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
中国教育部发布今年第1号留学预警
预警全文如下:
网址:https://jsj.moe.gov.cn/n2/2/2/2001.shtml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
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 家长和同学们不用慌乱,此次为预警信息,属于风险提示,而非禁令。
跟着小林一起来了解事情始末,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
· 为什么会发布此次留学预警?·
起因是美国俄亥俄州近期通过的一个新法案——《参议院第1号法案》(Senate Bill 1)。
该法案对该州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涉及中国的条款包括:
1. 禁止接受来自中国的捐赠:法案明确禁止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学接受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或其任何附属机构的礼物、捐赠或贡献。
2. 终止与中国机构的合作:法案要求高校不得与中国的机构建立或维持学术或财政合作关系,包括研究资助和留学项目等。
* 条款1附了特别说明:
本条款不禁止州立高等教育机构接受中国公民支付的下列款项:与教学相关的费用(包括学费、常规杂费、专项费用及教学成本)或教育支出,以及该校校友的捐赠款项。
看完后法案后,可以了解到,该法案的目的是防止中国机构通过教育合作窃取他们的技术。
目前看来,对留学生个体(尤其是本科生)没有直接影响。
并且,法案范围涉及到的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等12所州立院校,私立大学(如凯斯西储)及其他州的高校不受直接影响。
对于大部分个人申请、自费去美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并没有直接影响,可以相对放心,不用慌乱。
政策出台主要限制的是政府间合作,不用过于担心。
不过,面对目前的局势变化,想要赴美的留学生们可以做好哪些准备,以应对纷繁的留学申请呢?
· 赴美留学生要如何应对?·
1、选校策略调整
▷ 避开有影响的院校:避开俄亥俄州立大学等12所公立院校。
📌 特别提醒:
已获俄亥俄州院校录取的学生:
① 确认项目是否接受中国政府资助(可通过学校财务报告查询)
② 联系招生办获取书面就读保障
③ 考虑延期入学观察政策执行情况
▷ 选择院校:优先考虑国际学生支持体系完善的院校。
国际生支持度检测方法:可以登录学校官网,检索关键词"ISS Office"+"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优先选择提供普通话服务的院校。
▷ 多国混申:加拿大/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增设备选。
2、法律风险防范
已经出国的同学,在留学时要注意法律风险防范,以免造成签证等问题;还未出出国留学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注意相关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 建立「签证监护」云文件夹:
推荐使用学校邮箱注册Google Drive;
包含:护照扫描件/I-20/SEVIS缴费记录/疫苗接种证明等;
每月定时检查文件有效期,可设置手机日历提醒。
▷ 社交媒体净化行动:
用Brand24工具(免费基础版)监测自己姓名关联的网络信息;
删除涉及政治隐喻的贴文(如一些政治性的表情包)。
▷ 法律急救包——在手机通讯录添加: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86-10-12308
AILA律师查找入口:https://agora.ailalawyer.com
3、安全意识升级
▷ 申请季期间:使用WalkSafe APP(App Store教育类排名前10)规划访校路线,该程序实时更新各校周边安全动态。
▷ 安全评级查询:用Campus Safety and Security工具(链接:ope.ed.gov/campussafety)
使用方法:输入校名,查看「仇恨犯罪率」指标,选择近三年亚裔相关案件≤2起的学校。即可看到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规避。
4、学术敏感领域避险
▷ 竞赛选择:用USACO计算机竞赛替代FTC机器人赛(涉及军工技术)。
▷ 科研项目:优先中科院等境内背书项目。
▷ 文书技巧:在Common App中规避「量子计算」「生物基因编辑」等敏感词,可以尝试改用「基础算法优化」「细胞活性研究」等表述。
5、心理建设与信息甄别
▷ 心理建设:
警惕自媒体炒作,不要因一时的信息放弃多年的规划,要保持自我,理性判断,坚定选择。
▷ 信息甄别:
定期查看AIRC(美国国际招生协会)官方解读,以官方信息为准。
留学从来不是单行道,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更需要智慧导航。保持理性判断,风险从来不是阻碍,而是重新定义起跑线的契机。
当技术壁垒与政策风险交织,选择合规高价值,并且受梦校青睐的竞赛项目,或许可以助力在提升学术背景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
了解更多申请详情
扫码1v1咨询顾问老师
我要咨询!
更多信息可咨询顾问
* 以上赛事主办方为海外机构,不与任何中国的大学、中学或小学升学加分活动挂钩,其成绩不会作为任何中国中小学升学或评优的依据,仅定位为针对中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和国际教学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