对待,它可能是耗时最长、修改次数最多、斟酌次数最多、润色次数最多的材料。我们不但要注意写作角度、写作手法,还要注意语法、句式表达、感情色彩,甚至单词拼写。
招生办负责人要从个人陈述中了解申请者,这就像是第一印象。我们当然不愿意在这里就栽倒,然而事实便是许多人都会在个人陈述这一关被筛掉,这和公司面试筛简历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个人陈述的内容不要赘述。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材料来展现我们的各种能力(比如推荐信、个人简历),因此有些不该在个人陈述出现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去写。比如说,你在本科期间做过学术项目 A,你的学术推荐人(老师)指导你做了这一项目,并在推荐信中有所陈述,那么在个人陈述里,就不必再赘述 A 的经历了;又或是你在个人简历里描述过实习经历,那么个人陈述里还需要再说你在哪里实习过,干过什么工作吗?当然不需要。
总而言之,材料之间尽量不要有重复陈述的内容。本身能展现自我的陈述性材料就只有区区这么两三份(PS,CV,LR),当然要珍惜每一份材料有限的空间,把每一份材料的特殊职能发挥到极致。
由于个人陈述十分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专门的写作领域来对待。在动笔写个人陈述之前,我们需要查找相关书籍,了解并学习个人陈述的写法,这一点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莫大的帮助。毫无疑问,个人陈述的书写将是耗费时间和脑力的一项工作,但出色的个人陈述对于最终录取结果的决定来说 really matters a lot。
另外,图书馆有较多北美高校成功的个人陈述样例,他们由北美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整理,正是这些出色的个人陈述,使这些负责人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最终推动着录取的成功几率。当然,这些只能做参考,毕竟我们都知道,高考满分作文 “只可意会但不适模仿”,谨记不要模仿,更不要抄袭。
下面是一段英国伯明翰大学发布的视频 What Makes a Good Personal Statement? 讲的是如何写好个人陈述的内容,这可以作为众多参考之中的一个。
2. 个人履历
这和简历(resume)相似,但不同点在于,CV 偏向陈述教育背景、和学术有关的荣誉、相关实习经历,格式上可以不必像求职简历那样重视多样的排版和全面的内容。
个人履历更像是求学简历,为了获得一个学位,而撰写的简历。
3. 学术推荐信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能从申请者当中收到两封学术推荐信,他们是学术人对申请者学术能力的一种评价和认可。具体需要多少封推荐信,在学校官网的申请页面里会有相关注明。
我们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学术推荐人为我们写推荐信即可,他们可以是我们的大学授课老师,也可以是院系主任,当然也可以是校长。原则上讲,最好找熟悉的学术人写推荐信。
在最终递交材料之前,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与学术推荐人取得联系,获知推荐意愿,并留够足够的时间给学术推荐人撰写(当然有些老师会让申请者自己来起草推荐信,最后发回修改和签名,这需要看老师的意愿)。
对于学术推荐信的推荐人选择,原则上讲自然是职称越高越好,在学术界内名气越大越好。但是这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掂量,没有绝对的决定性标准。
4. 语言成绩
按照学校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电子成绩单。这一操作一般是考试委员会来完成的,比如当申请者考完 IELTS,并获得 IELTS 成绩后,IELTS 会提供 5 次免费的成绩单寄送至申请高校的服务(ETS 的 TOEFL 和 GRE 也是 5 次)。我们只需在这里选择要申请的高校,并由 IELTS 寄送成绩单过去即可。而 IELTS 发给我们的纸质成绩单原件,自己保管就好了。
由于各高校对语言成绩有所要求,因此在这一关不能松懈。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尽早报考的方式,如果成绩无法达标,那么还有时间来继续准备并报考下一场。总的来说,在 DDL 之前,语言成绩需要达标,才能让申请的审核流程进行下去。
5. 其他
丰富的或者优秀的实习 / 工作经历能给申请者加分,因为这也是一种实践能力的表现。当然,这些经历与申请的专业相关是最好的。
至于研究生研究规划,需要根据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来决定是否需要递交。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需要这份研究规划,而倘若申请细目里没有要求需要这一份文件,那么这可以当做个人陈述的一段内容(毫无违和感)。当然,把研究规划写在个人陈述里的话,就没有必要像单独的研究规划那样写得太详细,以及分点来陈述了,大方向走一波就行。
DIY 第四步:递交材料
递交材料的相关操作均在学校官网进行。找到研究生申请页面,注册账号,根据自己的计划申请相关的专业,填写好基本信息,并按照其 application form 的格式依次递交相应的电子材料(PDF 等)。在所有材料递交步骤都完成之后,我们只需根据提示,向学校支付申请费用,即可完成留学申请过程。显然在这一步我们仍需要非常仔细,因为所有的材料都要对号入座,不要出错,这就像我们平时填表一样。
至此,留学申请 DIY 全过程就结束了。概括起来说,这一段经历就是 “了解信息 —— 确定目标 —— 准备材料 —— 递交材料”,而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不算少。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通过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于这些英文申请材料,国外网站有非常丰富可靠的分享型资源,比如 Google 搜索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找到许多申请文书建议的网站,Youtube 上有许多走心的(甚至官方的,比如上面的个人陈述部分的图片均为帝国理工学院的 presentation)申请文书写作讲解。如果没有 VPN,可以使用 Bing 搜索(国际版)。除了电子资源外,图书馆的外文图书也是推荐的资源,他们大多由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高校教授撰写,许多申请文书需注意的内容讲得十分透彻。
不论如何,DIY 的过程是对信息收集、整合、过滤、学习和分析的综合考验。相信经过一段 DIY 的经历,申请者也能为国外学习生活的适应做一次不可或缺的预演。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