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是木棍,语言是活生生的千年老树,盘根错节、深深扎根在文化和历史的土壤中。”
by 龙应台儿子杰宝在国际学校上学,当时选择国际学校原因很简单:我在美国读硕士的时候带着杰宝去读书,杰宝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我不想让他把英文荒废掉。
回国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所教授课程的国际学校。说是国际学校,其实绝大部分孩子都是中国籍。这所学校日常教学大部分是英文,班主任也是外籍,只有不到50%的时间是中文授课。
那时候,我总想着别让杰宝的英文落下了,至于中文怎么学,我完全没有考虑。
杰宝在这所国际学校读了几年,英文阅读和写作进步不小,除了口语发音变得不那么地道了,而中文水平,进步非常小,字写得歪歪扭扭不说,作文更是惨不忍睹,跟公立学校的孩子,差距至少一个年级的水平。
像杰宝这样的情况,在他的同学中,绝对不是特例。我知道不少国际学校的孩子,英文的读写水平都高于中文。
除了中文语言,我还发现,杰宝的历史知识也少得可怜,他了解的美国历史甚至比中国历史多,他在美国上kindergarden的时候就知道林肯、华盛顿,但对中国历史名人知之甚少(作为麻麻我很失职)。
我开始反省自己“重英轻中”的策略,我最大的感受是:无论孩子走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路线,中文作为母语,一定要学!扎!实!因为,英文无论怎么学,对孩子来说,都只是一门外语,即使在国际学校体系下学习的孩子,也不例外。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我自己的经历说吧。我从初中开始学习英文,到大学读英美文学,一直以为自己对欧美文化非常了解。但是,只有真正在美国生活后,才知道仅仅学习语言和文化,接触几个欧美人,对西方的理解,仍然是雾里看花。西方人的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只有全面浸入其中,才能有切身的理解和体会。
且不说国际学校的孩子,即使土生土长的ABC,在西方语言体系里,常常也是“外乡人”。
对国际学校的孩子来说,西式教育让他们与非国际学校体系的孩子相比,拥有更大的语言优势,固然会帮助他很快适应未来英美大学生活,但是,只有英文好是远远不能融入主流文化的。
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对母语文化的深刻了解,会产生自我认知的混乱,他觉得自己了解西方文化,但在真正的西方文化里,他不过是门外汉。这种自我认知的错乱,会造成两边都无法融入的痛苦。
我记得在美国读硕士时,有一门很受欢迎的心理学课,教授鼓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内心深处痛苦的经历。有一次,一个日裔女孩和一个华裔女孩(两个人都是二代移民)上台,不约而同都声泪俱下地讲述文化割裂的痛苦: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在美国人眼中,她们是外族人,但在本国人眼里,她们又是美国人。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民国时期,涌现出了这么多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李叔同、钱钟书、徐志摩……读过她们的传记后,我发现,这些人都无一例外从小接受过严格的古文学习,中文基础非常扎实,长大后又赴欧美或者日本留学,学贯中西,就能在各自领域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就。
借清朝洋务派的话说,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就说李叔同(弘一法师)吧,他从小学习国学,成年后到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回国之后,他在教绘画之余,也开始写歌,把西方的音乐配上自己填的歌词,在当时很受欢迎,其中最经典的就是《送别》了,到今天还被很多明星翻唱过。
今天流行歌坛的那些歌,有哪首过100年还能经久不衰呢?
回到国际学校的话题,我想对走国际学校路线的父母们说,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中文学习,甚至中文的重要性要高于英文。
今年,我开始给杰宝大量买中文书,他的英文阅读可以读chapter book,中文水平则相对滞后,我就给他买漫画书,从《丁丁历险记》、《高卢英雄历险记》到最近出的《冒险岛》系列。值得欣慰的是,杰宝对这些漫画书爱不释手。
除了大量看中文书,我还开始给杰宝恶补中国文化,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躺在床上一起读古诗词,再读历史故事(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有时候,我会把诗歌和历史串在一起,比如,读到楚汉战争的时候,我会给他讲项羽的《垓下曲》和刘邦的《大风歌》。
杰宝很喜欢这种学习诗词和历史的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背会了很多诗词,了解了一些中国历史。
文章结尾,我想附上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旧文《在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中的一段话:
“娴熟英语,通晓英语世界的价值观与运作模式,固然使新加坡和香港这样的地方容易与国际直接对话,但是他们可能也要付出代价,文化的代价。英语强势,可能削弱了本土语言文化——
譬如汉语或马来语——的发展,而英语文化的厚度又不足以和纽约或伦敦相提并论,结果可能是两边落空,两种文化土壤都可能因为不够厚实而无法培养出参天大树。”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9024号-1