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渐火热的今天,国外大学对于中国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尤其是承认了对亚裔学生要求普遍更高的美国更是如此。那么如何申请进入一所顶尖的美国大学,就成为了很多学生困惑不已的谜题——同学们了解到了要高 GPA,坚持便可;同学们了解到了要参加课外活动,也没太大问题;同学们又了解到了要“做自己”,于是就犯了难;同学们还了解到需要“领导力”,更是千头万绪。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说,他们所谓的这些加分项,到底该如何拿到。
学术成绩
学术成绩(SAT、GPA)不能算加分项,这是所有申请的前提,这或许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最容易做到的最容易做到的了,中国学生领先于世界的能力就是考高分,相信也不用我多说,坚持努力就是大家需要做到的事。
课外活动
学术成绩可以达到,而参加课外活动,同学们便犯了难,心想到底怎样才算参与呢?于是有的同学高中期间选择了十几个的学校社团,并且参加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想要面面俱到,反而在申请时发现自己被国外的招生官认为做事朝令夕改,不能坚持自我;又有学生觉得那我就一年参加一个社团吧,然而又被认为很平庸,甚至会被招生官认为是为了申请大学才去参加的。
其实在国外,招生官看重的不是一个学生拥有怎样的兴趣,而是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并为之做出的不同寻常的努力。招生官会在审阅申请表时仔细看学生花在课外活动上多少时间,了解学生如何协调学习和兴趣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参与课外活动时是否尽心尽力主动完成。举例来说,如果你参与的课外活动是社区服务,他们会看重你在服务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充当组长,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还是仅是参与,混完了事,这给招生官的印象会完全不同。亦或如果你参与了社团活动,你有没有参与竞选职位,社团有没有在你这一届有比上一届表现的更加出色?这也就是国外看重的所谓“领导力”了。所以选择课外活动,最好还是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认真来做,这样更容易投入激情并取得成就。
非要说课外活动中有没有“捷径”?也是有一些的,大家可以酌情参考:
学术学术活动
近年来高质量学术活动成绩也在申请过程中大放异彩,成为了很多家长、同学眼中的香饽饽。但很多家长、同学也非常担心两点:一是参与的学术活动竞争过于激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心思也没有获得很好的成绩,反而影响了本身的 GPA 或 SAT 等硬性指标成绩;二是参与的学术活动没有太多含金量,即使拿到了成绩也无法获得国外大学的认可,最终得不偿失。
事实上,比赛名次当然有作用,但比赛的经历同样是美国招生官颇为看重的方面。以我的朋友为例,她高中有两年是在美国上的,曾参与过斯坦福大学国际辩论邀请赛和异地参与过“爱·创·造”电子工程设计创客挑战赛,可是她最终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在她申请大学时,招生官看到了她的经历,于是便仔细询问她参与这些比赛的经历,遇到的困难,克服的方法以及她为此投入的激情,并了解到她的兴趣所在以及兴趣和这些比赛之间的联系,最后,这些经历帮助她收到了美国 TOP 20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所以,在对名次的看重远不如中国的美国,你在学术活动中能够获取的,也许远远比你预料到的更多。
而针对于第二点,我就推荐几个国外大学比较认可的学术活动吧。大家如果真的有兴趣有条件,可以试着去参与一下:
奥赛类、科技类
奥林匹克各科学术活动的国际奖牌,其中包括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学术活动等。另外,“美国英特尔”科学奖、“爱•创•造”电子工程设计创客挑战赛等一些国际级的科技大赛也同样出彩。
国内外高中学科学术活动
美国高中数学建模学术活动、美国高中数学邀请赛(非常有含金量,参与即可)、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全国总决赛、全国中学生学科学术活动省级一等奖、全国高中各类学科学术活动冬令营等有含金量的学科学术活动在国外也很受认可。
美国各大高校数学邀请赛
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全球数学邀请赛等。
地区级的各种学术类学术活动
地区级的各种学术类学术活动、科技学术活动,中国各个级别的作文大赛、英语能力学术活动,加拿大欧几里得数学学术活动,World Scholar’s Cup 等其他学术比赛,这类学术活动是中国学生最容易接触的比赛,但是由于申请者较多,需要很不错的成绩才更有含金量。
最后综合下来,所有的加分项其实就是展示学生的学习之外的“软实力”,例如学生的个性、特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力、坚持兴趣的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实力。如果大家有自己认为可以体现这方面能力的经历,也可在申请时添加进去。但提醒大家,这些方面的能力只是在你知识达标之后的补充项,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如果成绩达不到要求,那就万事皆休,不是吗?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