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期间,我们有幸homestay了一名常熟UWC的巴基斯坦籍学生Sandeep Kumar。小年夜,我们带着13岁的儿子驱车去学校接他,还特意在校门口合了个影,他略显羞涩,但对答很有礼貌,不一会儿,就在车里和我儿子Victor聊得很嗨了。为了接待这位国际友人,我们事先制定了计划,一方面让他好好品味中国节日的别样滋味,体验中国年的传统风俗;另一方面,希望Victor和国际学生加强交流,更多地了解巴基斯坦、了解常熟UWC。
Victor的房间原本就是上下铺的两张床,两个男孩共用一个卧室,我们安排Sandeep睡在下铺,他欣然同意。他非常有礼貌,告诉Victor他的作息时间,希望不会打扰到Victor。
大年初一,为了更热闹、交流更顺畅,我们约了Sandeep的中文老师小李老师,邀请了另一个寄宿家庭,带着Sandeep来到兴福寺,像常熟本地人一样,敬香、祈福、登高、吃蕈油面,祈求全年平安如意。在寺庙里,Sandeep和我们一起点香祈福,我们向他介绍“兴福寺”的悠久历史和名字由来,他兴趣盎然地聆听并投出了寓意祈福的硬币。我们登高远望,指给他看一线天、剑阁,讲给他听关于虞山的传说,他深深感觉常熟历史的深厚积淀。回到山脚下,一大帮人围桌而坐,大家说说笑笑,心情格外好。虞山绿茶可能不太符合外国孩子的口味,但蕈油面是真的好吃。出人意料的是,Sandeep使用筷子已经比较熟练,吃面条对他来说一点困难都没有。我们都夸奖这个外国孩子适应能力特别强,Victor对Sandeep刮目相看。
大年初二,我们和往常一样,回支塘镇任阳的乡下老家过年。一路上,Sandeep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是名医生,母亲是全职妈妈,家里还有姐姐和弟弟,巴基斯坦的经济并没有常熟发达,文明程度也还有一定差距,女性也是最近的几十年才有权接受教育和工作。我们问他是怎么考上常熟UWC的,他笑说可能是英语好,这也坚定了Victor学好英语的决心。村里人听说来了一个棕色皮肤的老外,纷纷过来拜年瞧热闹。我们搬出竹梯子,展开春联抖开红灯笼, Victor在下面扶住梯子Sandeep爬上去,帮我们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红红火火过大年。吃完丰盛的午餐,村里几个同龄的男孩邀请Sandeep去打篮球。在小村庄的篮球场上,冬日的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这群青春逼人的孩子。虽然他们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但同样的青春年华、同样的活力四射、同样的梦想在心,世界,是他们的!
年初三,我们决定教Sandeep学写中国字,学唱中国歌。一路上我们教了《茉莉花》,唱啊笑啊直不起腰。我们一起游览了翁同龢纪念馆,在纪念馆中,手把手教Sandeep握住毛笔,一笔一划写成“春”字,同时,用两种语言写下“中巴友谊地久天长”,Sandeep教我们用巴基斯坦语说“中巴友谊地久天长”,那些长着尾巴的巴基斯坦音符可把我们难坏了。同游兴福寺的那户寄宿家庭,邀请我们参观新峰美术馆、和庐文化中心,大家一起学写中国毛笔字,常熟电视台还进行了跟踪报道。短短的几天寄宿生活,Sandeep俨然成为了中巴文化的交流使者呢!
中巴友谊地久天长
在我家,Sandeep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弹钢琴、第一次吃蕈油面、第一次写毛笔字、第一次贴春联、第一次放风筝------我们还圆了Sandeep的一个梦“去上海看看”,在外滩,隔江眺望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东方明珠,Sandeep在此梦想成真。悉心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同时,我们家庭也更多地了解巴基斯坦的风俗、宗教、教育,更多地了解常熟UWC的教育理念、学生构成、课程设置乃至宿舍管理;Victor则是多了一个小哥哥,他的口语突飞猛进,他对UWC的向往与日俱增------在我们送Sandeep回校时,哥俩相拥依依惜别,然后,还非要跟着Sandeep去了宿舍参观。2017年8月,Victor报名参加了在常熟UWC举办的U-Motion夏令营,住进了Sandeep的宿舍楼。
2017年10月小长假,我们搬了新家,邀请Sandeep来小住几天;他暑假回国后,给我带回了充满巴基斯坦民族风情的背包、围巾;2018年5月,他顺利从常熟UWC毕业申请到了美国的大学。虽远隔重洋,我们的友谊从未淡忘。
一次偶然的寄宿经历,一段和UWC难以言说的缘分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UWC 寄宿家庭的欢乐中国年
►UWC 寄宿家庭项目现已开放申请
►Host Family Program is Open for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