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简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S.-T. Yau High School Science Award)是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于2008年发起设立的中学生科学创新类奖项。该奖项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承办,入选2022-2025学年教育部竞赛白名单,是一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国际性中学生科学竞赛。竞赛面向全球中学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六大基础学科,倡导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舍弃传统试卷和标准答案,让学生以提交研究报告的形式参与竞赛。其宗旨在于推进中学科学发展,激发和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科学人才。
二、赛事发展历程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其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的拓展,以及从国内到国际的影响力提升。2008年,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设立,标志着这一赛事的诞生。2013年,物理奖启动,进一步丰富了竞赛的学科领域。2016年,生物奖和化学奖启动,并设立了跨学科综合奖项——科学金奖,体现了赛事对综合科学能力的重视。2017年,计算机奖启动,顺应了科技发展的潮流。2018年,经济金融建模奖设立,拓展了竞赛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已形成以科学为总体框架,以六大基础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累计超过2000余所学校、120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北美、新加坡等多个海外地区,共461余个学生团队的近850余人受到奖励。450余位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担任评委或顾问。超过一半的获奖中学生经推荐分别进入清华、北大、哈佛、MIT、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中外知名大学就读,其中不乏进入理想大学后依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科研人才。
三、参赛要求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参赛要求旨在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学术性。每支参赛队伍由1-3位同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由1-2位指导老师带领。参赛团队(包括在他人指导下)需取得科学研究成果。学生身份以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学生不得跨校组队。指导老师身份可以是中学教师,或高校、科研机构老师,但须据实填写。指导老师不能来自公司、培训机构及任何谋利机构。如组委会有理由相信参赛学生曾受培训机构的指导完成研究报告,组委会保留权利取消该生的参赛资格和获奖的名次。
四、研究范围与评审标准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六大基础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和要求。
数学奖
涵盖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所有领域,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分析等。工程应用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信息及数码科技等;商业应用包括经济、金融、物流、管理、决策、运筹学、交通运输等;科学应用包括医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及健康问题;创新设计包括图形设计、游戏等。
物理奖
研究范围涵盖物理学的所有领域,强调与物理学学科的相关性。
化学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和化学研究相关的内容,主要考虑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化学问题。
生物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和生物学相关的内容,既包括通过实验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包括纯理论的分析(如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考虑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生物学问题。
计算机奖
研究课题可以是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问题,既可以是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是技术问题的探索。
经济金融建模奖
研究范围涵盖经济学(含金融学)的所有领域,研究课题对于回答经济问题有直接的贡献或者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五、赛事流程与时间安排(2025年可参考往年)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的赛事流程严谨,分为多个阶段,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1. 注册报名
2024年4月15日至7月31日,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1-3名成员)。
2. 提交/更新论文
自2024年8月1日起即可提交作品,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15日,期间论文可更新。
3. 分赛区评审
2024年10月1日至11月3日,各赛区评选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名单。
4. 论文公示
2024年11月4日至11月11日,入围全国总决赛的论文在网上进行公示。
5. 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2024年12月7日至12月8日,总决赛由国际评审委员会主持,以英文答辩的形式进行。
六、常见问题解答
Q1: 我报名时是高三的学生,12月总决赛时已经升入大学了,可以参赛吗?
A1: 可以的,以在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
Q2: 我想跨校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建一个团队,可以吗?
A2: 不可以,学生不可以跨校组队。
Q3: 指导老师必须是本校的教师吗?
A3: 可以是中学教师,或高校、科研机构老师,但须据实填写。指导老师不能来自公司、培训机构及任何谋利机构。如组委会有理由相信参赛学生曾受培训机构的指导完成研究报告,组委会保留权利取消该生的参赛资格和获奖的名次。
Q4: 我想报名参加两个学科的比赛,可以吗?
A4: 可以,参赛学生可以申报多于一个学科的奖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但同时报名多个学科时,需另注册账号,且须以不同论文参赛。
Q5: 我的论文涵盖数学、物理两个方向,可以同时参加数学奖和物理奖的评比吗?
A5: 不可以。同一篇论文不得参加两个科目的比赛,请谨慎考虑,选择一个科目参加。
Q6: 我想组建两个队伍参加数学奖,可以吗?
A6: 不可以,在同一学科的比赛中,每个学生只能报名一次。
Q7: 我注册一个账号,可以同时报名几个奖项吗?
A7: 不可以。每个报名账号只能对应一个团队。同时报名多个学科的比赛时,需另注册账号。
Q8: 注册报名之后,团队信息填写后,可以修改吗?
A8: 研究报告提交截止之日起,整个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信息不得再做更改。在此之前,可以进行修改。提醒:请务必据实提交所有参赛信息,如违背诚信原则,一经查证,组委会将取消团队参赛/获奖资格,并在网站对违规团队进行公示,通报相关学校的校长。
Q9: 研究报告上传后,可以修改吗?
A9: 8月1日至9月15日期间,如果研究报告及其他研究材料有新的补充和修改,可以在系统上传新的版本,9月15日后不得再进行更改。
Q10: 请问赛区是怎么划分的啊,我该怎样知道自己属于哪个赛区?
A10: 每支参赛队伍按照其所在中学的地理位置,归属于某个分赛区。具体可参照参赛规则:参赛规则。
Q11: 每个学科的研究范围和评审标准有参考性的说明吗?
A11: 具体可参照各学科的评审标准:评审标准。
Q12: 研究报告必须用英文写吗?
A12: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12月全国总决赛时必须提交英文研究报告及PPT,并用英文进行答辩。总决赛之前的阶段,中英文没有强制要求。
Q13: 参赛需要交报名费吗?
A13: 不需要,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不对参赛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Q14: 如果我们已用这篇研究报告参加别的比赛或投稿,可以参加丘奖吗?
A14: 可以的,但如果参赛者曾经参加、正在报名参加或有意愿参加其他国内外相关学科竞赛活动,提交或发表该研究报告,请务必在注册报名时在“提交研究报告”页面如实填写相关信息。
Q15: 可否邮寄参赛材料到组委会进行报名?
A15: 不可以。各参赛队伍必须在网上完成注册报名,并在网上提交研究报告、实验视频、论文查重报告等材料。
翰林课程体验,退费流程快速投诉邮箱: yuxi@linstitute.net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